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嬪是栽在甄嬛手裡?那你就錯了!萬萬想不到「這個人一句話扭轉了祺嬪的一生」!-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她的話比得寵的甄嬛還有用!

#甄嬛傳 #另有隱情 #祺嬪投靠皇后也沒用

*正文開始

來源:娛氏影視
整理:冒牌生

甄嬛在宮裡的死對頭除了宜修這個暗敵以外,還有安陵容與祺嬪這兩個明敵。

甄家禍從天降,全家獲罪,就是因為祺嬪父兄的誣陷、告發。

祺嬪娘家姓「管」,與甄家是一牆之隔的鄰居,祺嬪的父親與甄嬛的父親素來關係親厚,所以,甄嬛做夢也沒想到,竟是祺嬪的父兄在陷害甄家。

正因為他們素來交好,又關係親厚,所以祺嬪父親的舉報才顯得更加可信,甚至都有些‘大義滅親’的意味了。

甄嬛回宮復寵後,曾再三向皇帝陳情:務必復查一下自己父親的案子,給父親討還一個公道。

但每次皇帝都以「此事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可再興師動眾」為由給搪塞過去了。直到這個女人出現,皇帝才痛下決心要徹查甄家的案子。

那麼,這個女人是誰?為何她的話比正當聖寵的甄嬛還管用?

1、另有隱情

祺嬪的母家本姓「管」,與甄家不僅僅是好鄰居、好同事的關係,而且,他們還是未來的親家。

甄嬛的大妹妹玉姚已經與祺嬪的哥哥管溪定親。原本,玉姚是要成為祺嬪嫂子的人。

天真的玉姚沒想到,這原本就是管家的一場騙局,以姻緣之名行奸佞之事,管溪更是以愛情的名義向玉姚打探甄家的秘密。

玉姚還以為對方是真心愛她的呢,竟掏心掏肺對待管溪,並一頭扎進這個陷阱裡,將自己父兄與哪個王爺有「親密往來」的事和盤托出。

管家獲知情報後如獲至寶,當即添油加醋地向皇帝密報:「說甄遠道私下結交王爺,結朋聚黨,有圖謀不軌之心。」於是甄家獲罪,甄嬛也被迫離宮修行。

玉姚與管溪的親事也就此泡湯。經此一劫,玉姚既羞愧難過又執迷不悟,她對管溪既心存怨恨又難以割捨,所以,竟掙扎在一種執念之中難以自拔。

即便後來甄家被赦免,她依舊心如死灰,難以振作。

整日吃齋念佛,竟成了一個形同槁木的「活死人。」

甄嬛回宮生下雙生子,風光榮寵無人能及,可即便這樣,每每甄嬛向皇帝陳情要為父親翻案,均遭到了皇帝的拒絕。

直到皇帝看到了她——

2、玉嬈扭轉乾坤

甄遠道被赦免後,甄嬛的兩個妹妹被皇帝派人接到了宮中,玉嬈的出現讓皇帝眼前一亮,因為玉嬈長得才是那個真正酷似純元的女子。

皇帝一見她,便情難自禁。

但玉嬈卻對他不冷不熱、若即若離。這讓皇帝更加寢食難安,寤寐思服。

某一日,皇帝再次來到甄嬛的宮中與玉嬈搭訕,無意間問起甄嬛另一個妹妹玉姚的事。

甄嬛便帶他隔著窗戶看了一眼靜心打坐的玉姚。

皇帝看罷,不僅喟嘆:「為了一段情緣,竟葬送了自己的錦繡年華,可惜了。」

玉嬈卻趁機問皇帝道:「皇上,你想知道三姐緣何會如此麼?」原著原文如下:

(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中的人稱與人名換成電視劇中的人稱與人名,基本情節不變。)

玉嬈的語氣那般輕盈而憂傷,似隨時都會飄走的一縷輕煙,直到玉嬈出閣,這是唯一一次她對皇帝以如此溫婉的語氣說話,彷彿不能抗拒一般,皇上的眸中有了某種清澈的溫柔,似少年人才有的熱愛與迷戀,在他眼底開出一色明艷的花朵。

