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果郡王有多無恥?為了拆散「四嬛黨」,一共撒了3次謊!-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果郡王可真是騷操作啊…
*正文開始
來源:19號信箱人
整理:冒牌生
初看《甄嬛傳》時,認為果郡王是世間最好的男子,對女主甄嬛痴心一片,嬛兒虐我千萬次,果郡王仍待嬛兒如初戀,可細細想來,果郡王實乃無恥之徒,勾引自己的嫂嫂不說,為了拆散「四嬛黨」,果郡王一共撒了三次謊。
1、第一次謊言:
皇上一次病重時果郡王就在身旁,果郡王明明聽到了皇上叫著「嬛嬛」,可他卻扯謊,說皇帝只惦記純元皇后。甄嬛出宮之後,皇上對甄嬛依舊念念不忘,可能所有人都覺得皇上寵愛甄嬛只是因為甄嬛長得像純元皇后,可皇上的一次重病中,他不僅叫過純元皇后的閨名,還叫過「嬛嬛」,顯而易見,甄嬛在皇上心中還是有地位的,不然也不會讓皇上如此惦念。
可偏偏果郡王不想讓眾人知道皇上心中還有甄嬛,畢竟連皇上都分不清對於甄嬛到底是什麼的情感,究竟是把甄嬛當做替身,還是早已愛上而不自在?可從皇上叫著甄嬛的名字足以看出是後者,可果郡王卻生生讓眾人以為是前者,果然高明。
2、第二次謊言:
在清京台時,皇帝帶著朧月公主到來,曾經提及甄氏,果郡王立馬把注意力引到純元身上,稱皇帝忘不了皇嫂。果郡王為了給甄嬛治病自己卻病重,甄嬛前去探望,可沒想到皇上也來到了清涼台,還帶著端妃和朧月,甄嬛不得已躲到了屏風後面,皇上和果郡王的對話甄嬛是聽的一清二楚。
當時皇上正在埋怨,果郡王好久沒有入宮陪他,連個和他說說詩詞歌賦的人都沒有,皇上還由此提到了甄氏,可沒想到果郡王反應很快的吧話題帶到了純元皇后身上,這在甄嬛看來就是自己在皇上心裡就是如此的不值一提。
3、第三次謊言:
甄父在寧古塔,並且未受很嚴重的折磨,果郡王私下照顧,其實只是想要甄嬛的人情。果郡王能夠得到甄嬛的芳心,大多數原因都是果郡王在甄嬛危難時刻幫助了甄嬛,還有幫助自己的家人,試想有哪個女人不為這樣的男子動心。
果郡王謊稱甄父在寧古塔受盡苦楚,而自己出手搭救,這樣看來果郡王在甄嬛眼裡不就是個救世主的形象了,而且還能夠讓甄嬛欠下人情,至於甄父在寧古塔是否受苦,甄嬛身為棄妃又在甘露寺是怎麼都不會知道的。
寫到最後:正是因為果郡王撒的這三次慌,甄嬛才徹底相信自己在皇上那兒只不過是純元皇后的替身,由此放棄了對皇上的愛意,還認為果郡王才是在她危難之中救她與苦海的人,由此果郡王才真正得到甄嬛的心。
甄嬛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何讓果郡王、溫實初與摩格為之痴狂!
原著《甄嬛傳》與電視劇不同,原著裡的甄嬛並不是一朵白蓮花,而是一個心狠手辣、毒如蛇蠍的妖姬。
偏偏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卻被溫實初、果郡王、准格爾可汗等男人們痴迷眷戀,欲罷不能。
甄嬛究竟有什麼令男人著迷的魅力呢?以至於讓那麼多男人為之傾倒?答案就在魔格的一段「告白裡」。
甄嬛有一個令人發指的癖好,或許正是那個特殊的癖好才讓她顯得「與眾不同」,既令人恐懼不安,又令人心有不甘,以至於徹底激發了男人的獵奇心與征服欲!
1、死神來了!
