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300多年來的身世之迷,居然有三位母親?謠傳耐人尋味…-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原因也太複雜了吧!

#乾隆帝的身世 #歷史故事很精彩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正文開始

來源:泥腿看客
整理:冒牌生

近日很多人開始在討論大清王朝皇帝乾隆的身世之迷,有的甚至認為乾隆是漢人,有的認為乾隆是雍正皇帝與一個漢族宮女所生。還有人說乾隆皇帝是宮裡一個滿州女人所生。

一個皇帝居然出現了三個老媽,到底是什麼情況?

先讓看客帶大家了解一下三個關於乾隆出身傳說:

第一類傳說

換子之說。清代有人寫了一部《清秘史》,書中記載:雍正與浙江海寧陳家相好,恰巧兩家同時都生了孩子,雍正很高興,就把陳家兒子換來,這個孩子就是乾隆。類似的說法在《清朝野史大觀》也有描述,記載乾隆六下江南,四次都住在陳家,而且乾隆還派和坤去調查,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第二類傳說

漢女之說。據說雍正去打獵時,由於喝了鹿血,渾身奇熱無比,恰巧身邊跟了一個漢人宮女,雖然奇醜無比,但為了破破火,雍正臨幸了她。回到北京後,雍正早已把這事忘了,但沒想到這宮女居然生了個兒子。而雍正此時有三個兒子夭折了,於是就把這個宮女生的兒子抱入宮中,據傳這個宮女生的孩子就是乾隆。

第三類傳說

滿人所生。據《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皇帝生母是鈕祜祿氏,是滿州鑲黃旗人,姓氏很高貴,只可惜出身貧寒,所以一直不受雍正待。雍正未登基時,鈕祜祿氏就生下了乾隆,但依舊還是個格格。等到雍正繼位後,才升為貴妃。從這可以看出,乾隆這個生母很低調,一直為妃。

那到底哪個才是乾隆的親媽呢?

首先出身陳氏之說,據海寧的陳氏宗譜所查,陳元龍孩子與乾隆出生的年月相差二十年,根本就無法進行交換。乾隆四次下江南住在陳家,也是臨時選擇了一個環境比較好的大戶人家住。而且乾隆為其題字,是因為當時乾隆高興了寫來讓大學士們看。清朝文字獄這樣嚴,居然也出了很多秘史和野史,這說明人們好奇心理很強。

其次李氏宮女說也讓人懷疑,因為雍正隨父親康熙打獵,以他謹慎小心的性格不太可能發生這事。從雍正打獵時間與乾隆出生的時間也對不上號。

最後,《清高宗實錄》作為正史還應相信。主要是這個鈕祜祿氏一直沒提起來,所以才讓人造謠生事。

關於乾隆生母之說為什麼有那麼多版本?

一是對於滿清統治不滿。雖然皇帝傳到乾隆一代,但當時反清復明的衝突不斷,很多人認為大清王朝並不是正統。

二是對雍正心狠不滿。雍正從登基一直到死,時間雖短,可說是一個很有作為皇帝,是康乾盛世的承接人。他在位時沒少殺貪宮,也沒少殺那些知道自己登基秘密的人,所以很多人恨雍正,於是就傳出雍正一些謠言。

三是乾隆所為讓人聯想。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住在陳家,這難免讓人產生懷疑。而乾隆又是一個酷愛漢文化,所以有人再聯想乾隆與陳家的關係,就斷定他是漢人。

無論哪種傳言,終久過去幾百年了,但從清朝前期統治看,既使漢人女人生下兒子也不可能繼位,更不要換子了,這些傳言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噓頭而已。

「乾隆是好皇帝嗎?」原來歷史對他有這些負面評價

最近我們看《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看得火熱,不管是聶遠還是霍建華,都各有魅力,但電視劇始終是電視劇,跟現實歷史有哪些出入呢?歷史上的乾隆可能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

第一,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專制者。

他積六十餘年努力,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封建專制統治,把皇權推到了頂點。

他的乾綱獨斷,嚴重壓抑了民眾甚至官僚階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了同時也僵化了專制體制,給以後的發展製造了巨大障礙.他蠻不講理地利用專制權力,對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密控制,使所有人都不敢亂說亂動,消滅了任何不穩定的萌芽。

乾隆推行「臣奉君,子遵父,妻從夫,不可倒置也」的機構制度,強調不得「越級上訪」,對於群眾的聚眾抗議,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總是視如大敵,一再強調要「嚴加處置」,甚至「不分首從,即行正法」。

因此,普通民眾無論被貪官污吏如何壓榨剝削,走投無路,也只能聽天由命,不得「越級上訪」。而對受百姓反對的官員,加以保護,「於官員應得處分,不即汲汲究治。獨慮匪徒因此長奸,不可不防其漸也」。

