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后不讓皇上殺了袁春望?」90% 的人都沒發現,故事的背後暗藏玄機!—《延禧攻略》—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這兩個猜測都很有可能!!
#延禧攻略 #為什麼不殺袁春望 #暗藏秘密
*正文開始
來源:雪花新聞
整理:冒牌生
《延禧攻略》播出大結局之後,依然話題相當熱,大家對未說明清楚的劇情開始抽絲剝繭,除了好奇爾晴兒子真實的父親身份、宮女阿滿和高貴妃的關係,也想知道為什麼太后不殺了袁春望?
在劇情裡,袁春望曾經是瓔珞的義兄,一直到圓明園都相當照顧瓔珞,只是沒想到最後他竟然會成為大魔王。
袁春望一直對自己的身份耿耿於懷,身為雍正私生子的他,不滿其他皇子錦衣玉食,而他卻只能當比太監還低微的淨軍。到了結局,瓔珞揭發他才是策劃一切的藏鏡人時,皇上原本要殺了他,卻被太后緊張地阻止了,究竟是為什麼呢?
袁春望原本和瓔珞感情非常好,也曾向瓔珞表明自己的身世,表示母親在過世前,曾經告訴他親生父親的身份,要他入京認親,雖然沒指出是雍正,但從線索中可以看出,他的身份絕非是泛泛之輩。
入京認親的他,沒想到卻遭廉親王帶進宮中當太監,為的就是要讓雍正難堪。
瓔珞為了要知道袁春望的身世,還派人去太行山找證人,沒想到在大結局時,太后一聽到「太行山」,緊張地將所有人都遣散,嚇得跳了起來,從這點可以表示,太后知道的案情並不單純。
但最後太后卻表示,雍正絕對沒有私生子,要袁春望拿出證據。
這時袁春望說,雍正在他家留下一套親王服,就是鐵證。但太后卻說,當年錢氏夫人與雍正對調衣服,藉此逃過匪諜追殺,因此當年雍正根本沒留在農村養傷,更沒有寵幸錢氏,直接表明:「先帝爺,沒有你這個兒子。」
接著乾隆便想將袁春望殺了,但太后著急著跳起來,不願意皇上殺了他,並說:「就聽額娘這次話吧。」
為什麼太后不殺了袁春望?粉絲們抽絲剝繭出了兩個說法。
有人說,他確實是雍正的私生子,只是太后為了顧及皇家顏面,不能承認,但也不想愧對先帝,所以不願皇上殺了他。
另一個說法,是袁春望曾經向瓔珞表示,他娘在臨死之前說出,「其實我不是他們的親生兒子,我的親娘早死了」。
所以網友揣測,當初與雍正對調衣服的其實是太后,被強匪玷汙的也是太后,因此太后不殺袁春望的真相,是因為袁春望是她的親生兒子。對照太后過於驚訝的表情,這個分析倒不是不可能,。
此外,太后這個舉動也可坐實錢氏引開匪諜後遭侵犯,因失節遭皇帝賜死的謊言,可輕鬆擺脫「弒母奪子」的事實。
皇上才是宮鬥的高手!
宮鬥劇《延禧攻略》、《如懿傳》都是以乾隆皇帝為故事背景,描述後宮女子的爭鬥,大家都在預測誰才是最後的贏家,甚至有人說,最大的贏家其實是乾隆皇帝。
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乾隆是一個個性心機又精明的人,而且手段非常毒,就連她最深愛的富察皇后都被他利用過,跟電視劇裡演得並不一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後宮妃嬪為了讓兒子坐上皇子之位,可以說是用盡心機,對於乾隆來說,還是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
乾隆六年,他替12座宮院題匾,之後命畫師以古代賢德后妃為主題,繪製12幅《宮訓圖》,甚至在舉行宴席時,命令后妃根據圖中人物為主題作詩詞,看似是送禮的舉動,其實真正用意是要警告後宮女人們要謹守本分,不要鬥爭生事。
乾隆十三年爆發「剃髮案」震懾全國,原來是滿族一直都有祖訓,在父母或是皇帝皇后過世百日內不得剃髮,但這個傳統自從康熙皇帝後就疏於遵守,就連皇族都沒有放在心上,當時有數名官員上報要求剃髮,長官也欣然答應。
沒想到乾隆勃然大怒,下令革職查辦,這一查就查出了其中許多人有貪污,貪污官員因而自盡身亡,就連三朝元老張廷玉都因為寫給富察皇后的祭文用詞不夠高貴,被乾隆罰俸1年,也是他當官首次遭到懲罰,吃了乾隆一記下馬威。
乾隆剛即位時,執政風格寬宏大量,一直到富察皇后死後卻變得雷厲風行。
有人認為是因為他難以接受愛妻的過世,才會性格大變,將他冠上了癡情形象。
但許多史料和學者卻認為,這才是乾隆手段厲害的地方,指出乾隆早就想整頓貪腐散漫的官員,卻因為根基不穩無法動手,富察皇后過世時,他認為政權穩定,才大動作清肅官員,表面上讓人覺得他一切都是為了深愛的亡妻,但其實是他想穩固政權的第一步。
不只對後宮妃嬪們嚴加管束,乾隆連皇太后甄嬛都加以防範。
即位後第3天就下旨告誡宮裡的太監宮女,國家政事因為關係重大,為免讓年事已高的太后心煩,不可隨意告訴太后。
表面上是想讓太后享清福、顧及身體健康,但其實他是顧慮到歷史上有母后干政的例子,卻又不想在世人面前失了孝道,才會拐了個彎封鎖太后接觸所有朝政大事,可說是一舉兩得,連太后都防範。
此外,乾隆對弟弟和親王弘晝也是加以防範。
由於弘晝是皇太后親手扶養長大,即便不是親生,皇太后卻也非常疼愛,常常護著性格較衝動偏執的弘晝,導致乾隆和弘晝的關係越來越僵。
有學者認為,乾隆每次北狩南巡都要帶著太后的原因,表面上是彰顯自己的孝心,其實是要阻絕太后和弘晝聯繫,擔心太后無意間洩漏政事,讓弘晝起了叛亂之心。
不只會控制親人過份干政,乾隆對臣子更是嚴加戒備。
他最寵愛的臣子就是和珅,乾隆晚年變得昏庸任性,和珅便極其奉承,成了他的心腹,就算和珅貪腐,他都睜隻眼閉隻眼,原因據傳和珅擅於理財外,也常常會從民間富商官吏等手中聚歛金錢獻給皇帝,頗得行事鋪張的乾隆心意,加上處理政務幹練、應對進退又聰明,是乾隆不可多得的助手。
也因為仗著乾隆的寵愛,和珅行事越來越囂張。
但等到乾隆皇帝一過世,嘉慶帝就下令殺了和珅,他拿出乾隆死前給的一道密旨,原以為是要保護他的內容,沒想到上面只有3個字-留全屍,原來乾隆在死前就要嘉慶帝殺了和珅立威,同時也讓嘉慶帝收走和珅家的龐大家產、充填國庫,和珅聰明一世,最後卻成了乾隆和嘉慶利用到死的棋子。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https : //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