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習慣偽裝自己?」如果想隱藏受傷的心,先學會從這7種情感了解自己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每個人最需要相處的人,就是自己。

透徹七種情感,發現最貼近、卻又最不了解的自我,好好相處。

我們每天都在重複又笑、又哭、又氣憤、又開心的情緒中度過,而這些情緒起源就在我們每個人內在的七種情感之中:成就感/義務感/罪惡感/親切感/厭惡感/自卑感/幸福感,這些情感就像是洋蔥一層一層的皮覆蓋在我們身上。

只要是人都會擁有情感,我的人生皆都是由7種情感所組合而成,

用哲學方法尋找情感的根源,理解它們的本質並加以運用,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幸福。

 

①成就感

法國哲學家阿蘭:「人並不喜歡從天而降的幸福,而想要自己創造幸福。」

成就感就等於生存,它是驅使我們生活的動力。人因為有成就感才有忍受辛苦、堅強生活的動力。在此情況下,為了得到成就感,必須經歷一番苦難,因為伴隨苦難而來的保證是成就感。

►正因為有成就感,才更有動力迎接明天。

 

②義務感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義務感對工作層面有益,對人際關係則有害。」

這個世界是否必須存在義務感?我們可以說義務感使這個社會得以運行。義務感與責任感為一體兩面,如果大家都不重視義務感,我們身處之地就會變成一個無責任的社會,務感其實是在社會中生存下去的條件。

►一旦放棄義務感,反而會招來不安。

 

③罪惡感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感受太多或太少的恐怖、自信、欲望、憤怒、憐憫等不愉快都不好。這些不愉快都該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事物上、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動機下、用適當的方法去感受,這才是稱之為德性的最佳的中庸之道。」

罪惡感通常產生在自己麻煩到他人的時候,但罪惡感其實也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礎之上。不是自己的行為帶給誰困擾才產生罪惡感,而是從自問自答中產生了罪惡感。因此,對於自己的行為不加以思考的人才是惡人,人就是在思考與不思考之間來回冒險般地活著。

►罪惡感分為健康與不健康兩種,即使麻煩他人,只要抱持感謝對方的心就是健康的罪惡感。

 

④親近感

蘇格蘭哲學家的亞當・斯密:「與他人共鳴就是獲得快樂,同席者的談笑帶給我高度的舒適感,他們的情緒就是呼應自我情感最大的喝采。」

為什麼我們對內心認同之人才能毫無顧慮地說話?這是因為我們是存在於複數中的單數,也就是當我們內心存在著別人時,就能使彼此的心相互靠近,這個狀態以親近感的產生所表現出來。

►每個人都有自私的基因,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應該保持六對四的比例。

 

⑤厭惡感

德國哲學家尼采:「接受痛苦就能變成超人。」

當遇到不明白的事物時,就會出自本能的保護自己,因為我們無法預測自己會遭遇什麼狀況。如果有人給了你不知名的藥丸,你也不可能毫不考慮的就吃下去,我們都想避開自己不明白的事物,這就是厭惡感產生的原因。

►因為不了解,所以產生厭惡感,只要接受討厭的東西,就有可能會變得喜歡。

 

⑥自卑感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事實上,對我而言,甚至可以說人類所有的文化都是奠基於自卑感。」

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為了生存必須定位自己,所以會拿自己與他人做比較。但在我們覺得「自己不行」的心情背後,隱藏著想要變得一樣優秀的情緒。前述提過因為有自卑感,所以才有進取心。人之所以努力,就是因為有自卑感,所以可以說自卑感是成長的動機。

►與其和他人比較而感到痛苦,不如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

 

⑦幸福感

日本哲學家小川仁志:「為什麼會開心、為什麼會生氣、為什麼會哭泣,都是因為想要變得幸福,『我想要幸福』的吶喊以各種情緒做了呈現。」

幸福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喜悅及悲傷的結果讓人感受到的情感。人是擁有細膩情感的動物,而每種情感都和幸福感相關,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在脫離不了這些情感的同時,也為了追求幸福而生存的關係吧。

►幸福感是心的問題,只要熟練運用情感,無論是誰都能變得幸福。

 

◆剝洋蔥會流淚的真正原因

各位看過動畫《腦筋急轉彎》嗎?

主角是十一歲少女萊莉,她的腦中存在分別掌管快樂、憤怒、厭惡、恐懼和哀傷的情緒角色,故事就從這五種角色為了使萊莉幸福而奮鬥所展開。他們透過一個控制室反映萊莉遇到任何事情時所應該適切表現的情緒。換個角度來看,萊莉是被這五種管理情緒的角色所支配,也就是她是被情感所支配的。而我之所以想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夠反向思考,希望大家理解情感的本質,進而運用它們。

 

聽完上述,大家往往會認為情緒的支配來自於理性,就西洋哲學的想法來說也的確是如此,這是因為受到「理性凌駕於感性之上」這個西洋特有的秩序影響所致。但感性真的是理性的僕人嗎? 或者該說感性期待著理性的操控呢?

若是要事先下結論,我絕對不會這麼認為。重點在於理解情感的本質,與它們好好相處並加以運用。只有如此,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每當我們想做什麼、為了要做什麼時,都懷有各式各樣的情感。以視覺來表現,就像是被各種不同情感的皮一層層包裹著一般,若不能妥善控制它們,只會被牽著鼻子走,難以得到幸福。

因此,必要分析這些情感,製作一份專屬於自己的人生使用說明書,就如同將洋蔥的皮一層層剝下般。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剝去這些皮之後,到底存在什麼樣的自己? 本書將帶領你用哲學方法剝開成就感、義務感等七種主要的情感。

 

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這項過程通常需要運用心理學,因為心理學就是以分析人心為目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認為,人是群體的動物、是極其社會性的存在。因此,我並不是要束縛大家的心,而是要使用暴露本質行為的哲學,探究真正的自我。當你接下來剝去身上這些皮後,會看到是什麼樣的自己?

 

我們在剝洋蔥時大多都會流淚。如果人就像洋蔥一般,被情感所包覆的話會如何?

 

據說,洋蔥的語源是由人的頭而來,會有這個說法,一定是因為藉由剝去這一層層情感後就能看到內心的自我。平時的我們,往往都是藉由日常的情感展現自己及隱藏內心生活著,說不定,當大家將挖掘出的情況與真實的自己重疊後,會流下同情與喜悅的眼淚。

若是真的想要幸福,這些眼淚絕對是值得的。

 

 

————————————————————————

每個人最需要相處的人,就是自己。

————————————————————————

 

《每天早上5分鐘,建立你的筆記清單》 ——吉山勇樹

☛ 博客來:https://goo.gl/s1AA2S

書籍特色

本書將帶領你一層一層地剝開、探究這些情感的本質,最後,你會更懂得如何控制並享受這些情感,活得更好。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