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破謊言」並不困難,只要你能抓住這個技巧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左臉比右臉還要誠實
根據大腦分工差別,右側臉流露出來的是理性的信號;左側表示的是自己的情緒和感情。
你必須了解的說謊心理學:
・ 看眼球的轉動:一般來說,眼珠的轉動表示正在尋找答案。
・ 葬禮上人們大多數都低著頭,注視著右下方。這暗示著他們正處於深深的悲痛之中。
・ 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準確地區分真笑與假笑,而且只要看見有人對我們微笑,我們大都會有一種滿足感,而不會去思考這笑容究竟是真還是假。
當刻意地想在臉上堆滿笑容的時候,左側臉部的笑容就會比右側臉部的更加明顯。
可如果是發自肺腑的真心微笑,就無須刻意地假裝,所以左、右兩個半腦,向身體兩側所發送的指令就是對稱的,而兩側臉龐的笑 容,也就不會有任何區別了。
知己知彼說謊者為什麼要說謊
一個人在說謊,第二個人沒聽明白,第三個人以自己的理解再去說謊。——俄羅斯諺語
為了辯解而說謊
謊言解讀
人們常常有這樣一種傾向,即在無意識中忘記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而且即使是有時候想起來,也會想辦法狡辯,並試圖將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
「不!這不是我做的。」
「就因為他,我才會犯這個錯誤。」
「我本來是想讓你得到更多好處。」
「你別聽他瞎說,我沒說過那樣的話。」
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這就是我們為撒謊常用的辯解語句。
觀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謊言,我們會發現像這類為辯解而撒謊的事情是非常多的。當我們不想上學的時候,常常謊稱自己生病了;還有的人把自己因為睡過了頭而導致的上班遲到,辯解為是因為車晚點或車半路壞了;本來今天計畫要完成這項工作的,可是有個很熟悉的顧客打來電話,閒談了很長時間,結果把該做的工作就給耽誤了。
主管詢問的時候,常會這樣辯解:「其實不單單是我一個人犯了這樣的過錯,公司的其他人也都會犯同樣的錯誤。」
當然,不論是誰都會犯錯誤,這是人生中難以避免的事情。有時所犯錯誤引發的嚴重事態,是自己事先都無法預料到的。有人犯了錯能很快承認,有人則是極力辯解、撒謊,甚至把責任推到其他人身上。
那些擅長辯論、伶牙俐齒的人,在工作犯錯時、上班遲到時、業績落後時,常常會針對種種特定的情況編造相應的謊言來混淆視聽,從而期望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並且儘量保持自己的自尊心。
為自我辯解而說謊的人隨處可見,但總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 尋找藉口型的辯解
有人犯了錯承認事情是自己做的,但卻極力主張這種行為是正當的,自己不應該承擔不良後果。
當說「這完全是為了您的利益考慮」的話時,雖然也承認自己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但卻隱含主要的錯誤在你的身上。
◆ 拒不承認型的辯解
有種撒謊者,拒不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及應當承擔的責任。
最典型的就是一些犯重罪的人,比如殺人、搶劫、強姦犯等,在警察機關沒有掌握確鑿的作案證據之前,他們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的罪行。因為他們心裏清楚,自己的罪行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所以編出各種各樣的謊言為自己辯解。只有在鐵證面前,他們才會俯首認罪。他們的典型言行就是:「那不是我做的!」
◆ 極力解釋型的辯解
這種人也承認自己的責任,但卻認為這種行為給對方造成的傷害,不是自己有意的。
他們在約會遲到,迫使別人等待後說:「實在不好意思,堵車了。」
酒醉時對異性實施了性騷擾行為,酒醒時說:「我當時爛醉如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現在都不記得了。」
總之,一個人如果極力地辯解的話,不是他被冤枉了,就是他想推卸責任,保護自己。在他的辯解詞中,會加入很多真真假假的說辭來混淆視聽。
為了自我保護而說謊
謊言解讀
人人都有一種心理傾向,希望盡可能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資訊,而規避那些對自己有害的資訊,為達此目的,有人甚至為此而撒謊,把自己保護起來。
小強才四歲,正上幼稚園。有一天小強的媽媽正在上班,忽然接到了幼稚園張老師的電話,說她的兒子突然肚子疼,疼得滿地打滾,讓她趕快來。小強媽媽急忙向公司請了假,到幼稚園她看到滿頭是汗的兒子十分心疼,就匆忙坐車去醫院。