「你願意聽聽麼?」玉嬈再一次問。

皇帝緩緩地,無意識地松開甄嬛的手,似朝著某種信仰與祈望走去,「願意。」

這就是愛情的奇妙之處,也是「婚前與婚後」的區別。對於皇帝來說,玉嬈是那個未曾得到、卻一心想要得到的女子,所以,她的話便如同佛語倫音一般,只要是她說出來的話,他必會認真傾聽,全力以赴去執行。

而此刻的甄嬛已是皇帝網里的魚,實在沒有必要再放餌了,不答應又怎樣?你不還是我的女人?玉嬈卻不一樣,想要抱得美人歸,不付諸點實際行動怎麼行?所以——

那一個午後,臨近傍晚的三個時辰,甄嬛把印月軒外的小小庭院留給了皇帝與玉嬈,玉姚的故事不過是個簡單的故事,然而已經包含她一生的傷心。

其中曲折,玉嬈會說得明白,玉姚是不會聽見的,她孤寂的心已然被碾碎,無意於其他的人和事。

甄嬛離開,獨自撐起油紙傘坐在殿前。

待得皇帝出來時,他的神色平靜得看不出一絲情緒,玉嬈依舊是疏離的姿態,像一朵遠遠開在天際的花蔓。

也就是說,玉嬈與皇帝單獨聊了六個小時之久——是在甄嬛不在場的情況下。

這個聊天時間是否有點過長了?或許玉嬈的語速比較慢,以負五倍速的語速與皇帝聊了六個小時?

至於怎麼聊的我們就不追究了,反正玉嬈與皇帝這次深聊卓有成效。

皇帝不但答應了要為甄家重查舊案,還給了玉嬈一塊「白玉鴛鴦佩」作為「抵押」。

這塊玉佩應該是純元的信物,因此才被皇帝一直貼身佩戴,今天拿出來抵給玉嬈,顯然是在向玉嬈表明態度:「我以與純元的愛情信物起誓,定會幫你父親重查此案!」

甄嬛屈膝目送皇帝離開後,玉嬈自袖中取出一枚白玉鴛鴦佩,溫潤的質地,觸手有清涼之感。

她的神色有些不安,「他什麼也沒有表示,只把這個放在我手中,說過些日子再取回。」

甄嬛拈起一看,「皇上從哪裡取出這枚鴛鴦佩?」玉嬈道:「貼身取出。」

甄嬛深吁一口氣,這枚玉佩,他如此珍視,我亦不曾見過。

皇帝說「過些日子再取回」,這就表示:他並沒有打算把這塊玉佩送給玉嬈,而只是借這塊玉佩表明自己的態度和決心而已。

也正是玉嬈與皇帝的這次談話,才讓甄家的案子徹底翻案,甄遠道被平冤昭雪,而祺嬪的母家獲罪,或處死或流放,連祺嬪也被亂棍打死了。

不得不提一句:玉嬈的心機可真不是一般的深,既能讓皇帝為她辦事,又能機智的擺脫皇帝的糾纏、另嫁給自己心愛的男人,這還真不是一般女子能夠做到的。

同樣是皇后的人,為何滴血驗親時皇后讓「祺嬪誣陷甄嬛」,而不是安陵容?

在《甄嬛傳》裡,皇后一派中就屬安陵容與祺嬪最為得力,皇后也是相當聰明,懂得善用每個人的能力。

可是為什麼在滴血驗親時,皇后選擇讓祺嬪來告發甄嬛與溫實初有私情,而不是選擇讓安陵容來做?安陵容應該是過往與甄嬛最親近的人,如果由安陵容來做難道不會更合理嗎?

