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你有注意到如懿「成親時手上的瓷罐子」嗎?從抱著瓷罐的動作就能知道那個人的結局!—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除了如懿還有她成親也抱著一個瓷罐…
#如懿傳 #成親的一個細節 #瓷罐裡面裝什麼
*正文開始
來源:少年常樂游
整理:冒牌生
在如懿傳中,弘歷作為皇子在選福晉的時候選中了青櫻做嫡福晉,然而卻因為皇后烏拉那拉氏的突然倒台給拖累了,被皇上臨時拒絕了這門婚事。
為了讓青櫻加入自己府中,弘歷去求了皇上許久,皇上才答應讓青櫻以側福晉的身份入府,前提是富察氏為嫡福晉,高氏為格格。
電視劇裡只拍了青櫻和高氏嫁入王府的鏡頭,而有關富察氏作為嫡福晉嫁入府中的場景並沒有展示。
實際上皇子娶福晉的場景也是極其氣派莊重的,皇子選定福晉後,內務府官員會派侍衛將彩禮送至福晉的家中,金銀玉飾、貂皮棉衣等裝滿箱子,再用文馬拉著,十分氣派。
同日,福晉家中也會設宴款待送禮官員。
在成婚前一日,福晉家會將嫁妝送到皇子宮中預先佈置。
嫁妝的規格雖然和皇后相比要低,但也非常奢華,遠非一般百姓可比。
成婚當日,皇子會以蟒袍為吉服,先去皇太后、皇帝、皇后處依次行禮;如果是妃嬪所出,還要再給親生母親行禮。
內務府大臣也會率屬官20員、護軍40名至福晉家奉迎,可以說是相當有面了。
福晉入宮後到皇子宮與皇子行合卺禮。
禮畢,諸人皆退。
是當日,在皇子住處張幕結彩,設宴款待福晉父母親族人員。
出席人員與禮儀程序與在福晉家舉行的定婚宴一樣。
成婚的第二天早晨,皇子夫婦穿戴朝服,依次到皇太后、皇帝、皇后前行「朝見禮」,皇子三跪九叩、福晉六肅三跪三拜,妃嬪所出的,還要到生母面前行禮,皇子二跪六叩、福晉四肅二跪二拜。
成婚後第九天,皇子偕福晉回門,拜望福晉父母,行歸寧禮,福晉家設宴招待。在福晉家停留不會超過中午。
在劇中,是富察氏作為嫡福晉先入府,青櫻和格格高氏是隨後嫁入府中的。
高貴妃當初和如懿一起嫁入王府,而高貴妃的位分是月格格,如懿的位分卻是側福晉。
單從地位身份來看,側福晉本就比格格的位分高,再加之如懿是皇上的心上人,這使得高貴妃一心想要倚靠有權之人來超越如懿。
而這個有權之人便是皇后,她的出場看起來溫柔賢惠但實則卻是人人喊打的角色,拉攏高貴妃迫害龍嗣,在皇上身邊安插眼線等等,最終使得高晞月含淚下線。
那麼當很多人都認為高晞月下線是因皇后琅嬅的原因,但實則早在大婚那日,手抱瓷罐的這個小動作早已暗示了她的下線。
回顧那日的場景,走在前方的是側福晉如懿的大花轎,而後才是高晞月的花轎。
那麼在掀開花轎簾子的那一刻,兩個人都抱著一模一樣的瓷罐,這個瓷罐的作用是暗喻了皇上對兩位新人的在乎和歡迎。
這時注意高貴妃手抱瓷罐的小動作,她雙手抱著瓷罐的中等位置,一副看起來滿不在乎的感覺。
這份滿不在乎來源於她首先有著阿瑪高斌的保護,雖然一人嫁入王府,但她並不會感覺到害怕,皇后拉攏她之後便更加對身邊的人不在乎,不管用什麼手段只要能超越如懿就好,那麼這份傲骨的心氣兒早已在她抱著瓷罐的動作中就暗示了出來。
後來高晞月去世後觀眾對她的評價來看,實則她並非是壞人。
她雖然溫柔可佳,但思維卻很愚笨,但她有一個讓人稱贊的優點就在於,皇后和金玉妍一直都是主動去指使她人,而高晞月則是表面上產生憤怒之情心地卻很善良。
她從來不會主動去傷害任何一個人,只是受到了皇后和權力的壓迫才會讓她的人生路越走越暗。
再來看如懿,她從進宮後就一直對身邊的人很和睦,遇事沈著冷靜是她漫步在後宮路的原則,所以當她嫁入王府時手抱瓷罐的這個動作就顯得格外小心。
這就能看得出當高晞月即將逝去的那天,如懿親自去探望了她,其實面對面坐著的樣子本就是成功與失敗最好的對比。
如懿並不是比高晞月多了一份幸運,而是她明知自己的姑母宜修逝去,後宮並非有得力的人來幫助自己,只能小心而又膽怯的去生活。
性格往往都會因一些小的動作展示出來,高晞月的失敗下線在於她對事情並非有自己的見解,不管事情的對與錯只是一味的去順從別人,不在乎生活中的每一件瑣事只會讓她迷失了自我。
其實高晞月並非是一個壞人,她生命走到最後的那一刻還不忘將自己的罪過親口告訴如懿,她的心本是善良的只不過受到了別人的渲染才會讓她過早的離開了本就幸福的生活。
在她們嫁入府中的時候,手上的瓷罐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那麼這個瓷罐子是什麼呢?有什麼用呢?
