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兩次離宮,同樣是拜別皇上,為何卻唸了不同的 2 首詞?」從人物設定分析,你就看懂了!—《甄嬛傳》—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同樣是離宮,卻唸不一樣的詩!!

#甄嬛傳 #兩首詩的用意 #分析文

*正文開始

來源:擷芳圃
整理:冒牌生

《甄嬛傳》的編劇流瀲紫,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才女。

一部七十多集的電視劇,裡面引用的古典詩詞竟然達到了六十多首。這些詩詞的廣泛應用,大大提升了這部宮廷劇加情感大戲的品味和雅趣,也使劇情變得妙趣橫生。

隨著《甄嬛傳》的熱播,掀起了一股「甄嬛傳古詩詞熱」,許多在劇中多次出現的詩句,如「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嬛嬛一裊楚宮腰」、「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一時間被廣為傳頌。

今天要與大家探討的,是甄嬛的兩次離宮。

當然第一次是真的離宮,第二次是皇上為試探甄嬛和允禮所設的局,並沒有真的打算將她嫁給摩格——臨行前拜別皇上,兩次都是別無他話,而且都只有唸詩,可是兩次唸的卻是不同的兩首。

兩首的選用,分別契合兩次離宮的處境和心情,可以說引用得合情合理,恰到好處。

初侍寢得寵的甄嬛,將一片真心全部寄托在四郎身上。

雖然知道他是全天下最不可能「專情」的人,但為了家族的興衰,她也接受了這個宿命,遵旨進了宮,想低調避寵求得一世平安,皇帝的恩寵卻偏偏找上門來。

雖然從理智上,甄嬛知道自己要韜光隱晦不能風頭太盛,但在內心裡,四郎就是她的「夫君」,又有哪個女子能抗拒得了自己丈夫的一片柔情呢?

所以那段時期,是甄嬛和皇上感情的蜜月期,甄嬛也退而求其次,接受了「不求一心,但求用心」的現實。

誰知就連這可憐的「退而求其次」的夢也很快被人打碎:皇后宜修用一件昔日純元皇后的故衣,成功地激怒了皇上,也讓甄嬛知道了自己得寵背後的真相:「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與純元皇后的幾分相似,原來在他眼裡,自己竟然只是一個替身而已。」

心氣高的甄嬛下了訣別的決心。

生下朧月之後,皇上來探視,言語中流露出重修舊好之意。但被傷透了心的甄嬛,絕不可能再回頭。

在床前拜別皇上,她虛弱而又堅定地念出了卓文君《白頭吟》的下半闕: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沒有祈求,沒有留戀,沒有抱怨,只有不卑不亢的尊嚴,和禮節性的叮囑。

如果說之前皇上對甄嬛的情意裡面的確摻雜了太多純元的影子,那麼這次御前訣別,小小女子出眾的才情和與眾不同的骨氣、傲氣,就這樣打動了皇上,使他時隔多年仍然心心念念,無法釋然。

出宮後的甄嬛幾經劫難,為保父親平安和替允禮報仇,甄嬛不得已選擇了向皇上低頭,重返宮廷。

再次面對「四郎」,她的內心早已不復當年的小兒女情懷,而是多了一份心機城府,對皇上更多的是虛與委蛇。

多疑的皇上看出她與允禮的關係有些微妙,派了夏刈去調查。

正巧這時摩格上書求娶,皇上為了試探,告訴甄嬛欲將其嫁與摩格和親。甄嬛處變不驚,娉婷拜別皇上,口吟五代時馮延巳的一首《長命女》: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同樣是拜別,這首詞卻是深情款款,不提離別,只有美好溫馨的祝願,婉轉地表達不舍之情。

皇上聽了,怎妹能不被打動?

卻不知,此時的甄嬛,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我口說我心、在四郎面前單純的像一張白紙一樣的莞莞,她是鈕鈷祿甄嬛,是熹貴妃。

與允禮有情無緣,她的心已碎,夢已斷,在紫禁城還是隨摩格去和親,對她而言都已無所謂了。

況且這首詩,甄嬛也是唸給果郡王聽的。

可惜允禮做不到她的淡然。他無法坐視他的嬛兒受苦,在皇兄的試探之下,終於露出了破綻,最後死在了心上人的面前。

兩首詩同樣都是離別時唸給皇上聽的,卻因為心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差別。

其實即便看過無數次重播的《甄嬛傳》,其實我一直對皇上怎麼懷疑果郡王和甄嬛有情這件事,感到相當奇怪。

電視劇中,皇上竟然是私下安排夏刈,去偷聽摩格可汗私底下與甄嬛的對話,皇上怎麼還能未卜先知叫夏刈卻偷聽?