仔細分析過後你就知道,為什麼皇后會選擇讓祺嬪來做,主要有三個原因。

甄嬛自從知道自己是純元皇后的替身,在安排好朧月讓敬妃來撫養後,便憤而前往甘露寺修行,並且做好了終生不回宮的打算。

只是,原本不打算在碰男女感情的甄嬛,在甘露寺中漸漸被果郡王融化了,兩人還決定假死離開這裡,甚至甄嬛還有了果郡王的孩子。

可是命運無常,果郡王身負皇命,前往滇藏未回來,甄嬛從溫實初口中得知果郡王已客死他鄉,甄嬛為了保護肚中孩兒,也為查明真相,在蘇培盛與槿汐的幫助下設計回宮。

皇上為了彌補甄嬛,以半副后的倚仗接甄嬛回宮,這深深刺激了皇后,後來甄嬛生下了雙生子,皇上晉封她為熹貴妃,讓她協理六宮,皇后一直將甄嬛視為威脅,先在宮中散佈甄嬛胎中孩子身分不明,當所有人都疑心之後,便設計一齣戲,指使祺嬪告發甄嬛與溫實初有情,還說雙生子也是溫實初的。

皇后不但利用甄嬛宮中的婢女當作證人,還找來以前在甄府服侍甄嬛的丫鬟和甘露寺的尼姑靜白,看似勝券在握,但是卻把出軌對象指着錯了,讓甄嬛有了可乘之機,最終反敗為勝。

但你有沒有想過,安陵容和祺嬪都是皇后的人,而且安陵容明顯比祺嬪聰明,為何皇后不讓安陵容告發甄嬛,反而指使祺嬪來做呢?

1.兩人出身不同

首先,安陵容出身較低,父親在朝中是沒有任何影響力的,所以說話其實無足輕重。

而祺嬪能夠入宮,其實是他的父親在朝中幫助皇上剷除年羹堯有功,影響力非同一般。

2.安陵容曾是甄嬛的姐妹

或許有人會說,曾經是姐妹來告發的話,可信度應該更高啊?

其實不然。如果由安陵容來告發,那不就像是以往曹貴人告發華妃一樣,最後反而遭到皇上用背叛舊主、心機深沈來看待,變得更不利,這等同於皇后也必須也折損安陵容這枚棋子,皇后當然不願意。

3.祺嬪本來就與甄嬛有仇

祺嬪與甄嬛不睦也不是第一天的事了,相信皇上也非常清楚。

如果讓祺嬪發現甄嬛對別人有私情而來告發,確實相當合理。

4.祺嬪笨

祺嬪的智商雖然不是整部劇中最低的人,但也絕對是愚蠢的。

從她拿到皇后送給她用紅麝香做的紅玉珠鏈,她還認為是皇后的寵愛的榮耀,每天配戴到處炫耀,就知道她有多笨,而且心機並不深沉,從來沒想過要確定別人所送的東西是否安全。

皇后也曾經表示,祺嬪笨但是美貌,所以好操控,但這也證明對皇后來說,安陵容要不是出身卑微,想要控制安陵容其實並不容易。

從以上四點來看,其實皇后早就盤算好一切,難怪他能夠在後宮生存,甚至害死純元皇后成為皇后。

只不過步步算計的他,最終也是倒在自己的算計當中。

其實《甄嬛傳》的原著小說為了要翻拍成電視劇,還是做了許多刪減,有許多細節沒看過小說的人其實搞不清楚。

像是,為什麼安陵容會發現「皇后殺了皇后」?甄嬛其實跟果郡王除了雙生子,還有另一個女兒等等….

接下來就來聊聊,小說中其實純元皇后早就懷疑自己的死因跟宜修有關,卻不直接拆穿,反而告訴皇上要保護宜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先從劇中因為小產,害得純元受到驚嚇的側福晉說起。

還記得嗎?甄嬛第一次小產時,是華妃罰她大熱天跪在翊坤宮門前,華妃曾說她是效仿當年側福晉,當年純元皇后罰跪那位側福晉兩個時辰才小產,所以以為罰跪甄嬛半個時辰沒有關係。

這位側福晉到底是誰?

