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手的真相,你究竟理解多少?」看完這篇文章便會明白,自己會愛上什麼人,其實都有跡可循 …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關於失戀,我們永遠學不會的事情。

#每次失戀 #都是成長 #每天為你推薦一天好文章

*正文開始

「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是費盡心機想忘記的事,真的就那麼忘記了。」—電影《我的藍莓夜》

在世上,我們心裡總有些自己難以察覺的「陰影」,如同「鬼影」般附著在我們心底黑暗深處的影像。

你可以這麼想像:那是你從小到大,停留在某一個時期的記憶──那裡有你曾經的深深渴望,也有你以為自己已經遺忘,卻從來不曾抹滅的回憶。

像一幕幕定格的影像般,在心底駐足已久,揮之不去。

然而,有時「渴望」得太久了,面對如此奢望又不可得的自己,日子久了,也感到自己希冀似乎不切實際地過分了。

於是,年幼時的「渴望」逐漸被成長歷程中的生活瑣事、課業學習、工作壓力給掩蓋,等你回頭盼望的時候,以為它已經不在了,悄悄地鬆了一口氣……

你以為你可以擺脫那個渴求的、貪婪的自己。

直到你愛上了一個人,才明白,原來那些貪婪不曾離去。

愛是為了滿足缺憾的渴望

心理學中談到:在我們最原始的經驗裡,「不在場」就意味著「死亡」。

意謂著: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需要父母為我們做些什麼,而他們卻沒有如此行動,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不在場」經驗(我需要你,而你不在,或你沒有幫我)。

於是身為小嬰兒的我們,心裡頭的情感張力瞬間高漲,直至滿溢到我們無法承受的程度,感覺難受得好像快要死掉一般……就是此時,「啪嚓!」你的心靈瞬間按下快門,紀錄這種「渴求而不可得」的感受。

一次又一次,這些感受跟著我們,從童年到青春,以及成年時期的愛戀……

我們長大了,但心裡都住著一個「渴求而不可得」的小孩──雖然,我們不見得認得他。

「得不到」的憾,只好用物質來換

她告訴我:之所以開始懂得自己的「渴望」,源於她看見自己的「缺乏」。

於是,我問她:「你看見自己『缺乏』什麼?」她馬上出現滿臉通紅的尷尬神情──原來,她缺乏的東西,是「錢」。

談到「自己缺錢」,她害羞得幾乎難以說出口。原來她最近才剛和一位富家子弟分手。

當我問她分手的理由,她只輕描淡寫地說:「感覺我留不住他。」

喔,原來「留不住」也可以是一種分手理由。不過,只是「覺得」留不住而已,為何不「嘗試」留住呢?

後來她告訴我的故事,正源於「渴望而不可得」的經驗。

她提到自己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個十分炎熱的下午。

午休後,才熬了兩堂課的時光,她就開始感到飢腸轆轆,伸手往制服的口袋一摸,觸及到的是空空如也──因為她家的規定是這樣的:小孩子若需要什麼,要由大人來決定、由大人來購買,所以小孩不用有零用錢。

可是她正值青春期,容易肚子餓啊!看著同學們下課後一個個於魚貫似地奔進福利社,她的腳步不禁跟著往福利社走去。

隨著人潮停留在麵包攤前,她看到墨綠色的大箱子上盛滿了剛出爐的新鮮麵包,排在前頭的學生們伸出一隻隻手臂朝箱子裡撈啊!挑啊!搶啊!

這時,她被人群擠著,聽到腹部上方傳來的叫聲;

忽然間她逮到一個空檔,手指像被機器遙控了一般,伸進人群縫隙中,偷偷拎住一塊菠蘿麵包──瞬間她閉上了眼,發抖的雙腳要衝出人龍,卻被前方的某個大塊頭硬生生擋住……

「那是誰?那是誰在偷我的麵包!」後方傳來麵包店老闆的吼聲。

她嚇得鬆開了手,拼了命地往外跑,跑呀跑呀,衝回教室躲在自己座位上。

心跳加速得難以抑制,手腳冰冷而顫抖……

「妳是看到鬼喔!」坐在旁邊的同學取笑著她。

她想,這麼難堪的一幕,或許永遠都忘不掉了。

多年之後,她愛上一位「有錢人」。

「但就像那顆不屬於我的菠蘿麵包一樣,留不住。」她說,「或許如果真留下來了,也是一種恐慌。」

聽她這麼說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那個有錢人真倒霉,他幹嘛偏偏這麼有錢呢?

但我很快想到心理學家曾提及的:在羅曼語系裡,「愛」與「死」的字源是非常相近的。

我們之所以會「愛」,其實就是因著「克服死亡」的動機來──在愛裡頭,你會看到自己想要「找尋」什麼、努力生存下去的渴望。

對愛,你可以這麼體會:所謂的愛情,也許就是從「缺乏」開始。

但「缺乏」裡頭必有更深的「缺乏」,正如同「渴望」背後,其實藏著更深刻的「渴望」。

找一個讓自己相信「我值得被愛」的人

「噢,那我的缺乏裡頭是什麼?我的渴望背後又是什麼呢?」她問。

「那就要看『錢』對妳的意義是什麼囉?」我說。

錢。

錢之於她……

其實她不覺得家裡缺錢,但媽媽對她的嚴苛,常常讓她覺得自己啃噬掉家裡許多資源。

當別的小孩都有零用錢可以拿的時候(其實這也是她的想像),她只能眼巴巴看著人家買零食,而失去了加入同樂的資格(因為她沒有那個臉伸手向別人要)。

所以她想偷,卻失敗了。

但偷竊那刻的恥辱感卻深深地烙進心底,她突然覺得自己好悲哀,在一個不缺錢的家裡當一個缺錢的孩子,那是否代表父母覺得這筆錢不值得花在她身上?