而且這段對話並沒有這別奇怪,只能知道甄嬛與摩格私下見過面,但是也沒提及對誰有情,皇上從何開始懷疑果郡王?

但其實小說中,將皇上懷疑的原因交代的非常清楚,不像電視劇那麼模糊。

接下來分享一下小說中,皇上是怎麼懷疑的,以及電視劇改編後的解釋。

原著中,皇上懷疑「甄嬛與果郡王有情」不是因為摩格,而是因為一隻熊?

在《甄嬛傳》原著小說中,皇上對河清王(果郡王在小說中是河清王)的懷疑是相當合理的。

在赫赫(電視劇中為準格爾)摩格可汗上京晉見皇帝時,其實進貢了一隻人熊,這隻人熊身體碩大、兇猛無比,是隻長得很像人類的熊。

太監小夏子為了逗諸位嬪妃開心,故意用一塊生肉去引誘人熊,而胡蘊蓉(小說中是皇上的表妹,皇上極寵愛,但個性囂張程度卻不亞於華妃)的女兒和睦公主也上來湊熱鬧,用生肉投擲人熊,並扮鬼臉徹底把人熊激怒。

人熊盛怒之下,竟然掰開鐵籠子,破籠而出,衝向人群!

事發突然,御林軍和各個嬪妃以及皇帝親貴們都來不及反應,只是出於本能紛紛逃跑。

混亂中,甄嬛被絆倒,她忙把雙生子推向了端妃,自己則死死地護住了眉莊的兒子予潤(小說中沈眉莊生的是兒子)。

混亂間不知誰踩住了甄嬛的裙裾,令她猛地摔到地,只覺腳踝痛得錐心,再也爬不起來,她忙以身體護住予潤。

但是身旁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妃嬪,唯有皇帝離甄嬛稍近,甄嬛忙向皇帝求救:「皇上,皇上快抱走潤兒——」他正要起身,眼見那巨大的身影越靠越近。

皇上的自私與無情

此時此刻,患難見真心,皇帝素日總把皇嗣掛在嘴邊,好像十分在意疼愛孩子的樣子。

然而,在這生死關頭,他一個下意識的反應卻瞬間暴露了內心的自私與無情,他的遲疑說明他不想為救這個孩子而冒險。哪怕這孩子是自己的親骨肉。

而此時的胡蘊蓉更是狠毒。

蘊容一把拉住皇帝,驚呼道:「皇上萬聖之尊,豈可以身犯險!」她瞥著甄嬛叫道:「聽聞人熊吃了人便不會再傷人了,熹妃為了皇上,理應獻身護駕!」

也就是說,胡蘊蓉更渴望這只人熊能趕緊把甄嬛吃掉,這樣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除掉一個勁敵了。

畢竟,此時的甄嬛位同副後,大權在握,有甄嬛在,她就不可能順利登上后位。

皇帝頓時大怒:「胡說,怎可傷了熹妃!」他身子往裡縮了一縮,急忙伸了脖子喚道:「御林軍在哪裡,快救熹妃!」

皇帝雷聲大雨點小,一面假惺惺地表示自己很在乎熹妃,一面縮著脖子大喊御林軍。

要知道,等御林軍趕到,甄嬛的脖子早就已經被人熊咬斷了。即便御林軍來了還有什麼用。

甄嬛見他如此,又見人熊逼近,早已無處可逃,心中早就絕望,索性只盼能保住予潤,自己雖死無憾,於是牢牢把予潤護在身下。

四周的喧鬧如海潮一般漸漸褪得遠了,不遠處卻忽然傳來撕心裂肺聲音:「王爺別去——」

甄嬛驚覺那是玉隱的驚呼,尚未來得及抬頭,不知已經被誰拉開,旋即撲在自己身上,如她護著予潤一般把自己護在身下,連聲道:「別看! 」那聲音熟悉的緊——甄嬛豁然清楚,此人竟是允禮。

