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元皇后早就知道是宜修害死她,為什麼還要保護宜修?」從小說劇情分析你就懂了!—《甄嬛傳》—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小說分析告訴你三個原因!
#甄嬛傳 #純元皇后早就知道了
*正文開始
來源:上官竹
整理:冒牌生
《甄嬛傳》的原著小說為了要翻拍成電視劇,做了許多刪減,有許多細節沒看過小說的人其實搞不清楚。
像是,為什麼安陵容會發現「皇后殺了皇后」?甄嬛其實跟果郡王除了雙生子,還有另一個女兒等等….
今天就來聊聊,小說中其實純元皇后早就懷疑自己的死因跟宜修有關,卻不直接拆穿,反而告訴皇上要保護宜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先從劇中因為小產,害得純元受到驚嚇的側福晉說起。
還記得嗎?甄嬛第一次小產時,是華妃罰她大熱天跪在翊坤宮門前,華妃曾說她是效仿當年側福晉,當年純元皇后罰跪那位側福晉兩個時辰才小產,所以以為罰跪甄嬛半個時辰沒有關係。
這位側福晉到底是誰?
這位倒楣流產的側福晉,原著是有交代過的,只不過電視劇沒說明。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當然純元也不知道。可是擅長藥理的宜修,未必不知道,而且他可能是所有嬪妃中唯一知道的人。
或許你也覺得奇怪了,純元皇后是因為罰跪側福晉害她小產,自己才受到驚嚇憂思,不久後難產而死,但是真的有這麼巧嗎?還是這一切其實是宜修設計的?
如果這件事跟宜修有關,說不定宜修想著的是,只要害得側福晉小產,皇上說不定會厭棄姊姊,所以才設計了這一系列的側福晉得罪純元皇后的事件,這不是不可能。
小說中宜修的回憶裡,當時宮裡除了她、與世無爭的端妃,還有一個賢妃一個德妃(也就是罰跪流產的側福晉)。賢妃德妃出身非常好,又不得寵,在宜修的刻意挑撥之下,沒事就去給純元下絆子——所以純元一直覺得害怕。
因此也不難懷疑,是宜修早就發現側福晉懷雲,才慫恿讓她去對純元皇后不敬,進而受罰流產,才能讓自己偷偷對純元下毒一事得以掩蓋過去。
純元皇后早就發現了?
我們可以從純元死前說的話,看出端倪:「是臣妾的錯,不該一時動怒,誤傷了甘氏的孩子,是臣妾自己作孽。」
「我命薄,無法與四郎白首偕老,連咱們的孩子也不能保住。我唯有宜修一個妹妹,請四郎日後無論如何善待於她,不要廢棄她!」
仔細讀讀這幾句話。
純元真正想說的,似乎是想給她妹妹脫罪啊!
她不願意皇帝再追查她的死因,直接說是因為自己作孽,是因為自己害得別人小產,自己才會得到報應。
可是仔細想想,純元應該那個時候就隱約知道她的死和宜修有關了,但她還是盡力護著宜修,這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分析幾個原因:
1.純元根本不愛皇上
從小說中可以得知,純元在進王府探視宜修之前從來沒見過皇帝,因為她已經訂婚了。
在雍正的強烈要求下,只能取消婚約嫁給雍正。
2.純元是真的善良
在宜修番外篇提到過,純元——「善良、單純,但是蠢鈍不堪」「不擅長書法、繪畫,對藥理和香藥一竅不通」——也就是說,凡是需要費腦子的、宜修擅長的,純元幾乎全都不會。
之所以後來給人感覺她是萬能的,說后宮裡誰舞跳得好,但是不如純元;誰的琵琶彈得好,但是不如純元,那不過是因為皇帝記憶中幻想曾經美好的他,畢竟已經失去的人,在心中永遠是最美的。
所以總結來說,就是因為她柔善,沒太大壞心,所以皇帝對她好,她也願意溫柔地回報皇帝,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當然,她可能也並不愛除了皇帝以外哪個特定的男人,她只是很按部就班地按照封建社會貴族女子的標準去生活,嫁人之後履行一個好妻子的職責,但也就那樣了。
純元就是處於一種「這個男人對我很好,我願意和他過一輩子」的狀態。愛情是什麼?他也不知道。
3.對宜修姐妹情深
小說中我們可以知道,純元並不想奪宜修所愛。所以即便自己真的嫁給了皇上作為嫡福晉,她對宜修也是感到相當愧疚的。
小說裡的宜修回憶說,純元屢次勸皇帝去她宮裡看她,純元可沒勸皇帝去看賢妃德妃,甚至透明人端妃也沒提過,宜修是真心認為她這個姐姐對她很好的。只是這份好,抵不過皇帝的始亂終棄、抵不過她終究佔了那個皇帝曾許給她的位置罷了。
所以為何最終純元臨終時,讓皇上無論宜修如何將來請善待於她,這時的純元絕對料到是自己妹妹將她置於死地,但想起過往的種種,她不願意計較,加上自己也愧疚於害了側福晉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事實,便成全妹妹。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 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 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 https : //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