可是半路上,小強卻說肚子不疼了,覺得餓了,想吃冰淇淋。於是小強媽媽就帶著小強去吃冰淇淋,她看著兒子開心大吃的樣子,得意的神情,怎麼看怎麼覺得這個小傢伙把大家都騙了。
在生活中,孩子為了逃避父母對自己的訓斥、老師對自己的責罵,都會想出各種理由推卸自己的責任,或掩蓋自己的錯誤,因此就撒謊了。當他們在一次撒謊中逃避了懲罰或打罵,甚至得到甜頭後,就會情不自禁地撒第二次謊,他們認為能騙過父母和老師是一種成功。
謊言可能伴隨人的一生,成年後,人們走進職場,無論身為老闆還是員工,在恰當的時候、恰當的場合,都會或多或少地說謊。他們說謊的目的,常常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出於對自我的保護。
人們常常為了逃避某些意外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責任,編造謊言、歪曲事實,以謊言掩蓋錯誤來自我保護。
為了保護自尊心而說謊
謊言解讀
自尊始於知恥,有了羞恥心,人才能節制自己的行為,但是有些人卻自尊得過了頭,為了維護那可憐的自尊,不惜謊話連篇。
森林中有一隻狐狸,它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吃到東西了。這時,它忽然發現有個葡萄架子上,長滿了看起來相當誘人的葡萄,於是,馬上跳起來去抓,但是無論如何都抓不到。最後狐狸說:「這些葡萄肯定還沒有熟透,酸得沒法吃!」於是酸溜溜地走了。
葡萄真的是酸的嗎?其實它是想飽餐美味的葡萄,因為抓不到,但它又不想承認自己的無能,因此,就一口咬定「葡萄是酸的」。
這是《伊索寓言》裏一個很著名的故事。生活中,那些為了維護可憐的自尊,得不到或達不到某種結果而自我安慰的人,也常常有這樣的心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面試的時候,很多人會被問及:「您能自我評價一下自己嗎?」,他們肯定會在談及自己長處的同時,對自己的短處也有所涉及。然而,人們都具有文過飾非的傾向。比如,將自己說成是:為人正直,工作認真,團結友愛,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等等。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如果當眾出醜,做了很糟糕事情的時候,就會陷入不安的狀態。為了規避這種不安和緊張,就會千方百計地設法撒謊解脫,維護原本樹立起來的形象。
我們可以發現,當老闆交代的任務沒有很好地完成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其中有些人會說:「可能是自己的業務能力還不夠吧!」會後悔地認為:「如果以前好好熟悉業務該多好啊!」而在面對同樣遭遇的人裏面,還有人認為:「像這樣的任務,我做不好,別人也不一定做好。」不管怎麼說,認為任何事情都是對方的過錯,那麼自己的自尊心就會被傷害得輕一些。
人們在使事情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變化,並找到合適的理由加以分辨的時候,就在啟動一種保護自尊的防衛機制,這種心理現象在職場中比比皆是。
某先生面試失敗後說:「那家公司看起來就不怎麼樣,即使錄取我,我也不會去!」
被精英培訓課程淘汰出來的職員謊稱:「從那裏培訓出來的人,將來要擔負很重的責任,工作壓力又大,沒什麼意思。」
再如,自己平時對櫃臺的漂亮女職員垂涎三尺,表白後被拒絕的時候,卻謊稱:「別看長得漂亮,其實沒有什麼值得心儀的,整天冷冰冰,是個不懂溫柔的人。」
有些人沒能被最心儀的大企業相中,而只能進入一家不起眼的企業工作,他們就謊稱:「在這家企業裏工作,自己很被看重,而且還有很多先前心儀的大企業裏所沒有的好機會。」
如此種種,都是自尊防衛機制在作祟。如果一旦承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則會有損自尊心從而失去自信。因為有些人很難平心靜氣地承認殘酷的失利現實,於是就索性貶低對方的作用,而不是進行自我責罰,以此來維護自尊心。
美國麻塞諸塞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說:「我們發現,一旦人們感到自尊心受到威脅,他們就立刻開始撒謊。」的確,撒謊和人的自尊心密切相關。
當然,不是所有的謊言都會傷害別人,有一些謊言在不傷及他人的情況下,很好地保護了自己。對單位同事撒謊的人這樣認為:在同一個工作單位裏,尤其是在那些在乎的人面前,我們既想讓自己看上去很優秀,又想維護自尊心。
一些研究者分析說,有時候撒謊是保護自我隱私、使人免受怨恨的最好方法。當對同事而非陌生人撒謊的時候,我們主要是受自尊心和威脅感的內在動機驅使。
————————————————————————
————————————————————————
書籍特色
本書就是教我們簡單快速看人,不露痕跡地發掘事實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