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皇帝坐擁後宮萬千美人,但最後真正親生的子嗣竟只有這幾位!-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回頭看這個多疑無情的帝王,反倒增加了一些憐憫…
#甄嬛傳 #陳建斌 #綠帽不知道被戴了幾頂
*正文開始
來源:木子娛樂八卦
整理:冒牌生
在《甄嬛傳》這部劇中,有個人的權力至高無上,他就是皇帝。
看似掌握所有人的生殺大權,其實也會有很多無可奈何的地方。
剛看《甄嬛傳》的時候,覺得他多疑,無情,更是給他扣上了渣男的帽子,可時間久了越來越覺得皇帝這一人物特別讓人心疼。
劇中的皇帝算計別人被人算計,看似無情實則有情,
到最後也算是沒落到個好的下場,皇帝身在高位這背後的悲歡離合又有誰說得清呢?
一、不幸的童年
皇帝的童年,毫無疑問是不幸的是缺少關愛的,
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痛他花上一生的時間去消化,可結果是傷了自己又傷了別人。
他的父親,也就是先帝,獨寵允禮的額娘,
同樣是兒子,允禮小時候的詩書騎射都是先帝手把手教的;而皇帝則是請了師傅來教。
多年以後,即使他登上了皇帝寶座坐擁天下,看到允禮射獵物卻還是會想到當年先帝對他的那份關心,
先帝對允禮舐犢情深,可皇帝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而跟自己的親生母親,也非常疏遠。
成了皇帝以後,他每次見太后都會行禮請安,其實已經貴為皇帝這些虛禮是完完全全可以捨棄掉的,
可是沒有,母子兩個像熟悉的陌生人。
兩人相見也多是談前朝和後宮的政事,從沒有屬於母子之間的那種親暱。
而且太后對皇帝講話也從來都是話裡有話而不直接對自己的兒子說。
甄嬛剛得寵破例封為莞貴人之時,太后就開始回憶先帝在時舒妃專寵六宮的情形,
實則是點皇帝不要專寵不要慣著嬪妃,要前朝後宮的和諧。
正常的母子難道不應該兒子有了喜歡的人,老媽替兒子高興並且還想打聽打聽那種的嗎?
其實很多時候,小編都會覺得允禮跟太后更像是親生母子,
允禮來太后宮中的時候,常常歡聲笑語,允禮的請安也是非常隨意,更重要的是允禮還會給太后餵藥。
確實他們之間存在著種種猜疑和防備,可允禮與太后之間的親情總是讓人感覺比太后和皇帝之間的母子親情要更加深厚。
直到太后臨死之際,皇帝太后兩個人之間還是隔著厚厚的冰,
太后臨死想見一面老十四,可皇帝說什麼都不讓,
貴為太后手握大權,可臨死的時候一個兒子還在恨著她,一個兒子卻始終不能見面。
皇上臨死之際,才說出心裡話來,童年時期他親眼看見隆科多抱著自己的額娘,
他眼中的額娘背叛了自己的父親,背叛了天子,他一直心心有芥蒂可從沒說過。
二、最無情帝王家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會感慨「最無情帝王家」,其實不是無情,而是不能有情。
皇帝身處九五之尊,於皇帝而言,江山社稷重要,百姓重要,
而後宮只是皇帝的一部分而已,尋常人嚮往的愛情在皇帝這裡那就是奢侈品。
在皇帝的心中有過白月光,那就是純元皇后,皇帝用一生都在紀念她懷念她。
因為純元之故,皇帝把甄嬛當成了替身;
因為純元之故,宜修不論做了什麼錯事都能得到皇帝的原諒,只因為純元臨終對皇帝說要照顧自己唯一的妹妹宜修。
由此可見,皇帝不僅不無情還很深情,只是他自己不能明著表現出來罷了,
因為他是皇帝,他不止是後宮嬪妃的丈夫,他還關係著天下萬民的生計和生活。
從小沒有得到什麼關愛的皇帝,在失去純元以後好像變得更加無情,
直到自己愛上甄嬛都不自知,直到甄嬛離宮才知道後悔才明白心痛。
華妃死後,有對華妃的真心喜歡,有對華妃的愧疚,把在圓明園才見一面的宮女葉瀾依帶回宮中。
儘管葉瀾依桀驁不馴,可皇上依舊對她寵愛,因為他要把虧欠華妃的彌補在葉瀾依身上。
所以當齊妃陷害葉瀾依不能有孩子的時候,皇上也是真的痛心,華妃因為他自己不能有孩子,葉瀾依又慘遭齊妃陷害,
皇上真心失望才任由皇后處置齊妃奪走三阿哥。
為什麼說心疼皇帝呢,因為皇帝不懂得珍惜,他只明白後悔和彌補,不過可憐之人也許必有可憐之處吧。
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皇帝所在的位置,不僅掌握天下萬民的生殺大權生計情況,還時時刻刻活在萬民的「監督之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皇上因為想念甄嬛生了大病,嬪妃王爺們要輪流侍疾,前朝後宮都知道,還得侍奉皇上。
其實熟知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瞭解,康熙末年,「九龍奪嫡」等原因讓當時的時局都非常混亂,
皇帝一即位不僅要整治當時很亂的情況,還要安撫民心,所以在很多時候都做了許多不得已的事情。
就比如年世蘭,驕傲高貴,皇帝是喜歡她的性子的,沒有很多小心思吃醋都很明顯又霸道的,
如果在普通人家,如果有了孩子兩個人應該都會很開心。
可惜身在帝王家,即使是自己的孩子,為了日後年羹堯獨大為了防止威脅江山社稷事情的出現,
皇帝太后選擇不讓年世蘭有孩子,而且還讓端妃當了替罪羊。
對於宜修,皇帝因為太后烏拉那拉氏的原因,只給了她尊貴的位分卻不能給她一個妻子的寵愛和關心,
因為皇帝最愛純元可也留不住她,只能在心裡把妻子的位置留給純元。
對於後宮嬪妃的寵愛,早期有像純元的原因,也有甄嬛自身的原因,
可皇帝仍然需要克制不能時常去碎玉軒,因為皇帝可以多情但不能專情。
因為如果專情,後宮其他妃嬪會心有抱怨,甄嬛也會成為後宮積怨之所在,不止後宮不平靜,還會牽連前朝,
皇帝看似高高在上,實則也被這皇帝的頭銜束縛住了。
《甄嬛傳》最妙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的角色形象都是性格鮮明的,
沒有絕對的惡,也沒有絕對的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生背景和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
就比如皇帝,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實際很孤獨,
做了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也傷害許多人,情深不知如何表達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而皇帝,因為後宮嬪妃爭鬥不休再加上宜修的狠辣皇帝幾乎沒幾個孩子能順利存活下來。
而雙生子是甄嬛與允禮的孩子,敬和公主是溫實初與沈眉莊的孩子,
親生兒子三阿哥被趕去做八爺的兒子,從小一直不待見的四阿哥承了大位,也是可嘆。
怪不得皇帝早就表明「朧月最得朕心」,那是因為甄嬛的孩子們裡,就朧月就是皇帝的啊,確實戲劇。
多年以後,再看《甄嬛傳》,對於皇帝,只剩一聲嘆息。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https : //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