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它們不是愛!最常被誤認為愛的4件事
我們常常把某些情愫錯認為愛,它們分別是……
#愛過以後忘記的事 #愛情 #成長 #中肯文
*正文開始
對於生命的另一半,有些人仍然在尋尋覓覓。
可是,隨著物質、精神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越來越多人面臨的狀況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曉得該怎麼選擇。
選擇是困難的,手搖杯要選哪杯飲料,網拍要選哪件衣服,許多人對這些物質上的選擇都能糾結半天,更何況是選擇終身伴侶,沒有選擇障礙才怪。
歸根究柢,這一切只是因為害怕選錯,把感情錯付了。
人總想選擇對自己好的,卻很少搞清楚「好」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愛情也是如此,到底什麼是「好」,每個人在意的點不一樣,外型、浪漫、金錢、安全感、身體契合度,出發點和價值觀不同,定義也就有所不一。
然而,我們在愛情的國度裡,常常把某些情愫錯認為愛,它們分別是:1. 性 2. 金錢的滿足 3. 寂寞 4. 同情和依賴。
性
人是感官的動物,只是每個人被誘惑和刺激的反應不同,這些狀況不全然是我們所需要的,更多時候只是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
比如說,有的人看到自己喜歡的鞋子一定要買回家,有的人每天早上一定要喝一杯咖啡才清醒,還有的人到了晚上一定要吃宵夜才善罷甘休。
性也是一種感官的滿足,只不過它發生在兩個人在特殊的情景和刺激,因此,很容易被錯認為愛。
一般來說,當你想要的和得到的沒有太多的落差,足以維持現代男女簡單、短暫的滿足感。
可是,問題就在我們對性關係的解讀往往有著巨大的落差。
做愛不等於相愛。有些人透過性愛的親密肢體接觸,彌補從小缺乏的安全感;但有些人來說,性只是一種身體需求的滿足。
契合的身體接觸,與眾不同的親密感,會讓其中一方錯認為被愛著。
於是,我們常常見到一個男人跟許多女性維持著某種程度性伴侶的關係,但由於一開始沒有向其他女性開誠布公,導致當身體的需求消失以後,他去對另一個女人好,女方就會感覺被背叛。
身處感情的漩渦時,沒有人會知道自己正把某些情愫錯認為是「愛」。
可是,就像身體狀況一樣,過了一些時日就會發現。
尤其換了一個身處的環境,原本產生情愫的條件不再,生活被誤會和爭執消耗殆盡,會讓人不得不認清現實。
金錢的滿足
有部電影叫《我就要你好好的》,曾讓我身旁女性們無論老中青都豎起大拇指。
有人掏錢多次進入電影院就為了重溫劇情,也有人買了票進入電影院在最後幾幕奪門而出,就怕自己情緒失控,無法接受結局。
電影劇情簡而言之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霸道總裁愛上我,只不過那位總裁半身不遂而已。」
對男主角來說,以前是天之驕子的他是典型高富帥,有著令人稱羨的事業、美麗的女友和俊朗硬挺的外表,金錢寬裕又是個會陪父母出遊的孝順好兒子,但由於一起車禍意外,他努力兩年之久仍然還是半身不遂。
電影裡男女主角感情升溫的關鍵,有絕大多數是架構在金錢之上的。
男主角不缺錢,甚至有很多的錢。他住在改建的古堡裡,裡頭擁有一切現代化的設備,父母可以聘請私人看護(女主角)逗兒子開心,另外還有把屎把尿的傭人及專業的醫療看護。
他和女主角可以穿著高級訂製服參加音樂會、坐私人飛機出國旅行。
這些都是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女主角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日子。
女主角不需要去考慮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雜事,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逗男主角開心,讓他重拾對生命的熱情。
電影中有一幕是在女主角的生日派對上,男主角山姆準備了一雙大黃蜂條紋的褲襪,那是女主角小時候最愛的東西,也是長大以後的遺憾。
相較於女主角的正牌男友不只是生日派對遲到,送了相對來說較為貴重卻刻著男友自己名字的的項鍊,大黃蜂褲襪瞬間就奪得了女主角的芳心。
身旁的女性也對此畫面讚不絕口,說:「一個男人再有錢,也必須要細心,禮物不在於多貴重,有心就好。」
我倒覺得,很多東西不能只看表面的價值,看似不起眼的大黃蜂褲襪,實則早已絕版和停產多年,男主角為了得到這份禮物,想必也是花了一番重金,只為博得美人一笑吧!
電影裡女主角能走能動,性格活潑開朗,總把別人的心情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
她的物質生活屬於「得到」的一方,情感生活屬於「給予」的一方,因此在雙重矛盾的情況下,她的情感得以被需要,物質又能被滿足,很容易將這樣的感情混淆為愛情。
他們之間真的有愛嗎?拿掉物質的滿足再加上時間的流逝,會不會像後來她處理前男友的感情一樣,七年不敵五個月?
