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這麼沒自信?」不要再聽那些鼓勵的話了,你只需要學會愛自己這兩個特點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給沒有自信的你────
想要別人碗裡的東西,是人類的習性,「和大家一樣」便感到安心的心理,誰都感受過。
然而,你無法事事都「和大家一樣」。
就算你得到了和你羨慕的那個人一模一樣的臉蛋,不久你又會開始想要「另一個人」的臉。
「別人擁有的東西,我永遠得不到。」
只要你接受這件事實,你便會開始看見自己擁有的寶物。
話說回來,我們究竟是在害怕什麼呢?我認為那便是「恐懼」和「寂寞」。
生活中,我們經常在畏懼這兩件事。
但是會感到恐懼的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這是身而為人的宿命,或者可以說,這也是人活著的證據,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這兩種情緒。而且,也可以說,就是這兩種情緒在策動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舉例來說,我們認真工作。工作的動機可能是為了貢獻社會,可能是提升自己,或希望獲得經濟上的安定,但比起這些動機,最根本的理由其實是我們害怕貧窮,害怕被別人比下去,害怕被社會給排擠等各式各樣的「恐懼」。
我們總是想買新衣服,想把自己打扮得體面一點,希望自己保持纖瘦苗條,這些都是出自我們不想別被人看扁的「恐懼」。
我們會為了非常時期而屯積物品;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健康,買進有助益的藥品或食品。而這類行為的動機,恐怕也是源自想像自己「萬一發生不好的事」的「恐懼」。舉個例子,不誇張地說,我在想戰爭之所以會發生,或許……也是「恐懼」在作祟吧。在你「想這麼做」的念頭背後,也同時存在著「如果無法如願該怎麼辦」的「恐懼」。請大家試想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你一定會發現,有很多情況都是「恐懼」的力量在驅使著自己。萬一發生那種事就太可怕了……類似這樣的「恐懼」。
另一個力量則是「寂寞」。譬如,推特和臉書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你之所以時時想與某人保持連繫,便是因為你想要忘卻「寂寞」。戀愛、結婚、交友、加入小團體、找人聊天、寫信;或是藉由什麼事來表現自己、主動發布消息……這些行動其實全都是源自於你心中的「寂寞」。
特別是在人際關係的事情上,「恐懼」和「寂寞」這兩種感覺或許便是所有行動和思想背後的動機吧。更遺憾的是,就連日常生活中的大小犯罪,很可能也是因為這兩種恐嚇人們的情緒在作祟。
我想或許有人會覺得不以為然。但就如同我先前提過的,人都是脆弱的,我們都不樂見任何失去。
重要的是,我們得去接受「自己並不強大,自己很脆弱」的事實,並且了解到想自「恐懼」和「寂寞」逃開是不可能的事。你愈想逃,這兩種情緒愈容易緊緊跟隨你。「恐懼」和「寂寞」只會更加地困擾你。
那麼,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兩種威嚇自己的情緒──「恐懼」和「寂寞」呢?請放心吧,這並不是太難。首先,你絕不能逃避,要坦然接受。你得去承認那些潛藏在自己心中的「恐懼」和「寂寞」。
更進一步地說,你只要和這兩種感覺當朋友就行了,就把它們想作是理所當然會出現的情緒吧。
給對將來感到不安的你
去旅行的時候,有些人的行李總是多得驚人。
儘管為了雨天準備折傘,為了應付連傘都撐不住的暴風雨準備雨衣,還帶了好走的鞋子,和上館子時要穿的皮鞋,但倘若碰到傾盆大雨的日子,恐怕還需要一雙長靴吧?