第二,他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製造者之一。

乾隆年間的文網之密,文禍之多,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的頂峰,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造出的文字獄,如脫韁野馬不可控制。

在乾隆時期,共發生一百三十餘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這意味著生者凌遲、死者戮屍、男性親族十五歲以上者連坐立斬。

第三,他固步自封,錯過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機會。

乾隆時期,一方面是清朝入關後的的頂峰,另一方面,也是清朝被世界甩下的時期。歐洲這時建造出新式戰艦,在各個方面迅猛變革、發展之時,也正是在乾隆皇帝自我陶醉之際,與清朝帝國擦肩而過,迅速超越。

第四,他浪費奢侈。

六下江南花費巨大。原本經過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國富民強國庫充盈,但在乾隆的揮霍下國庫卻變得囊中羞澀。

六下江南還對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災難,也難怪就連他兒子顒琰都說「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往年的乾隆更是變本加厲,埋下了讓清朝從「康乾盛世」極快的轉向了「道咸衰世」之後一蹶不振走向滅亡的種子。

連續劇沒告訴的你,宮鬥高手

宮鬥劇《延禧攻略》、《如懿傳》都是以乾隆皇帝為故事背景,描述後宮女子的爭鬥,大家都在預測誰才是最後的贏家,甚至有人說,最大的贏家其實是乾隆皇帝。

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乾隆是一個個性心機又精明的人,而且手段非常毒,就連她最深愛的富察皇后都被他利用過,跟電視劇裡演得並不一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後宮妃嬪為了讓兒子坐上皇子之位,可以說是用盡心機,對於乾隆來說,還是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

乾隆六年,他替12座宮院題匾,之後命畫師以古代賢德后妃為主題,繪製12幅《宮訓圖》,甚至在舉行宴席時,命令后妃根據圖中人物為主題作詩詞,看似是送禮的舉動,其實真正用意是要警告後宮女人們要謹守本分,不要鬥爭生事。

乾隆十三年爆發「剃髮案」震懾全國,原來是滿族一直都有祖訓,在父母或是皇帝皇后過世百日內不得剃髮,但這個傳統自從康熙皇帝後就疏於遵守,就連皇族都沒有放在心上,當時有數名官員上報要求剃髮,長官也欣然答應。

沒想到乾隆勃然大怒,下令革職查辦,這一查就查出了其中許多人有貪污,貪污官員因而自盡身亡,就連三朝元老張廷玉都因為寫給富察皇后的祭文用詞不夠高貴,被乾隆罰俸1年,也是他當官首次遭到懲罰,吃了乾隆一記下馬威。

乾隆剛即位時,執政風格寬宏大量,一直到富察皇后死後卻變得雷厲風行。

有人認為是因為他難以接受愛妻的過世,才會性格大變,將他冠上了癡情形象。

但許多史料和學者卻認為,這才是乾隆手段厲害的地方,指出乾隆早就想整頓貪腐散漫的官員,卻因為根基不穩無法動手,富察皇后過世時,他認為政權穩定,才大動作清肅官員,表面上讓人覺得他一切都是為了深愛的亡妻,但其實是他想穩固政權的第一步。

不只對後宮妃嬪們嚴加管束,乾隆連皇太后甄嬛都加以防範。

即位後第3天就下旨告誡宮裡的太監宮女,國家政事因為關係重大,為免讓年事已高的太后心煩,不可隨意告訴太后。

表面上是想讓太后享清福、顧及身體健康,但其實他是顧慮到歷史上有母后干政的例子,卻又不想在世人面前失了孝道,才會拐了個彎封鎖太后接觸所有朝政大事,可說是一舉兩得,連太后都防範。

此外,乾隆對弟弟和親王弘晝也是加以防範。

由於弘晝是皇太后親手扶養長大,即便不是親生,皇太后卻也非常疼愛,常常護著性格較衝動偏執的弘晝,導致乾隆和弘晝的關係越來越僵。

有學者認為,乾隆每次北狩南巡都要帶著太后的原因,表面上是彰顯自己的孝心,其實是要阻絕太后和弘晝聯繫,擔心太后無意間洩漏政事,讓弘晝起了叛亂之心。

不只會控制親人過份干政,乾隆對臣子更是嚴加戒備。

他最寵愛的臣子就是和珅,乾隆晚年變得昏庸任性,和珅便極其奉承,成了他的心腹,就算和珅貪腐,他都睜隻眼閉隻眼,原因據傳和珅擅於理財外,也常常會從民間富商官吏等手中聚歛金錢獻給皇帝,頗得行事鋪張的乾隆心意,加上處理政務幹練、應對進退又聰明,是乾隆不可多得的助手。