這個問題電影沒有多做著墨,觀眾也無法知道,但見過大風大浪的男主角並沒有被女人當下的柔情蜜意沖昏了頭。
他離開人世前,特地準備了一筆讓女主角得以追夢的資金,離開小鎮朝著兒時夢想前進。
男人盡到了自己最後的責任,一個男人做到這個份上,足以氣死周遭的所有男人,兩人的感情是不是愛也已經不重要了。
長大以後,會發現有一種感情,不求一輩子都會在一起,但求他的心中始終有你。
總而言之,也大概正是因為現實生活不可能發生,才值得城市裡的曠男怨女們躲在電影院裡將近兩個小時,細細品嚐那份現實生活中遙不可及的東西吧!
寂寞
幾年前,曾有個女性讀者很喜歡看我的文章,她總覺得我的文字能夠讓她感到溫暖。因此她寫了很多信給我,認為我很懂她。
字裡行間,她屢屢提到自己很寂寞。
第一封信,她寫了她很喜歡我,身邊的人也覺得我們應該在一起。
第二封信,她說我們已經在一起了,身邊的人都在祝福她過得幸福。
第三封信,她問我為什麼都不回應,這讓她很傷心。
可是,實際上我們根本連見都沒見過,我也從來沒有回應過她的信。
後來她還是繼續寫信給我,一連寫了好多次,但我還是都沒有回應。
久而久之,就沒有收到她的來信了。
我不回應是不曉得她的精神狀況是不是穩定,怕太過溫柔會讓她誤會彼此的關係,措辭太激烈又怕她傷害自己。
寂寞時,很容易把他人的關心認為是愛,但愛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
如同宮崎駿的經典作品《神隱少女》裡的無臉男,他對千尋投射的情感,就反映了現代人的寂寞。
無臉男象徵著人們內心的孤獨和迷失,他沒有朋友和親人,只能無目的的遊蕩。所以當千尋願意替他打開門,他會因為感受到溫暖,對那個人加倍珍惜。
可是,寂寞不是愛的理由,愛也不是付出所有就一定能夠得到。
無臉男為愛付出很多,卻將這全部都錯付了。世間有很多人願意為自己喜歡的人奉獻全部,但卻仍然不能被所喜歡的人青睞,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宮崎駿最終給了無臉男一個完美的結局 ── 他在錢婆婆那個溫馨的小草屋裡,找到了所追求的溫暖和寧靜。
最後與千尋道別時,他從畏懼寂寞、渴望溫暖,到最後他默默揮手,帶著幾分柔情和祝福,卻沒有依依不捨。
因為,當你找到自我所追尋的,感受到被需要的價值,就會明白寂寞並不是愛。
同情和依賴
好萊塢的電影裡,很常出現類似的情節。醫生、護士、病人相戀。
很多時候,強者常會對弱者產生同情,弱者也常錯把依賴的心態誤以為是愛情。
電影《危險療程》就曾經對這樣的關係剖析得十分透徹。
綺拉奈特莉飾演的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女主角,她和年輕英俊、已婚心理分析師榮格發生了關係,這段關係在治療結束後仍然持續發生。
直到被發現後,已婚的榮格為了維護事業,結束這段感情。
這讓女主角崩潰了,轉而向榮格的師傅──佛洛伊德提供心理關係的協助。
佛洛伊德也因此在1915年發表過一篇經典論文《移情──愛的觀察》。
他提到病人過去對重要他人(如父母)的關係,在治療的期間再次活化,很容易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通常這個人是病人的心理分析師。
佛洛伊德認為,若治療師沒有拿捏好這段關係,對自己的魅力志得意滿,與病患產生地下情或結婚都是不道德的。
可是,若中斷治療,也沒有解決問題,病人只會繼續對下一個治療師產生感情寄託,形成惡性循環。
人會有同情心,人也會有依賴感,但若沒有經過時間和現實環境的考驗,這樣的感情基礎很薄弱,也不是愛。
到底什麼是愛呢?
西洋電影裡,男女主角歷經千辛萬苦,最終相守相依結婚時,常有一段經典語錄,闡述了人類對婚姻的一種至高無上的看法,它是這麼說的:
「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我將永遠愛著您、珍惜您,對您忠實,直到永永遠遠 。」
這句平實卻浪漫的語句歷久不衰,對許多人來說蘊含著愛的真諦。
可是對我來說,愛和幸福都沒有正確的答案,生活亦然。
每個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在愛中跌跌撞撞,尋尋覓覓,歷經生活的反思、懊悔,渴望重頭來過。可是,花開花謝,時間無法重來,緣分也沒有再一次的遇見。
愛從不完美,必有遺憾,而有遺憾才有執念,有執念才終將明白,至今所發生的每件事,都是為了重新認識這個道理而繞的遠路。
最好的愛,是讓彼此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兩個人學著愛惜對方,一個人懂得珍愛自己。
尤其是當你一個人,更應該記得自己絕對值得好好被善待。
人生不是一場考試,幸福不必被打分數;只需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做出選擇,忠於自己的決定。愛會因為懂得珍惜而美好。
#冒牌生
——————————————————————
喜歡文章的讀者,也歡迎【追蹤】和【分享】,這都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 ——————————————————————
歡迎追蹤
——————————————————————
——————————————————————
本文摘自 冒牌生 新書 《愛過以後忘記的事》
博客來:https://goo.gl/8XZLez 內容簡介:
老天給你傷害,又讓你留下來面對, 就是要讓你知道人生還有希望。
愛情從不是人生的全部;心中有愛,能感受愛才是。
別忘了,愛過以後,你依然值得被愛。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