劫後餘生的甄嬛,瞬間看清了這些人的真實嘴臉。

允禮與皇帝都是第一反應:

皇帝的第一反應,是選擇了「退避自保」;允禮的第一反應,是選擇了「捨身取愛」。

玉隱選擇了隔岸觀火,胡蘊蓉選擇了「借熊殺人」。

然而看到這種場景,果郡王對甄嬛的愛如此深,皇帝也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但是,這個情節在電視劇中被刪除了。

電視劇中,皇上不知何來的懷疑,就安排夏刈偷聽摩格與甄嬛對話。

皇上驚覺奇怪,又想到之前果郡王掉出小像的事件,但是之前曾經滴血驗親懷疑過甄嬛,已經讓甄嬛相當失望,此時深愛甄嬛的皇上知道,不能太過冒險。

加上果郡王和甄嬛都是小心翼翼的人,皇上才會設局想要引誘兩人。

然而,電視劇中的皇上安排和親,其實是假的,但是小說中皇上是真的把甄嬛送去和親了,果郡王領兵救下了甄嬛,溫存一晚後竟然還懷了另一個女兒。

這些片段也全部都被改編了,讓皇上顯得沒那麼無情,其實原著中皇上非常討人厭。

《甄嬛傳》可以說是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當中,改編得相當成功的,但是這個改編就讓原著小說許多人物和劇情必須取捨,某些或許你覺得不太合理的地方,小說中其實都有解釋。

其實甄嬛跟果郡王的小孩,不是只有一對雙胞胎,兩人還有一個女兒…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甄嬛的這些孩子們。

甄嬛只有一個兒子,也是甄嬛和果郡王所生的龍鳳胎中的其中一子。

最後因為乾隆上位,甄嬛以果郡王一脈無子嗣的說法,將他過繼給了果郡王,這也算是圓滿了。

甄嬛只想要她跟果郡王的兒子能夠一生無慮,不希望他在皇子的爭權奪利當中,而像果郡王一樣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甄嬛的大女兒朧月,在小說中後來遠嫁蒙古,只有每年的春節才有可能回來一趟。

蒙古那裡的生活肯定沒有皇宮的生活這麼優越,吃也不夠精緻,朧月可是皇上最寵愛的公主,自小就千嬌百寵的長大,吃得了這些苦嗎?

但是畢竟朧月從小就養在敬妃身邊,最心疼朧月的其實還是敬妃。

甄嬛的小女兒靈犀,也就是龍鳳胎中的其中一子。

在小說版的番外中,她喜歡上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也就是果郡王和孟靜嫻的兒子。

甄嬛知道這件事之後,大為驚訝,這可是親身兄妹,不能在一起的,她自然是要阻止,但是又不能對女兒說出事情的真相,所以靈犀在小說中的結局是出家為尼了。

而劇中還有一位公主,她就是電視劇沒播出的「雪魄」公主。

她在電視劇中沒有出現的原因是,她這個孩子來的不符合現實。

小說中,這個孩子是甄嬛鸞鳳回朝後,皇上懷疑她和果郡王有染,把甄嬛嫁給摩格可汗,果郡王為了救她,去尋找她的路上,兩人偷偷生下的。

這個孩子才是甄嬛最寵愛的孩子。

在小說中寫道,這個孩子長得比年輕時的甄嬛還要美麗,而且是與自己心愛男人患難時生的孩子,所以從小甄嬛就嬌寵著長大,性格也有些驕縱,都是甄嬛太過寵愛了,只不過後來這個孩子卻喜歡上了一個和尚!

雪魄為了這件事,和甄嬛生了隔閡,甄嬛畢竟最寵愛她,內心相當心痛,說要賜死那位和尚。

雪魄卻說,如果母后讓持逸(出家人)死了,她也要去死,後來雪魄和甄嬛不斷有爭執,和尚雖然喜歡他,卻知道兩人身份懸殊,所以雲遊四海去了,然而雪魄也看破紅塵,最終出家了。

這就是甄嬛孩子們的結局,只能說,甄嬛和果郡王的女兒,也就是靈犀和雪魄似乎都過得不幸福,朧月又遠嫁蒙古,古代女子真當相當不容易啊。

在電視劇中,甄嬛因為被皇后陷害,誤穿純元皇后的舊衣,才讓她發現原來自己只是純元皇后的替身,讓她憤而離宮到甘露寺,甄嬛離開前,請求皇上把朧月給敬妃撫養,這讓許多人都不解。

明明跟甄嬛最好的應該是沈眉莊,把朧月交給沈眉莊撫養,不是應該更適合嗎?為什麼是交給敬妃呢?

