「我為何總是愛胡思亂想呢?」看完這篇文章就會明白,原來你比一般人還要聰明!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一旦你接受「自己很特別」,幸福就會到來。

#原來想太多是這個原因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正文開始

本章的第一部分,會說明你五官高靈敏性的原因及造成的現象。我邀請你一起來發現你驚人思維的原創性與活動力。

大多數人會認為我們人類的大腦都是相同的,只有一種思維方式。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就生物的層面來說,我們的大腦是由兩個半球所組成,經由胼胝體(corps calleux)兩個半球彼此相互溝通。

當我在研討會中說明左、右腦的差異時,我通常一開始會先畫次頁圖一:

隨後,我會問與會的來賓,請說出從上圖中,你看到了什麼?大家通常的回答是:「一張微笑的臉」。然後我又畫另一張如圖二下,我還沒轉身前,臺下的聽就一起大聲答說:「啊﹗這張臉有點臭。」

然後,我又問聽眾:「為什麼你們會覺得這是一張臉呢?為什麼你們說他很快樂或悲傷呢?」這之後的回答就有點複雜了。

「啊!就是一張臉啊,因為他有眼睛、鼻子和嘴巴!」,

「並不是這樣的啊!我沒有看到眼睛、鼻子和嘴巴。只有三條線和兩條曲線啊!」,「有啊!你看那嘴巴,正在微笑啊!」;「嘴巴?什麼嘴巴?那只是一條曲線!」,

「理性的來說,這圖的確沒有一張臉啊!」,「有的啊!我們大家都看到了。」

根據以上的對話,我們會發現人類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以左腦思考的人,看這張圖時,會發現只有直線和曲線,更甚至有的左腦主宰者會只看到數字2,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符號而已。

若對右腦思考的人而言,看這張圖時,會立即說這是一張臉,還是一張有表情的臉。這群人無法說明為什麼,那是因為他們無法善用言語的表達能力。

左腦思考的人,擅於線性的思考、做事情有方法步驟、擅於口語表達及數字處理。他們知道如何定義名稱、描述事件、界定事情先後順序並且熟悉數字及運算。

這群人擅長分析、習慣切割整體的事物,成為單一個體,喜歡循序漸進地處理事物。我們也可以說這群人喜好符號、精於抽象分析而且擅於理性與邏輯的思考方式。

以左腦思考的人,當他執行工作時是有次序步驟、按時間排列並建立事件的因果關係,推測出不同的結論。但通常他們只會提出單一的解決辦法。

當我們大量使用左腦時,當事人會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激發獨立自主的能力並傾向個人主義。

以右腦思考的人,享受活在當下的喜樂。他傾向使用五官的感覺來接收訊息,相信自己直覺與本能。傾向以全面整體的方式來觀察一件事。

他也會從最小的細節或單一部分來看該事件,但最終又會回到整體架構的思考模式。通常來說,當他學會某知識時,會無法明白地交代他了解的過程。

因為他的思想模式如幅射思維,像樹枝般呈現多維發散狀。不同於左腦思考者,他有能力提出多項的解決辦法。但他也是一個擁有豐富情感與情緒的人,可以說他是非理性的。

他感覺自己是住在一個人類大家庭中,同時也是與其他不同的生命型態共同生活在這地球上。因此,當他看待這個世界時,會以無私和慷慨的眼光來看生命。

每個大腦都擁有它的邏輯,也各有自己的語言。我們稱左腦會說數位語言。數位語言是屬於客觀、邏輯及大腦的語言。它的功能用來說明解釋、翻譯分析事物。

顯然在科學上、教育系統中及工商企業裡等等的領域,我們大量使用這樣的語言。

一旦使用這語言時,當事人無法透過整體的角度來觀察事件的發展及原因,尤其對於心靈層面的事物,數位語言也無法應用其中。

右腦所表達的語言是屬於類比、相關連性的事物。這個語言會包含圖像、符號及隱喻意義在其中,它是一種整體綜和性的話語,會對於很多事情提出一個總合全觀性的看法。

右腦的語言也是表達幽默感、與聲音相關的語言。右腦的語言使用者,會有說出模稜兩可的話語或者擅於選擇一些特別的用字,喜歡玩雙關語,說話帶有弦外之音。我們可以說左腦語言是個「渾沌」的語言。