甄嬛可以說是整部宮鬥劇中的「死神」。
在整個後宮嬪妃中,包括華妃與皇后在內,都不如甄嬛殺人殺得多。人常說的「死神來了」,大概說的就是甄嬛這類人。
甄嬛超級喜歡把打敗的對手踩在腳底下,並享受那種親自把對手碾死在腳下的感覺。
余鶯兒被皇帝下令賜死後,是甄嬛去冷宮送了她一程,並親眼看到小夏子用鐵絲勒斷了余鶯兒的脖子。
曹琴默幫甄嬛蒐集證據、扳倒華妃後,被甄嬛用毒藥殺害,而幫凶就是溫實初。
華妃被下令賜死後,也是甄嬛去冷宮送行的,最後華妃撞壁而亡,還濺了甄嬛一身血。
安陵容成為階下囚後,甄嬛去看她,第二天安陵容就歿了。
宜修被囚禁在景仁宮四年,一直活得好好的,甄嬛去看望了一次,第二天宜修就「暴斃」而亡,死不瞑目。
還有之前的富察貴人,直接被甄嬛的「人彘故事」嚇瘋,麗嬪被甄嬛的「鬼故事」嚇傻。
最詭異的是眉莊,生產的時候甄嬛去坐了一會兒,她就血崩了。
還有皇帝的表妹兼寵妃胡蘊蓉,成為甄嬛的階下囚後,甄嬛帶了一袖子的柳絮去看她,結果,胡蘊蓉被柳絮誘發哮喘而死。
甄嬛所到之處,必然會引發一場血雨腥風,恰如「死神來了」。
大家或許以為,這些死在甄嬛手下的女人們,都是咎由自取,死有餘辜,那麼,摩格的妻子呢?
摩格的妻子與甄嬛素昧平生,無冤無仇,她硬是把匕首插進人家的心臟,這又怎麼說?
以她自己的話說,是因為人家中了蛇毒苦苦掙扎,她殺人是在幫她解脫痛苦。試問,如果這個身中毒的女人是甄嬛的母親,她會忍心把匕首插入自己母親的心臟嗎?
因此,甄嬛的自圓其說完全是詭辯。根本無法令人信服。
甄嬛不僅喜歡殺人,而且,還喜歡當著男人的面殺人,讓男人見識她陰毒狠辣的另一面,看著男人們被她的舉動嚇得目瞪口呆,她便有一種莫名的快感與滿足。
或許,她就是想讓男人見識一下她的多面性,可鹽可甜,張弛有度,既有楚楚可人的一面,也有狠辣凌厲的一面。既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鐵面無情!
2、三個男人都見識過她的狠辣,卻都放不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她生命中出現的這三個男人,明明都見識過她的心狠手辣,卻都對她一往情深,難以放下。
比如溫實初,明知道甄嬛要害死曹琴默,還讓他做幫凶,溫實初居然鬼使神差般地答應了。
作為醫者,治病救人才是天職,但在甄嬛的魅惑慫恿下,溫實初卻向自己的患者舉起了屠刀——
還有果郡王,他與甄嬛、浣碧去雪山遊玩時,恰遇到摩格夫婦被毒蛇所傷,摩格搶救及時,幸免於難,而摩格那懷孕的妻子卻因為耽擱了時間,回天乏術了。
看著苦苦掙扎的女人,甄嬛突然做出了一個出人預料的舉動。
原著原文如下:
甄嬛聞聽允禮說那女子沒救了,便輕輕「嗯」了一聲,霍地拔出允禮腰間的匕首插入那名女子的心口。
甄嬛心志堅定,這一串動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生,那匕首迅速地刺進人體綿軟而溫熱的血肉中去。
「撲」地一聲,淹沒其間……她死了。她的身體平靜下來,彷彿沈寂於季節中不再飄零的一片落葉,徹底歸於塵土。
這就是原著原文裡的情節,甄嬛在舉刀殺人時毫不猶豫。彷彿做慣了這樣的事,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判斷出女人心臟的位置,並直接插入,不偏不倚,一刀斃命!原文繼續:
浣碧在旁目睹這一切,愣愣片刻,「啊」地一聲尖叫起來。允禮大驚失色,道:「嬛兒!你做什麼?」
甄嬛安靜地道:「我殺了她。」
浣碧的尖叫還在繼續,甄嬛反手一個耳光清脆打在她臉頰上,低喝道:「給我閉嘴!」
允禮一把攔下甄嬛的手,不敢置信地盯著她:「你殺了人,還打浣碧?」
甄嬛的心理素質是極好的,殺人如同殺豬,一點愧疚和負罪感都沒有,即便那女人在苦苦掙扎,但那也是求生的慾望,她多活一刻,她腹中的孩子就可以多活一刻,或許有奇跡發生呢?但是,甄嬛這一刀卻徹底斬斷了所有的希望。女人再也沒有機會邂逅奇跡了。
果郡王感到自己的心臟彷彿驟停了一般,整個人石化在當場,他做夢也沒想到,一向小鳥依人、溫柔可人的甄嬛,殺起人來居然如此乾淨利落,毫不手軟。
果郡王責怪著甄嬛的殘忍,畢竟,這個女子與甄嬛無冤無仇,即便身中蛇毒,也自有毒發身亡的時辰,按照佛家的因果論,受苦是了苦,女子即便在痛苦中沈淪掙扎,也是她該當償還的業障。甄嬛實在不該在此時舉起屠刀,再行殺戮。
甄嬛也沒想到,果郡王對她的「機智勇敢」,不但沒表示出贊賞與表揚,反而責難於她,一時惱羞成怒,不再理會允禮了。結果,這一幕看在摩格眼裡,卻有了這樣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論。
原文如下:
那男人鎮定地笑道:「聰明的女人,同時具有美貌,是很容易叫人喜歡的。」
甄嬛「噗哧」一笑,道:「方才你若是聽見,必定聽到那位公子說我狠辣。那麼,對於一個狠辣的蛇蠍女子,你還敢有非分之想麼?」
魔格仰天大笑:「如果一個女子身負美貌和智慧,再有狠辣,更容易叫人傾慕於你。」
看了吧?這或許就是甄嬛身上「獨特的魅力」吧?儘管有時毒如蛇蠍,卻更讓男人們欲罷不能。
就好比我們雖然懼怕毒蛇,卻又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想不斷窺探。當與毒蛇共處時,很希望能與它培養出人類的感情。雖然很困難並存在著風險,但卻非常刺激,那種感覺會上癮。
我們看到的《甄嬛傳》是雍正皇帝的時代,是經過康熙年代的九子奪嫡過後所發生的事,從名字上雍正皇上在侮辱人這件事上,做的非常到位。
九子奪嫡分別有誰呢?