甄嬛在回宮之後受到敬妃的背叛,為什麼還願意讓她繼續撫養朧月?甄嬛在盤算什麼?

敬妃,是個看似溫厚和善的角色,其實也很不簡單的人。

她沒有強大的母家背景,沒有傲人美貌,也沒有子嗣,卻能夠在華妃盛權之下保全自身,最終封妃,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肯定也有自己的一套自保方法和心機。

只是和曹琴默不同的是,她安分守己,明哲保身,從不主動陷害其他妃嬪,唯有一次,她亂了陣腳。

甄嬛怨皇上將她當成純元的替身,決意要出宮帶髮修行,把剛出生的朧月公主交給膝下無子的敬妃撫養。

三年後回宮,敬妃為了不讓朧月回到生母甄嬛身邊,竟然出賣了甄嬛。

敬妃沒有直接陷害甄嬛,而是透過揭發槿汐和蘇培盛對食的事,來削弱熹貴妃的力量勢力。

但是,這個計謀最終還是被甄嬛發現了。

敬妃很聰慧,她沒有掙扎,想任憑甄嬛處置。

但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甄嬛不僅與她冰釋前嫌,還答應讓她撫養朧月長大直至出嫁。

甄嬛此舉,單純就是因為她寬宏大量嗎?

很多人都這麼認為,但其實這背後還有另一層用意。

甄嬛到底在謀劃什麼?

要知道,回宮後的甄嬛已經不是當初進宮,那個純真善良的小女孩了。

她多了權謀、狠心與決斷,收拾祺貴人,設計安陵容,扳倒華妃和皇后,他都沒有過多的猶豫和仁慈。

這次信任多年的敬妃竟然出賣了她,要報復對付,自然也不在話下。

可是,甄嬛沒有這麼做。

她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一條路,繼續和敬妃、端妃聯盟,準備要搞倒皇上和皇后,最終坐上太后之位。

甄嬛無疑是聰明的。她知道,和敬妃反目成仇會是一件危險的事。

無論從前、現在或今後,敬妃都會是她甄嬛強而有力的支持,雖然敬妃在皇上身邊說話沒有力量,但是因為一直安份守己,所說的話都會增加一份可信度,是能夠成為幫助她的強力後盾。

尤其是當時的甄嬛,不能失去了敬妃這個臂膀,剛回宮不久的她落入艱難的處境,前有皇后、祺貴人和安陵容的圍剿,後有前朝後宮議論紛紛,她要站穩陣腳,光靠不得寵的沈眉莊和病弱的端妃支持,還是遠遠不夠的。

然而有了敬妃,她可以走得更加從容。

或許大家會認為,朧月是她的親生女兒,她這樣做豈不是在利用朧月?

但是,朧月從小就將敬妃視為生母,自己也真的從未做到母親的責任,若真的強行將朧月帶在身邊,恐怕也不是明智的事情。

甄嬛非常了解這點,所以不如就讓朧月來幫助自己鞏固地位,反而才是正確的選擇。

將朧月交給敬妃,也是有謀劃的

其實將朧月交給敬妃,不是只是想讓敬妃作伴,如果是要作伴交給沈眉莊就好。

但甄嬛知道,眉莊已經不願意在皇上跟前,朧月若是交給她,恐怕以後沒有好的前程,但若是交給具有妃位的敬妃,子憑母貴,一定能嫁到一個好人家去。

這是甄嬛將朧月交給敬妃是想利用她的妃位,但都是為了朧月好。

其實,不管甄嬛有什麼計謀,她心裡還是對敬妃很感激的。

畢竟離宮三年,是敬妃寸步不離地守在自己的親生女兒身邊,讓她衣食無憂,平安成長。

看到朧月那麼不舍敬妃,她也深知硬把朧月接回身邊,對親生女兒、對她自身來說都不會是一件好事。作為一位母親,她也能理解敬妃對朧月難以割捨的母愛。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 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 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 https : //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