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螢火蟲之墓》如此虐心?」看完這 4 張圖 許多人都哭了! - 動漫的故事
很多人覺得虐心,不敢看第二次,但還是有些事可以從中學習!
#螢火蟲之墓 #感悟
*正文開始
作者:敕勒歌
整理:冒牌生
「昭和20年9月21日夜,我死了。」影片一開始的台詞就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在一片血暈的紅色中,一個少年開始了回憶,這是他靈魂的回憶,他已經死了,這注定是一場悲劇……
可愛的節子正在為死去的螢火蟲挖墳墓,哥哥清太走過來問妹妹在幹什麼,節子說:「造墳墓,媽媽沒有被放在墳墓裡吧?我聽嬸嬸說,媽媽已經死了,就放在墳墓裡。」
清太聽了妹妹的話,強抑多時的淚水終於奪眶而出,他們的媽媽已經在空襲中被炸死,他一直瞞著妹妹說媽媽身體不舒服住在醫院裡。節子蹲在那裡傷心地嘟囔著:「為什麼身體不舒服就死了……」
可愛的節子都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死,她住在嬸嬸家的時候,半夜會突然想起媽媽,哭叫個不停,可是她現在不得不默默接受了媽媽已經死了的現實。
不願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不願遭受嬸嬸的白眼,他們搬到了山洞裡生活,相依為命,而節子,只是個四歲的孩子。
戰爭讓清太和節子失去了媽媽、失去了家,他們雖然幸運逃過飛機的轟炸,卻逃不過飢餓的糾纏。那個抱著糖果盒、開心的蹦蹦跳跳歡呼著終於能吃到糖果的孩子。
最後還是沒有逃過飢餓和風濕這兩個死神,她手裡拿著哥哥帶回來的西瓜,卻再也睜不開眼,臨死之前,她用微弱的聲音告訴哥哥:哥哥,謝謝你!
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又下來了,它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我不得不接受美好的生命被毀滅這個殘酷的結尾!!!
影片的結尾呼應了開頭,清太,這個堅強的日本少年,不久後也餓死在街頭。兄妹倆終於在另一個世界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那是一個暗紅的世界,螢火蟲漫天飛舞。
這是一部感人的日本動畫片,導演並不是赫赫有名的宮崎駿,而是高畑勳,卻是吉卜力工作室中一部超經典的作品。
只有表現普遍人性,才會產生經典
人總是因為曾貧窮,所以有了錢之後急著炫耀;因為曾備受欺凌,所以在站穩了之後首先要嘲笑一下對手,朝著對手吐幾口唾沫,告訴對手,老子站起來了;因為曾軟弱,所以我們現在必須要為自己樹立無比強大的形象。
《螢火蟲之墓》因為表現了普遍人性,而成為了經典。
從電影中可以領悟到的是,歷史中更多的是像節子那樣心地單純、被戰爭毀滅的幼小的生命,因為歷史並不僅僅是英雄的歷史,也是普通人的歷史、我們每個人的歷史。
一部描述歷史的經典作品,不該忽略表現普通人、表現自己、表現普遍人性這些事,並不是一味的愚蠢的「示強」,一味的意淫,做既沒有思想,也無藝術可言的電影。
這就是《螢火蟲之墓》之所以從1968年小說出版起,到動畫、真人電影,至今仍被人們所讚賞的經典所在。
冒牌生有話說
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看了《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後,不敢再看第二次。因為心好痛,不想再面對哪種沈重的感覺。
既然大家都已經看到這裡,我就再說說這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吧。它改編自日本小說家野坂昭如的半自傳作品。靈感取材於作者在中學期間遇到神戶大空襲,為了避難所經歷的一連串事蹟。
作者當時是別人門戶下養子,帶著與他同樣為別人認養、沒有血緣關係、年齡約一歲多的乾妹妹一路逃難疏散。
令人遺憾的是,作者事後坦白表示,年少的他本身未能像在他筆下《螢火蟲之墓》小說裡的清太竭盡一切所能地照料妹妹,反而也曾經因受不了乾妹妹的哭鬧而拍打她的頭。
事後疏散到福井縣的妹妹因營養不足而逝世,當時妹妹瘦弱死去的模樣,深深烙在作者的心中。而《螢火蟲之墓》小說,則是野坂帶著懊悔心情所創作出的故事。
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戰爭的殘酷,沒有任何的贏家,尤其是那些因為戰爭消逝的美好,讓所有人都是輸家。而在無止境的絕望中,螢火蟲的點點光亮,就是希望。
現在的我們要學習的是守護和平,守護希望。請你一定要相信,哭泣,是為了緊接的歡笑。
共勉之
劇情簡介
故事開始由螢火蟲之光引領,在清太兄妹上火車時被轉化為遠處戰火映下的紅光,這正暗示著神戶空襲槍林彈雨的情景。昭和20年(1945年)9月21日深夜,神戶市三之宮站。
14歲衣衫襤褸的清太被清潔員工發現坐在柱旁一角餓斃,而清太紅色的靈魂在遠處目視著;員工在其身上尋找,看看有否值錢之物,發現身旁有個水果糖鐵罐,覺得沒用便使勁拋到旁邊草叢。
這引起一群螢火蟲飛舞,螢光圍繞著死去的清太與節子,清太撿起草叢中的水果糖罐,故事亦由此開始,引領我們回到1944那一年……
#冒牌生
—————————————————————
喜歡文章的讀者,也歡迎【追蹤】和【分享】,這都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
—————————————————————
歡迎追蹤
—————————————————————
——————————————————————
歡迎幫我們按個讚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