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明明很努力,人生卻顛簸乖舛」的你《努力得不到回報的理由是》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你也是「努力派」的信徒嗎?

自己費盡心思熬夜寫成的企劃書,居然輕易地被上司打槍了。而那個人的企劃書不過是早上靈光一閃,順手寫下,卻獲得極大的盛讚。

「咦!為什麼?」「明明我都這麼努力了!這完全不公平!」這樣的事時有所聞。

 

你不眠不休地蒐集了資料,拚命努力,也下了許多功夫。自認努力的程度絕對不輸給任何人。都這麼努力了,一定能好好地展現出成果。然而,主管卻根本連理都不理你,淨是稱讚你的競爭對手。

這究竟是為什麼?我也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摸不著頭緒,感到非常難受。

 

在我辭去工作、自己開公司後,曾經有過這麼一段往事。當時,我還只是個菜鳥心理諮商師,所以心想著若自己只是守株待兔,客人一定不會上門。所以我全心全意地努力著,不但架設官方網站,每天拚命寫部落格,製作EDM招募讀者,就是為了扎扎實實地宣傳自己的存在。

在舉辦研討會時,為了讓更多人參加,我也盡可能將費用訂得便宜一些。我心想:「扣除必要成本之後,賺得可真少啊!不過,賠本也沒差啦!」

為了拉抬人氣,我還嘗試進行了優惠大放送:「現在參加的話,就能獲得○○禮物!」「只要參與這次研討會,你也能變得○○喔!」

即使如此,還是發生過當天會場空無一人的慘況。這讓我的眼前一片黑暗,不自覺地心想:「果然,還是要把參加費用調整得更低一些才行啊」、「還是要有更多優惠才行啊」、    「我應該更努力加強宣傳才行啊」。

 

總而言之,我是一個從上班族時代開始,就只知道努力不懈的人。簡直像是「努力派」的狂熱信徒,覺得「努力的人=成功」、「不努力的人=失敗」如此給自己,也給其他人貼上標籤。

因此,我深信客人不上門,都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

 

 

●即使什麼都不做,你也有價值!

那時正舉辦研討會的我,認為參加費必須盡可能便宜,而且還要加上很多划算的優惠才行。對此,我仔細思考了一番,這些完全都是以「如果不便宜、沒有優惠,就不會有任何人對我的研討會感興趣」為前提。儘管已經盡力宣傳,結果卻反而像是自己在對外宣告:「若是不便宜也沒有優惠,這個研討會就沒有價值。」

 

「等等!」我心想:「難道我就真的這麼沒有價值嗎?」這和斷食理論是同樣的道理,明明身體已經有了必要的養分,自己卻吃得太多;明明養分已經足夠,自己卻不安地認為,要再吃更多。

那時候的我以為,若不是報名費便宜、有優惠,也沒有多做努力宣傳的話,自己就一點價值也沒有。但其實不是這樣的。自己的價值,不是已經存在了嗎?明明已經有價值,不需要那麼做也能受到相當程度的認同,卻還是要再做得更多一點,在表面附加各式各樣的價值嗎?

 

於是,我下定決心改變想法──即使昂貴、一點優惠也沒有,我的研討會也有價值!我抱著實驗的心態,將接下來的研討會費用加倍,而且完全沒有任何優惠資訊,只以簡單的方式通知。結果讓人瞠目結舌,活動當天,現場竟然滿滿的都是人,人數甚至是前次研討會的三倍,一轉眼就座無虛席。有句話叫「莫名其妙」,就是在說這種事吧。

 

究竟發生什麼事?我只不過是不努力而已。然而,我卻突然得到了回報。

 

●「缺乏症」讓你非得這麼努力嗎?

在那之前,我總是對自己毫無自信。

持續工作了十九年,獲得了升遷,也擁有許多部下。至於薪水,更是相當不錯。即使如此,我的自卑感並沒有消失。

說到底,都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的關係。若是自己稍微被稱讚、升遷到較高的位置,還是會覺得自己「還差得遠」、「能力還是不足」,那份欠缺感始終陰魂不散。

 

有個知名的比喻叫「杯中之水」,就是在說這個道理。明明杯中的水有一半之多,卻焦躁地認為「只有」一半,於是忍不住一直想要往裡頭添加。這就是當時的我,覺得自己就是還不行、還不夠。因此,才會如此聚精會神地、拚了命地努力。

現在正在努力著的你,不也是這樣嗎?

想要被稱讚。想要被認同。想要取悅他人。

 

但,那卻是──

不想被說沒用。不想被說,真是個無聊的傢伙。不想被說,比預料中的還不擅長工作。

 

這些難道不是自卑感的另一面嗎?難道不覺得,自己就是那種「不努力就得不到認同」的人嗎?即使犧牲自己的時間,也願意加班;即使取消與朋友、情侶或家人的約會,假日也去工作;要是被拜託做什麼,不說「不要」,也絕不草率行事。

 

但是,再怎麼努力也無法令人滿足,無法得到認同。不僅如此,有些人還毀損了心靈和身體,破壞了家庭關係和友誼,將自己的人生弄得一團糟。我當時就是這樣,所以非常瞭解這一切。

「我是不努力就得不到認同的人」要不要試著改變這個思維呢?