你可以看出:由於人們大量使用左腦或右腦,而造成每個人處理訊息的方式各有不同(事件)、有興趣的事物也不同,並產生不同的想法。

我們可以說因此每個人擁有自己的人格特質,左、右腦各擁有自己的個性。所有的人的邏輯思考方式及他的心理與心智狀態,都取決於他大腦中推理中心的位置。

大多數人是以大腦左半球為主導(約佔70-85%的人)。而「大腦多向思考者」則是屬於右腦思考者(約佔15-30%的人)。

由於人們受到左腦或右腦的主宰,各自使用不同神經系統,衍生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彷佛會讓我們覺得彼此是來自不同星球的人。

◎你比一般人還要聰明

由於「大腦多向思考者(以右腦主導思考行為的人)」的心智能力,不會想聽到以上的事實。因為,以客觀的角度來說,你確實是比「一般人(以左腦主導思考行為的人)」聰明:

以下我們將說明「發散輻射性」的思維模式勝過於「接續的線性」思維模式:

「發散性」的思維模式,可以同時管理許多資訊。
「發散性」的思維模式,透過聯想的方式產生無數個相關想法。依據不同的相關想法,可以幫助你記憶或找到各種解決方案。

「發散性」的思維模式,透過橫向思考會產生不同的念頭,增加創造力。

人類思考方式的捷徑,乃是透過單一訊息的相關發散聯想能力,這也使得「大腦多向思考者」的腦筋可以轉得飛快。

「發散性」的思維模式,以整體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該問題。即是俯視全觀該問題的整體與細節部分,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稱之為全方位思考模式。它跳脫了一次只能解決一個問題的接續性思維法。

透過科學量測的證明,「大腦多向思考者」右半腦的神經衝動速度是比左半腦快。

「大腦多向思考者」的思緒如同一隻敏捷的狐猴,想像在這心靈的叢林裡,狐猴從一棵樹的樹枝跳到另一棵樹梢上,來回不停的跳動,以全方位的方法觀察該事件(問題)的發生。

相較於線性思維的人,他們就像是住在濃密森林裡的陸行動物,不能擁有全方位的能見度,因此不得不在蜿蜒的小路上,循序直行。

對於自己擁有超群的智力,「大腦多向思考者」通常是無法理解的。至多,他們只會說自己擁有「與眾不同」的智力。要他們接受自己的智力高於他人,他們則會大聲地反對說:沒有這回事!

其實,這現象是個弔詭的情形:當我們擁有越高的聰明才智時,會認為自己知道的事物真的很少。便越會懷疑自己,是否真得擁有如此高的聰明才智。

因此「智慧超群」這件事,對「大腦多向思考者」來說,是個驚訝的事實,他們也常與自己爭辯該現象。「大腦多向思考者」之所以會否定自己擁有高超智慧的原因是:首先,這是與他所信仰的「平等」、「博愛」的價值觀相悖。

同時來說,擁有高超的智慧即表示自己比一般人優秀,這也違反他們「謙虛」的價值觀。

最後一點,「大腦多向思考者」寧願相信自己只是比一般人多點「神經過敏」或說是「與眾不同」,這樣會好過些。由於你的卓越超凡,的確會讓「一般人」排擠你。

所以擁有如此的聰明才智,只會更污名化自己,無法融入人群。的確是的,有些「大腦多向思考者」肯定我的說法,他們承認這樣的排擠效應會讓自己承受孤獨的痛苦。

然而,「大腦多向思考者」必須接受一個事實。

便是將「真我」從「假我」中釋放出來,真正地面對原來的自己。從童年開始,你的「真我」便被禁錮在又深又暗的地道下,現在你自己必須穿幽暗的「憂慮」地道,勇敢地打破層層枷鎖的牢門。

還記得這些層層封閉「真我」的枷鎖嗎?它們是被他人排拒的恐懼感、與眾不同的悲哀以及無法成為自我的憤怒。

一旦你接收到外來資訊時,因為這些枷鎖屏障,會混亂你的思緒,讓你感到一種荒謬的痛苦,進而產生對自己莫大的懷疑。

如果用「自戀」的方法來重建「自我」的話,會過於暴力。可是要你獨自穿越那幽暗狹長的「憂慮」的地道,你會害怕。然而無法成為「自我」的憤怒,又如此強大,你要如何是好呢?