其實也不複雜,裡面大體就是裝一些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等等,圖個「早生貴子」的好兆頭,是一種習俗和美好願望。
用綴滿珠寶的瓷罐子裝,則寓意多子多福、幸福滿滿,恰巧那個時候也是造瓷工藝的鼎盛時期。
這倒讓我想起了另一個用罐子裝東西的習俗。這紅白喜喪事往往相對,有喜事用罐子裝東西的習俗,那便有喪事也用罐子裝東西的習俗。
死者在去世後需要兒媳或閨女在圓肚小口的瓦罐裡添吃的,俗稱「衣飯罐」,兒女們要將每日所吃的食物放入衣飯罐中一小部分,一直延續到出殯,入葬時埋入地下,這樣死者在陰間就不會成為餓鬼。
當然了,有些人也說在衣飯罐裡添的食物越好越豐盛,子孫後代也會餓不著,代代都有東西吃,所以在衣飯罐裡放的東西也會比較講究,裡面會放五穀,寓意有飯吃,也會放五花肉,寓意有肉吃,最後的時候用糕封頂,寓意步步高昇。
一個小小的罐子在這些事情面前也被寄予了這麼多的希冀和寓意,也是很有趣了。
歷史上的如懿為何要斷髮?原因讓人心寒,皇上不只薄情還無情!
烏拉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乾隆帝第二任皇后,滿洲鑲黃旗人,佐領納爾布之女。
雍正年間嫁與當時尚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當時她被封為側福晉,這麼看起來,烏喇那拉氏從潛邸之時就跟隨了乾隆帝,乾隆二年她被封為嫻妃,乾隆十年晉封嫻貴妃,乾隆十三年晉封皇貴妃,攝六宮事。
乾隆十五年被冊立為后。
這也是一步步走將上來的,按理應該更加珍視這樣的機會,可是她做了什麼逆鱗之事,被皇帝所厭棄呢?
一、那拉皇后被廢的過程
那拉皇后在被冊立之時,也是備受寵愛的,《如懿傳》裡把她描述成一位重情重義的娘娘,這也許只是文學作品的誇張與藝術表現形式,那拉皇后四次陪伴乾隆南巡,也足見她在冊立之初,還是受到了皇帝的重視。
可是在第四次南巡之時,那拉皇后的命運被徹底改變,本來南巡之初風平浪靜,在途中,乾隆皇帝還給她舉辦了生日慶典,在杭州早膳之時,皇帝還賞賜給皇后許多膳品,可是到了晚上,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皇后那拉氏再沒有出現,而陪伴乾隆進膳的只有令貴妃魏佳氏、慶妃陸氏、容嬪和卓氏。
在以後那拉皇后再也沒有出現過,在閏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和碩和嘉公主額駙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師。
就這一次的送回,那拉皇后的命運出現了極大的轉折,她不在是乾隆皇帝眼裡的白月光了,或者從來就沒有做過皇帝眼裡的白月光,她變成了一粒飯粒子。
命大學士公傅恆為正使。大學士史貽直、為副使。持節賫冊、寶冊立攝六宮事皇貴妃那拉氏為皇后。
冊文曰。朕惟乾始必賴乎坤成健順之功以備。外治恆資於內職。家邦之化斯隆。惟中閫之久虛。宜鴻儀之肇舉。爰稽茂典用協彝章咨爾攝六宮事皇貴妃那拉氏。秀毓名門。祥鐘世德。早從潛邸。含章而懋著芳型。晉錫榮封。受祉而克嫻內則。噙躬淑慎洵堪繼美於蘭幃。秉德溫恭。信可嗣音於椒殿往者統六宮而攝職。
從宜一准前規。今茲閱三載而屆期。成禮式遵慈諭。恭奉崇慶慈宣康惠皇太后命。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爾其只承懿訓。
這封詔書是那拉皇后被冊封時皇帝親筆所寫,但是如今看來刺目非常。
南巡結束後,皇帝回到京師,不久後乾隆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冊寶,裁減了她手下奴僕,只留了兩位宮女伺候,這是地位最低的答應所配備的份例。
二、乾隆的官方說法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那拉皇后香消玉殞,皇帝發了一道上諭:
「據留京辦事王大臣奏,皇后於本月十四日未時薨逝。皇后自冊立以來尚無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洽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宮調攝。經今一載余,病勢日劇,遂爾奄逝。此實皇后福分淺薄,不能仰承聖母慈眷、長受朕恩禮所致。若論其行事乖違,即予以廢黜亦理所當然。朕仍存其名,已為格外優容。但飾終典禮,不便復循孝賢皇后大事辦理。所有喪儀,止可照皇貴妃例行,交內務府大臣承辦。著將此宣諭中外知之。」