也因為仗著乾隆的寵愛,和珅行事越來越囂張。

但等到乾隆皇帝一過世,嘉慶帝就下令殺了和珅,他拿出乾隆死前給的一道密旨,原以為是要保護他的內容,沒想到上面只有3個字-留全屍,原來乾隆在死前就要嘉慶帝殺了和珅立威,同時也讓嘉慶帝收走和珅家的龐大家產、充填國庫,和珅聰明一世,最後卻成了乾隆和嘉慶利用到死的棋子。

 

看著電視劇時,其實總是忍不住跟著劇本一起美化很多歷史上的事實,回過頭來對照史實才發現有好多被電視劇包裝隱藏的可怕真相。尤其是提及「皇帝」這樣的人物,永遠都不可能在現代這個社會有著完美的評價,帝王終究是帝王,還是會有我們這個現代社會無法接受的地方。

「為何乾隆要選擇十五阿哥永琰當皇帝?」背後的歷史原因好悲哀…

乾隆當皇帝是60年,他活了89歲,在歷史上也算是在位很久的皇帝了。近期在熱播的《延禧攻略》說的就是他年輕時候的後宮大戲,在劇中令貴妃一步步從宮女登上去的這個過程真是回味無窮。

乾隆帝在史上也是一個特別有作為的人,大家會想,老爸這個厲害,選的兒子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吧,但是為什麼最後選的是嘉慶呢?

由於嘉慶是他與令貴妃之子,所以很多人就會想到就是令貴妃的關係,所以乾隆才選的他呀,事實真的如此嗎?乾隆在位其間這麼多作為,會為了這段感情就會隨意選擇皇子,隨意把自己祖宗傳下來的江山就這樣隨意傳位?

富察皇后兩個兒子先後被立為皇太子的原因

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一共有三位皇太子,第一位和第二位是富察皇后的兒子,當時的時候乾隆皇帝正值年輕氣盛,對於皇太子的人選,有很多的自己的個人情感添加進去,選這兩位皇太子的時候,乾隆只是看重他們的母親這點。

對於他們個人的品德能力,等其他方面根本沒有任何可以查看的訊息來源,因為當時這兩位小太子年紀小,最大的也才9歲,最小的不到2歲,因此可以斷定,當時乾隆選擇他們,無非是因為他們母親,對於他們兩個小孩子,不然哪裡有什麼本事能入乾隆的慧眼呢?

自從乾隆這兩個皇子不幸去世之後,從乾隆3年,到乾隆38年期間,乾隆一直沒有去有立儲的打算與安排,難道真的是這樣皇子沒有入他的法眼嗎?

當時不是,是因為之前那兩個皇子的事情,他自己立一個太子,就死一個太子,這對於他而言是很受打擊的,如果過早的立太子,對於他的兒子來說,就是把他們放在危險之中,所以乾隆而言,一直沒有考慮去立太子。

乾隆為什麼要立十五阿哥永琰為皇太子?

而在乾隆38年時候,為什麼他又打算立儲呢?我覺得是這個原因,當時乾隆自己63歲,對於自己還能活多久乾隆心裡沒有底,所以現在這個時候也是該立儲的時候了。

所以對於乾隆來說,在這個時候去立儲,也是比較的合理的,但是乾隆為什麼要立十五阿哥永琰,其實是有原因的。

當時乾隆61歲時,當時剩下的皇子數量不多,雖然大家知道五阿哥優秀,乾隆也很屬意他,很可惜年紀輕輕就過世了。到這時候乾隆僅剩下六個皇子,有兩個已經過繼給自己的兄弟了,所以能選的就只有四個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

精闢分析各阿哥特性!

在他們四個皇子中,每個人特性不一。

皇八子永璇喜歡沉湎酒色,腳上又有毛病。

皇十一子永瑆,為人刻薄吝嗇,經常被乾隆皇帝訓斥,有一次家裡的馬死了,他都要將其煮了吃,對待他的側福晉也是一樣,進入他家門之後,除了被永瑆沒收嫁妝外,給她穿的是粗衣麻布,吃的也是清茶淡粥,一個皇室福晉,又本身是大學士千金,在這個王府里竟然吃不飽,穿不暖,永瑆的吝嗇程度讓他極端扭曲自己的人性了。

皇十五子永琰,他與令貴妃所生,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也沒有什麼不良記錄。

皇十七子永璘,也是他與令貴妃所生,但年紀只有8歲而已。

綜合以上幾點,雖然令貴妃和乾隆非常恩愛,所以乾隆偏向與令貴妃所生的兒子的幾率也大了很多。

「皇太子候選人所剩無幾」是關鍵

但是跟其他問題多多的阿哥相比,十五子永琰當上太子的機會自然大了很多,這不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母親令貴妃而已,更重要的是當時對於候選人以及所剩無幾,而永琰又是當中最適合的那個,所以選擇他也是必然的選擇,對於封建時期的統治者來說,有利於國家統治安定人選才值得他們他們去考量,不會只帶個人情感去考慮繼承者。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