為了不讓「自我」的憤怒一直潛伏在內心深處,繼續擴張。此時,「否定自我」的機制很快地啟動了,你會對自己說:「無論如何,都是我作錯了,我是笨蛋。」

當下「大腦多向思考者」會將自己的缺點放大,甚至還會列出一長串的缺點清單。也因為如此,到現在為止,「大腦多向思考者」還一直保有「自己很白痴」這樣的想法。

此外,再加上「大腦多向思考者」知道自己常心煩意亂,不易專心,尤其面對生活上的瑣事,經常出錯。然而他們卻忽略自己當面對重大挑戰時,他們的所提出的解決方案都是非常有效而且迅速。

可是一旦他們獲得成功的績效時,自己也會感到很訝異,並下結論說:「因為這件事很簡單,所以容易成功。」但事實上,不管他們走到哪裡,所做之事皆成功。

這是因為他們的反應迅速、高效率的思考結果,因此事情可以做得又快又好。

然而「大腦多向思考者」以為大家都跟他們一樣,事情可以迅速達成,但並非如此。有時他們還是會很訝異地說道:身邊的朋友們竟然會溺斃在水杯裡。

◎灰色的價值體系

個人主義的價值體系相對於「大腦多向思考者」的價值觀來說,當然是較不嚴謹,也不絕對。這裡我所說的是屬於觀點的部分。

由於「一般人」的價值觀不像「大腦多向思考者」這麼絕對,所以在實務上,「左腦思考者」的價值觀便顯得彈性靈活多了。

「一般人」的思維喜歡中庸或模稜兩可的事物……沒錯,也就是傾向「溫和」的人事物!對於不正義的事件,「一般人」也不太敏感。

這種反應其實對他們來說,也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可以免去過多的擔心!)。因此,他們更不會發現到你敏銳的感受度與觀察力。

另外,他們的推理邏輯中也屬於宿命論的形式:「左腦思考者」可以接受這一個不完美的世界。因此「大腦多向思考者」會很驚訝地發現到「一般人」的價值觀與他們正是完全的相反。

維若妮卡訝異地說道:「在我的印象中,如果社會上突然發生一件嚴重事情時,根據「一般人」的暗碼語言,所說出來的話都是「最好社會不要太亂」等等的字眼。

大家會選擇保持沉默,儘量不捲入是非當中;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如果有人大聲譴責這是一件不正義的事情時,大家會把這人看做是一個麻煩製造者。

但有趣的是,「左腦思考者」卻也常在他們自己的小圈圈裡裡,興風作浪。儼然「右腦思考者」是個專門製造問題者,而「左腦思考者」則是一位專門調解事件,穩定社會秩序的人。

◎如何在一般人之間活下去

然而,對於「大腦多向思考者」的喜怒無常與多愁善感,「左腦思考者」是相當困惑的。前文已說明「左腦思考者」不善於發散性的思考與同理心的分享,這是由於他們大腦結構的緣故。

他們擅長做的事:即是批評與論斷。我再次說明「批評論斷」對「左腦思考者」而言,不是一個負面的行為,而是協助該人事物改善進步的方法之一。

因此,儘管在他們良善的想法中,當他們論斷他人時,並沒有意識到這行為會產生巨大破壞性的影響,尤其對「大腦多向思考者」而言。

依照左腦思考者價值觀,通常會把「大腦多向思考者」的人格特質視為負面價值,批評這些人不成熟、不穩定,過於天真,過於情緒化。

還有他們問太多問題了。左腦思考者還認為右腦思考者的特質就是會把生活搞得很複雜,產生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也認為這些人什麼都想作,但什麼都作不好,甚至還說他們作太多了。