這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上)、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繼位後,在還沒開始殘殺弟弟們之前,他先給弟弟們改了名字。
雍正對奪嫡時威脅性最強的八阿哥、九阿哥賜了侮辱性極強的名字,叫做阿其那和塞思黑,也就是狗和豬的意思。這個部分《步步驚心》有還原歷史,如果有看過的人肯定知道。
而其他的皇子也通通要改名,原名中的「胤」一律改為了允字,也就是要避諱不可以跟皇上同名字。
所以你知道 ,為什麼在《甄嬛傳》中,雍正皇上叫胤禛,十七爺卻叫允禮了吧,人家以前可是叫胤禮的。
在第一集選秀的時候,太后就曾經因為不想讓甄嬛入宮,便說甄嬛的名字犯了忌諱,有「甄」字,與皇上的「胤」諧音,希望甄嬛被撂牌子或降罪,只是沒想到皇上看上了甄嬛,想了另一套說詞將甄嬛留牌子了。
其實皇子中途改名,是祖傳的。
在古代,皇帝登基後都會要求別的皇子改名字,這點是非常正常的。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就避諱「世」和「民」。
宋朝趙匡胤得權後,就讓弟弟把趙匡義改成了趙光義,趙匡美改為「趙光美」,所以是要避諱「匡」字。
到了清朝,皇太極因為是滿族名字漢譯過來的,而且當時滿族並沒有漢化,所以沒有避諱這一說。
到了雍正這代,登基後就讓兄弟們改了名,把「胤」通通換成「允」,更過分的是,新改的名字當中,很多暗含了侮辱性含義,要說狠,還是雍正最狠啊!
但到了乾隆繼位後,這一代又不用再避諱了,所以乾隆登基後,他的兄弟弘晝、弘曕都不需要改名。之後的嘉慶、道光,他們的兄弟也都不需要再為了避諱而改名。清朝最佳小心眼的皇帝,你就知道是誰了吧。
《甄嬛傳》一直提到的八旗是什麼意思?
雍正登基後的第十天,就對兄弟做出這種事,而且默默改換旗主,目的就是要掏空兄弟的實權。
大家知道,八旗的統治權都在旗主手裡。
所以兵權實際上並不在雍正手裡,而是分散在他各個兄弟的手裡。如果皇上想要調用旗下的民眾或子弟兵,必須得到旗主的同意。
這時候,旗主都有誰呢?在康熙時期,派七皇子胤祐、十皇子胤䄉、十二皇子胤祹管理八旗的旗務。
如果長期不對八旗進行改革,這三位皇子一旦聯合起來,必然會勢力強大,這可不行。
所以,雍正在登基的第十天,就迫不及待,全面撤換了滿族正黃旗以及蒙、漢三旗的都統,又陸續撤換了正藍、正白、鑲黃的都統。
一直到雍正元年五月,三位皇子所管理的旗務全部被撤換完畢。
就這樣,雍正掏空了兄弟們的實權。
即便是做到如此決絕,身為疑心病重度患者的雍正還是不放心,他決定把旗主的性質也換了。
以前的旗主,滿文叫做「額真」,就是主子的意思。他吩咐以後旗主禁止叫額真,改叫「昂邦」,就是臣子的意思。
即便你是旗主又怎樣,你就是我的奴才的意思。
所以全天下就他一人是主,其他都是臣。這完全顛覆了以往的八旗制度。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