隨著想像無窮無盡地擴大,結果行李也愈帶愈多。
但那些想像大都不是什麼歡樂的情節。
「要是碰上這種情況,很不方便啊。」
「要是發生這種事,實在討厭啊。」
他們大都是在想像自己並不樂見的未來。
如果是去旅行,不管是去國外或國內,頂多就是在旅行期間提著沉重的行李;但如果走的是人生的旅程,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心靈的行李沒有形體,包包並不會因此變重。但相反地,心靈的行李會逐日增重,漸漸重壓在自己身上。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該如何是好?」
對未來的不安是個棘手的問題,情況不僅會加速惡化,也沒有附上煞車。
而且和旅行的行李不同,無法採取簡單直截的對策,不像「我擔心可能下雨,得準備雨傘和長靴」這種程度的問題。
但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未來可比去國外旅行規模更弘大,可能發生的狀況更是五花八門。
如果放任不管,心中的不安會漸漸膨脹,一旦萌生「我已經走投無路,一籌莫展」的念頭,人很可能就會一屁股坐在地上,動彈不得了。
人生的旅途無法打包周全,不能保證「確實、安全、萬事具備」,因此有些時候,人甚至可能會想放棄旅行。
換句話說,如果你一味想著「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是好」,任由不安繼續膨脹下去,你很可能會落得一個人枯坐原地的下場。
一旦你這麼做,寂寞便會宛如迷霧般升起,使你陷入益發看不見前方道路的窘境。
我覺得那些受困於「對將來的不安和寂寞」的人,對未來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我這麼做,明天不會有問題吧?」
「如果再這樣下去,明年該不會搞砸吧?」
「我的將來會何去何從呢?」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擾,我有一個建議,你何不試著換一種思考方向呢?
那就是──只去看那些此時此刻在眼前發生的事,只處理眼前的問題。
不是把焦點放在明天或後天,也不是明年或十年後,而是把精神集中在「現在」這一刻。
假使,你已經預測到未來「可能會發生那樣的情況」,在事情實際發生前,何不把那些預想都忘掉吧。
只要以這種態度訂下基本的思考方向,我想「不安的未來」也將會離你愈來愈遠。
事實上,那些無法拋開「對將來的不安和寂寞」的人,往往是因為不想去面對「此時此刻在眼前發生的問題」,因此選擇了逃避。
就和那些想從眼前的作業逃開的小孩子一樣,因為不想寫暑假作業,開始在想:「現在念的這些功課長大以後對我會有幫助嗎?有什麼意義呢?」
我的意思並不是那些無法拋開「對將來的不安和寂寞」的人像小孩一般愚蠢。而是我們之間大部分的人都會產生想從「此時此刻在眼前發生的問題」逃開的念頭,因為人類本來就是種軟弱的生物。
「幹這行沒有前途,我明年還是去考張證照吧?」
「和這個人交往我看不見未來,我再去找其他對象吧?」
像這類「對將來的不安和寂寞」,想必曾經掠過每一個人的心頭。
把注意力放在「現在」,不去逃避。一旦決心這麼做,你就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
按照順序,一件一件地用心去搞定眼前發生的問題。這才是你該做的事。光是這麼做,你心中的不安便不再任意膨脹,只因你採取了具體的行動。
又,當你察覺未來可能會發生麻煩的問題,光是察覺到這一點,就算你什麼都沒做,你的大腦也會開始在無意識中採取對策。雖然乍看之下「搞定現在」和解決未來的問題並無關係,但在處理未來的難題時,我想對你當下的行動也一定會有所幫助。
不要從眼前的問題逃開,不試圖蒙混、轉移焦點,只要你具備了這種堅強,你對未來的不安和寂寞想必也會煙消雲散。
※只專注於「此時此刻在眼前發生的問題」吧。
給為生育感到苦惱的你
不必把這想作是命運,也不必逼自己盡快忘卻。
更何況,這也不是能夠輕易忘掉的事情。傳宗接代是生物的原始本能之一,無論你是男人或女人,任誰都可能嘗到「無法留下子嗣的不安和寂寞」。
特別是女性,聽說女性對生育苦惱的程度,男人根本就無法想像。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議題。
在有此煩惱的朋友當中,有些人曾因為某些無心又苛薄的言論而受傷,也有些人背地裡在接受醫師的治療;有人在身邊親友喜獲麟兒的時候,沒辦法誠心地替對方感到高興,為此感到罪惡。
接下來我要說的話,恐怕有人會覺得我的意見過分樂觀。當然,我不會說什麼「這種事情不重要」,也不打算露出感同身受的表情說「你的心情我懂」。
由於這個問題實在太過敏感,身為男性、又有小孩的我或許不去碰觸比較妥當。
但我還是有話想透過本書來告訴你,那就是─留下子嗣並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
現在許多人都因為某些理由而不生小孩,或者該說是不方便生小孩。難道這代表那些人也沒有善盡他們人生的責任,任由生活日益破滅嗎?