無疑地,對「大腦多向思考者」來說,長期活在「左腦思考者們」的否定論斷下,會讓他們感到痛苦,也難忍受。「左腦思考者」常對「右腦思考者」說以下的話語:

「你的想像都是天馬行空,你的擔心也都是沒有根據的。」否定「大腦多向思考者」意識到危險的存在。

「你在意太多事了。」否定「大腦多向思考者」擁有豐富情感的存在。

「你太敏感了。」用文字暴力的否定「大腦多向思考者」。

你可以試想「大腦多向思考者」長期聽到以上的對他們否定的用語,當然會更加懷疑自己,更缺乏自信心。

舉個例來說:當你明明看到的天空是藍色時,但假如有85%的人都對你說:「天空是紅色的」,請問你的信念會堅持到何時呢?

「左腦思考者」對自己是充滿了確定性,也相信肯定自己,用簡單的信念貫徹他們所信仰的真理:「要有成功的人生,就必須努力工作。」

或者淹沒在自己美好的感覺裡,說些空洞的話,安慰自己:「日子總要過下去啊!」。當面對失敗時,還會很自豪自己的智慧說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同時,他們還會給「大腦多向思考者」自以為很棒的建言:「算了,別想那麼多了。往前看!你會遇到更好的人,重新開始你新的生活!」

然而這些適用於「左腦思考者」的話語,對「右腦思考者」來說,可是一點都不實用。

大腦多向思考者:「要我不要再想了?怎麼可能不去想呢?當有個不分晝夜,全速運行的大腦渦輪發動機,我都不知道開關在哪,如何關閉這些想法呢!怎麼可能不去想?」

「要我忘了過去,往前看?我不知道左腦思考者是如何看待「分手」這事?對你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擦傷或刮痕?可是當你知道我的一隻胳臂斷了,我要如何繼續往前走?」

「你可以開始認識新的人?這麼快?我已經從我過去的分手中康復了嗎?下次的戀情,我得要更加小心些。

左腦思考者重新開始與不同人約會,在他看來這跟呼吸空氣一樣簡單!但要我重新開始新生活?生活不是「重來」,是繼續要跟這爛攤子一起過活。直到哪天我完全將這件事融入到我生命的風景中為止……」

所以,你可以看到,左腦思考者實際上是與右腦思考者的想法非常不同。你也可以說這兩者來自不同的星球。所以你所感受到的差異是「客觀」的。

因此,也希望「右腦思考者」不用再期望自己會變得跟「一般人」一樣。

在這世上,至少還有15—30%的人,跟你有相同模式的想法、堅持的信念與價值觀。因為你們不同於「一般人」,便將自己隱藏在茫茫人海之中,並企圖否認自己的存在。

此時,正是將你特異之處,表現出來的時候到了。

《想太多也沒關係》——克莉司德‧布提可南

書籍特色

「我為何總是愛胡思亂想呢?」
對於每件事總是纖細敏感的你,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想努力活得跟別人一樣「理性、冷靜、客觀」,
一旦你接受「自己很特別」,
幸福就會到來。

你常常被人說:「你想太多了。」或是常因胡思亂想而對人生感到疲憊、厭倦嗎?你是否「腦袋總是轉不停,甚至夜深人靜時,這些『胡思亂想』還是不斷冒出來,讓你一刻也不能休息。」

對於許多事情不斷地感到疑心、疑慮;對每件事都非常敏感;甚至對於細微的事情也無法輕易帶過。你一定會問:「有沒有可以讓我的腦袋暫時停止思考的方法呢?」

被譽為法國「國民心理師」的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曾表示,「想太多的你」只是與一般人比較不同,擁有比較細膩的想法和清醒的頭腦罷了。

克莉司德透過自己長達二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底蘊,為「想太多、煩惱太多」的人找出既能享受人生又能輕鬆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她透過神經學及客觀的證據為基礎,告訴我們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想太多的人與一般人有何不同?以及告訴你「如何」用自己「過於常人的腦袋」活出自我。

——————————————————————
歡迎幫我們按個讚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