這是皇帝的官方回答,意思是說,那拉皇后在南巡途中突然發了瘋,舉止異常,對皇太后也極其不尊敬,不能恪盡孝道。
到杭州時,舉止都和常人不一般,於是就提前把皇后送回京都調養,可是皇后已經病入膏肓,經過一年的調理,終於沒有得到緩解,病情加重,造成她的離世。
那拉皇后並沒有大的錯誤,她的這一切,只是源於她命薄福淺,不能仰承聖母慈眷、長受朕恩禮遇所致。本來她這麼瘋癲,廢了她都是可以的,但是朕仍然存下她的名字,對於她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但是她的喪儀實在不適合用皇后之禮了,就以皇貴妃的禮儀辦吧。
這是乾隆皇帝說的被廢理由,當然這是官方的發言,誰也猜不透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那拉皇后被乾隆如此討厭。
乾隆四十三年,皇帝又給這件事找了一個理由:孝賢皇后崩逝時,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宮時,皇考所賜之側室福晉,位次相當,遂奏聞聖母皇太后,冊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又越三年,乃冊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
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然朕猶曲予包含,不行廢斥。
後因病薨逝,只令減其儀文,並未降明旨削其位號。朕處此事,實為仁至義盡。且其立也,循序循序而進,並非以愛選色升。及其後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
皇帝的另外一個解釋是,先皇后去世後,那拉氏是潛邸就在一起的側室福晉,朕念及舊情,把她升為皇后,可是她行為乖張,但是朕仍然對她寬厚以待,但是她一意孤行的斷發而為,是朕極其不可以忍受的事情,她的被選和姿色無關,她的被廢也與姿色無關,和色衰愛弛沒有任何關係。
綜合乾隆皇帝自己的說辭,那拉氏被廢,是因為行為乖張,從而斷發而為,特別是斷發之舉,簡直是無可饒恕。
三、民間的傳說
1、乾隆皇帝的風流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於是乾隆下江南被後世描述成很多風流故事。
他貪戀江南美景,順便尋花問柳,獵盡江南佳麗,那拉皇后出身正統,看不慣皇帝如此行事,就直言勸諫,結果乾隆不僅不聽,反而說她行為瘋癲,派人把她送回京都。
2、皇帝要進封令貴妃
在南巡途中,乾隆帝和皇太后想進封令妃為皇貴妃,遭到了那拉皇后的強烈反對,以至於斷髮明志。
這是最站不住腳的說法,因為在有皇后的情況下,通常情況下不會冊立皇貴妃,這樣會讓帝後失和,乾隆也不會因為這種事就廢黜皇后。
那拉皇后斷髮的事情,在歷史上仍然是個謎案,到底是因為什麼?
後世也猜測紛紛。要論真假,只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那拉氏或許當初有那麼一份幻想,把全身心都留給帝王之家,可是一個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階級,哪裡有真正的深情,她最大的錯誤是生在了烏拉那拉氏家族,走進了無情的深宮,做了一棵毫無自由的宮牆之柳。
#冒牌生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 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 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 https : //bit.ly/2Y27JSW
—————————————————————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