這位倒楣流產的側福晉,原著是有交代過的,只不過電視劇沒說明。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當然純元也不知道。可是擅長藥理的宜修,未必不知道,而且他可能是所有嬪妃中唯一知道的人。

或許你也覺得奇怪了,純元皇后是因為罰跪側福晉害她小產,自己才受到驚嚇憂思,不久後難產而死,但是真的有這麼巧嗎?還是這一切其實是宜修設計的?

如果這件事跟宜修有關,說不定宜修想著的是,只要害得側福晉小產,皇上說不定會厭棄姊姊,所以才設計了這一系列的側福晉得罪純元皇后的事件,這不是不可能。

小說中宜修的回憶裡,當時宮裡除了她、與世無爭的端妃,還有一個賢妃一個德妃(也就是罰跪流產的側福晉)。賢妃德妃出身非常好,又不得寵,在宜修的刻意挑撥之下,沒事就去給純元下絆子——所以純元一直覺得害怕。

因此也不難懷疑,是宜修早就發現側福晉懷雲,才慫恿讓她去對純元皇后不敬,進而受罰流產,才能讓自己偷偷對純元下毒一事得以掩蓋過去。

純元皇后早就發現了?

我們可以從純元死前說的話,看出端倪:「是臣妾的錯,不該一時動怒,誤傷了甘氏的孩子,是臣妾自己作孽。」

「我命薄,無法與四郎白首偕老,連咱們的孩子也不能保住。我唯有宜修一個妹妹,請四郎日後無論如何善待於她,不要廢棄她!」

仔細讀讀這幾句話。

純元真正想說的,似乎是想給她妹妹脫罪啊!

她不願意皇帝再追查她的死因,直接說是因為自己作孽,是因為自己害得別人小產,自己才會得到報應。

可是仔細想想,純元應該那個時候就隱約知道她的死和宜修有關了,但她還是盡力護著宜修,這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分析幾個原因:

1.純元根本不愛皇上

從小說中可以得知,純元在進王府探視宜修之前從來沒見過皇帝,因為她已經訂婚了。

在雍正的強烈要求下,只能取消婚約嫁給雍正。

2.純元是真的善良

在宜修番外篇提到過,純元——「善良、單純,但是蠢鈍不堪」「不擅長書法、繪畫,對藥理和香藥一竅不通」——也就是說,凡是需要費腦子的、宜修擅長的,純元幾乎全都不會。

之所以後來給人感覺她是萬能的,說后宮裡誰舞跳得好,但是不如純元;誰的琵琶彈得好,但是不如純元,那不過是因為皇帝記憶中幻想曾經美好的他,畢竟已經失去的人,在心中永遠是最美的。

所以總結來說,就是因為她柔善,沒太大壞心,所以皇帝對她好,她也願意溫柔地回報皇帝,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當然,她可能也並不愛除了皇帝以外哪個特定的男人,她只是很按部就班地按照封建社會貴族女子的標準去生活,嫁人之後履行一個好妻子的職責,但也就那樣了。

純元就是處於一種「這個男人對我很好,我願意和他過一輩子」的狀態。愛情是什麼?他也不知道。

3.對宜修姐妹情深

小說中我們可以知道,純元並不想奪宜修所愛。所以即便自己真的嫁給了皇上作為嫡福晉,她對宜修也是感到相當愧疚的。

小說裡的宜修回憶說,純元屢次勸皇帝去她宮裡看她,純元可沒勸皇帝去看賢妃德妃,甚至透明人端妃也沒提過,宜修是真心認為她這個姐姐對她很好的。只是這份好,抵不過皇帝的始亂終棄、抵不過她終究佔了那個皇帝曾許給她的位置罷了。

所以為何最終純元臨終時,讓皇上無論宜修如何將來請善待於她,這時的純元絕對料到是自己妹妹將她置於死地,但想起過往的種種,她不願意計較,加上自己也愧疚於害了側福晉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事實,便成全妹妹。

#冒牌生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 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 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 https : //bit.ly/2Y27JSW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