我覺得這樣的結論未免太過荒謬。因為只要反過來想就知道。難道生了小孩,就算達到人生的目的了?這也是個太過荒謬的結論。
人在一生中,除了生小孩,至少會有一、兩件事是只有你才能做到的。這些事和你有沒有生小孩無關,而是使你能留下屬於自己的足跡的事。
至於人生的目的為何,答案因人而異。
不過,無論各人的目的為何,要達到目標有個共通條件,那就是──必須要愛自己。我下定決心至少要遵守這個原則。
就算自己可能被全世界的人討厭,就算被罵說是「無可救藥的傢伙」、被批評為「沒有活下來的價值」,我還是決定要繼續愛自己。我發誓,無論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欠缺什麼、擁有什麼,我都絕不能討厭自己,要好好珍惜自己,到死都要繼續愛自己。
幸福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
但要過得幸福有個共通條件,那就是──要活得像自己。只要能活得像自己,或許終有一天你能達成自己的使命。
因此,就算你沒有留下子嗣,或是有其他理由,我都希望你不要因此苛責自己。
你應該是最值得自己深愛的對象,所以,不要再把自己當成是有缺欠的人,不要把沒有小孩這件事視作人生的不完滿而深陷不安與寂寞,別再虐待你自己了。
在嘗到「無法留下子嗣的不安和寂寞」滋味的人之中,有些人得花上數年時間才能振作起來。畢竟這是一個重大的課題,我想這也是在所難免。
不必把這件事歸究於命運而死心,也不必心想著「我要改變命運」而反抗。
不必假裝不在意,也不用心想「我一定得轉換心情」,強逼自己遺忘。
我覺得唯一的作法是花時間去煩惱,仔細思索,努力從這件事上頭學到東西。
「要活得像自己,達成自己的使命,我該怎麼做呢?」
「只有我才辦得到,只有我才能催生出來的東西是什麼?」
「這場試練之所以降臨在我身上,究竟是想教導我什麼呢?」
或許你沒辦法想出所有的答案,但我覺得「這樣也沒關係」。因為,這正是自己還活著的證據。活著不是在尋找答案,而是要面對自己,一面思考一面累積每一天的經驗。
或許,這些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但我同樣覺得「這樣也沒關係」。因為就算找不到答案,也不代表自己是個糟糕的人。
關於人生這個命題,如果像回答猜謎節目的問題般迅速便答出正確答案,反倒比較奇怪。而且就算你得出答案,也沒有人能斷定那究竟是不是正確答案。
煩惱的自己,痛苦的自己,身而為人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不妨去愛這樣的自己如何呢?
※不要輕易拋開那些重要的煩惱,就想成是讓自己成長的養分吧。
《人生很長,最重要的是自己》 —— 石原加受子
書籍特色
這是寫給心中懷抱著「不安」與「寂寞」的朋友的一本書
在每篇文章的最後,會以插畫的形式來呈現那篇文章想傳達的重點,並附加一道簡單又實用的練習,請各位放鬆心情,務必挑戰看看。
此外,每章的末尾也提供了一些可供實踐的課題,做為該章的總結。雖然和每篇文章後面的練習比起來難度較高,但相對地,效果也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