首先,就從改變這個想法開始吧。

 

●之所以無法獲得好評,箇中理由在於你

只要你的內心抱持著不努力就得不到認同的想法,你終究無法得到認同。這和我剛剛提到的研討會是相同的道理。

若你有這樣的想法,就代表自己的程度只有這樣而已。面對這樣的人,其他人不可能會給予「你真不錯」的稱讚。

 

用咖啡杯來打個比方:「這個咖啡杯爛透了,造型普通,顏色和花樣也好老氣,真討厭!」如果你這麼說,周遭的人也會說:「對呀,好爛喔!」所以,對於這個你討厭的咖啡杯,就算是摔破了,他們也不痛不癢。「你很討厭它不是嗎?那破了也沒差吧?」大家都這麼想,自然不會珍惜這個咖啡杯。

相反地,即使是同一個咖啡杯,若你對杯子讚譽有加:「這個咖啡杯很不錯吧!顏色和造型都很棒,我最喜歡了!」又會如何呢?周遭的人也會跟著稱讚:「對呀,好棒喔!」因為是你珍惜的咖啡杯,大家也會留意不弄壞它,小心地對待。

 

也就是說,若你不給自己好的評價,人們也不會給你好的評價;若你不珍惜自己,人們也不會珍惜你。就是這麼簡單。你之所以會有「明明已經很努力,為什麼卻得不到認同」的疑問,是因為你認為自己是個「不努力就得不到認同的人」,僅此而已。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他們卻不明白?」如此怨懟旁人,就和自己說出「我討厭這個咖啡杯」,而當他人吹毛求疵地表示「確實差強人意」時,自己卻又惱羞成怒,是一樣的道理。然後,被怒氣波及的對方可能還會感到困惑:「可是,剛剛是你說自己還差得遠,所以我才會覺得你的能力還不夠。」

 

你之所以得不到認同,是因為你並沒有認同自己。

「咦?所以全都是我不好嗎?」

沒錯。你的價值,應該由你自己決定。

 

●不要再堅信「只要努力,就能被認同」

「可是,我又沒什麼厲害之處……。」讀到這裡,可能會有些人冷靜下來這麼嘀咕吧?

「因為我不管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馬上就膩了……。」

「而且我超喜歡在家裡無所事事……。」

「加上求職考試也失敗了……。」

「記憶力又不好……。」

「嗯嗯,還有……。」

就這樣,那些關於自己「不厲害」的理由,忍不住越想越多了。

這就是典型的努力派。他們既認真,又有強烈的成長意識,所以才會忍不住自己給自己「很差勁」的評價。正因為自己如此差勁,才會認為不努力就得不到認同。

 

造成這個情形的其中一個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在童年時期,被父母以讚美養育成人的關係。或許你會覺得,以讚美來教養孩子,不是一件好事嗎?的確,讚美本身的立意是好的,但讚美方式才是問題所在。

「考試考得很好呢」、「整理得好乾淨呀」、「有好好向人打招呼,好棒喔」,就像這樣,許多父母都是以「你努力,我就稱許」、「你做得好,我就誇獎」這樣的方式,進行有條件的讚美。這樣的記憶,在我們的心中留下強烈的印象。

考試得一百分,會被稱讚,但如果拿了九十分,父母就會露出看起來很可惜的表情。

 

「這樣啊。果然我不努力是不行的。」

「要是不努力,就會被媽媽討厭!」

這種恐懼的心情「啪」地附著在體內,即使長大成人也擺脫不了。想被認同,所以不停往前跑;被認同了好開心,所以繼續往前跑。然後,害怕哪一天不再被認同,所以無法停下自己的腳步。

 

無論努不努力;即使失敗或出了點小差錯,如果父母能夠無條件地對我們說:「你好棒」,給予滿滿的認同感,或許我們就不需要一直努力,直到如此筋疲力盡。

不過,這終究只是理想中的情況。在現代社會中生存,多數父母都會對孩子傳遞「加油!」的訊息。當我們將這段回憶挖掘出來,就只能感嘆它已經成了一道陰影,即使怪罪父母也沒有意義。

既然如此,就從現在開始,由你自己無條件地給予自己滿滿的認同感。

「就算不努力,我也很棒!」只要這麼想就行了。

摘自《努力得不到回報的理由是》 作者:心屋仁之助

書籍特色

本書提出13個情境,傳授13個祕訣,幫你練習一點一點放鬆自己,用正能量自我療癒,就能把所有困難都化為空氣!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