「我愛上的那個人,其實也不是富二代,只是他對我很大方……」挖出了渴望深處,她終於哭了出來。

原來「缺乏」之於她的意義,只是在尋找一個願意對她「大方」的人罷了!

是的,他們最終還是分手了。不是因為她真的「留不住」他,而是她還需要重新建立自己能留得住他的「相信自己」的理由。

雖然失愛,但她終於懂得自己缺乏背後的渴望──那是一個望著拿不到菠蘿麵包的小女孩,等著某天,會遇到一個心甘情願為她買一整簍麵包的人……然後告訴她:「妳值得我這麼做。」

在電影《我的藍莓夜》中有這麼一句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麼忘記了。」

的確,那些你費盡心機想要擺脫掉的渴望,在每一段「拾愛」與「失愛」之間,它一次次被你記起、又一遍遍被你遺忘。

直到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真正的忘記,是某天你又想起它時,居然發現自己已經不再痛了。

〈失愛診療室〉

你會愛上什麼人,都有跡可循

「我身上有缺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這麼覺得。

是在人群中被那些烏合之眾的冷言冷語給刺得寒冰徹骨的時候?還是因為那位一邊發號施令、一邊對流露出不以為然表情的老闆?

其實,那些雞蛋裡挑骨頭的批評、和自戀式的炫耀,與我們何干?那些充滿個人意見的肯定、否定,又何需在意?

我們要明白的是,如何不受這個世界的歇斯底里所干擾。但,曾幾何時?自卑的感覺居然開始爬上心窩,啃噬出一個個細微的小洞?每啃一口,都釀成一點缺陷……

心理學中說,這就是存在我們心底的「自卑情感」,也形成我們尋找親密伴侶的「潛意識邏輯」。

尋愛邏輯一:找回我失去的。

原來那些心頭上感到「缺乏」的自己,從來沒有消失,而是被自卑的挫敗感,鑽出一層層「碎片」,在內心空間裡紛紛飛舞;就像打散的拼圖一樣,一片片散落出去。

有時候我們會以為這些「碎片」──自信的、歡樂的、聰慧的、天馬行空的、古靈精怪的、善辯的、信任的、自由的、創意的、勇於衝撞的──怎麼都不見了?所以拼命往外去尋找。

(是啊!如果某人身上有我失去的這些碎片,那麼只要與他結合,我就能重新擁有了吧?)

當我找到擁有我心裡「碎片」的主人—我就感到自己墜入愛河。

因為透過他──我們想像著能把不完整而自卑的自己,拼湊回來。

尋愛邏輯二:找到我認同的。

如果從那些心頭上的自卑透視進去,我們可以窺探到童年和青春時期,自己認同與不認同的人事物。

比方說:如果我曾經看過隔壁大嬸拿著鍋剷,追著她那看來吊兒郎當的老相好,當著大街上的人來人往對他破口大罵:「死沒良心的,敢劈腿就不要給我回來。」

聲音大到我好奇地打開窗戶,然後撇見站在門外看熱鬧的我的父母,我老爸那雙大手覆蓋上我媽瘦弱的肩,深情地對她說:「放心,我永遠也不會看妳以外的女人。」

我悄悄關上窗戶,心跳的頻率卻告訴我:以後要愛老爸那種「深情英勇」,絕不要愛得像大嬸那樣「吊兒郎當」又「吵吵鬧鬧」。

殊不知,「潛意識」記下這幅畫面,小心地存放進我的記憶深處。

多年以後,我同時遇到A君和B君。當A君溫暖的手無意地拂過我的肩,當B君那吊兒郎當的衣著與不羈的氣息……瞬間,喚醒了我的記憶味覺,童年和青春的深刻感受在我心裡溢散開來……敲擊著心。

我以為自己應該與A君陷入愛河,卻沒想到B君居然也對我帶有蠱惑般的魅力。

於是我們才明白,不管是認同的或不認同的童年記憶,都可能創造我們成年時期的找尋。

前者,是一種「正向認同」的追尋,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我們期待重溫曾經有力量的過去;後者,是一種「反向認同」的追尋,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我們期待扭轉早年自卑的不堪經驗。

「真正的忘記,是某天你又想起它時,居然發現自己已經不再痛了。」──回應《我的藍莓夜》電影絮語

《如果,愛能不寂寞》——許皓宜

書籍特色

最擅長「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博士,

繼《人生不能沒有伴》暢銷人氣之作後,
用最觸動心魂的電影經典語錄,
勾起我們深藏心底的情殤回憶,
陪你重回愛別離的失事地點,
以愛情心理學深刻剖析,
那些失愛、錯愛時,心中最常出現的自我探問:
「為什麼,愛不持久?」
「為什麼,你會離開我?」
「為什麼,分手卻放不了手?」

陪自己,看透曾經讓愛質變的心理需求坑洞,
覺察失愛的癥結,告別這一世的傷痛與寂寞。

「這輩子不再被最愛所傷,更永遠不再傷害最愛。」

——————————————————————
歡迎幫我們按個讚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