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 我們都誤解華妃了!歷史上的她連生四胎!皇上更是專寵於她!—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皇上為了她,更是多次打破祖制!
#甄嬛傳 #歷史上年妃更受寵 #皇上超疼愛

*正文開始

來源:小驢說個史
整理:冒牌生

風靡一時的《甄嬛傳》讓大家認識了「宮鬥小能手」嬛嬛,也認識了「假面皇后」烏拉那拉氏,同樣令人記憶深刻的就是「一丈紅專業戶」華妃了。

華妃娘娘年氏曾是雍正心尖尖上的人,但雍正卻也忌憚年氏的母家,所以,即便雍正再疼愛華妃也都是無用的,華妃一生無子,後來落得進冷宮的下場。

那麼歷史上的華妃真的活得如此淒慘嗎?

華妃娘娘的原型是雍正的敦肅皇貴妃年氏,但不同於電視劇中所表現的,年氏這個人是個老好人,絲毫不是電視劇中那般囂張跋扈,目中無人。

雍正給年氏的謚號為「敦」,這個字可不是隨便誰都能用的,縱觀大清歷史,后妃用「敦」字的只有年氏一人,這個字中滿滿包含了雍正對年氏的贊美與寵愛。

年氏是清朝首位漢族血統的貴妃,她的父親是湖廣巡撫、一等公,大哥年希堯是工部侍郎,二哥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康熙五十年,年氏被康熙指給了當時還是雍親王的胤禛做側福晉。

大戶人家出生的年氏舉止得體,容貌俏麗,胤禛一下子就被這個明媚的姑娘吸引到了。

在他早年所做的詩中有這樣一首專門寫了年氏「丹唇皓齒瘦腰肢,斜倚筠籠睡起時。畢竟痴情消不去,緗編欲展又疑思」。

胤禛可不是個懶散無作為的人,但每每看見年氏,他就不願意再做其他的事了,只想一心陪著這個小美人,正是因為如此喜愛年氏,她從入潛邸開始就為胤禛生兒育女。

《甄嬛傳》中,雍正為了不讓華妃懷孕,特地為她調制了不能受孕的歡宜香,怕的就是外戚專權,但真實的歷史中,年氏為雍正生育了3子一女,福宜、福惠、福沛、皇四女。

雍正的孩子都是「弘」字開頭的弘歷、弘晝、弘曕、弘時,只有年氏的孩子單是「福」字開頭的,由此看出,他對年氏不一般。

可惜,年氏的孩子都太福薄,出生沒多久就早早夭折了,只有福慧活到了8歲,1722年,康熙去世,胤禛登基成為了雍正皇帝,由於先皇大喪,懷有身孕的年氏參加各種喪禮祭奠,三跪九叩的導致小產,孩子還沒出生就夭折了,但雍正依舊破例給孩子起了名字,記入宗碟,1723年,年氏就被封為了貴妃,地位僅次於烏拉那拉皇后。

當了皇帝的胤禛更加勤勉,去後宮的次數屈指可數,但每次去都只去年氏的宮中,或許是小產後身體沒有恢復好,也或許是接連失去孩子令年氏心生郁結,她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雍正三年(1725年)年貴妃病重,為了給愛妃衝喜,雍正晉封年氏為皇貴妃,位同副后,但依舊沒有留住自己的愛妃。

1725年12月27日,皇貴妃年氏去世。

一向工作為重的雍正非常痛苦,他輟朝五日為愛妃舉辦喪禮。

年貴妃去世後,兒子福慧成了雍正皇帝唯一的寄託,他無論去哪兒都把兒子帶在身邊,大家都認為這將是以後皇位的繼承人,但不幸就此發生,福慧8歲時因病去世,傷心過度的雍正將他追謚為懷親王。

那時更為年長的四阿哥弘歷連貝子都不是,如果不是愛屋及烏,胤禛為何會追封8歲的孩子為親王呢?

翻閱史料發現,在年氏生命的最後那幾天,雍正幾乎沒有處理政務,始終都陪伴在年氏身邊。

而且,雍正還下旨將年氏晉封為皇貴妃,但此舉仍然沒有留住愛妃的生命,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年氏病逝於圓明園。

隨後在為年氏上謚號時,雍正打破了一項祖制,那就是將年氏皇貴妃上謚號之事告祭太廟和奉先殿,在這之前,皇貴妃是不可能享受到這份榮耀的。

就在敦肅皇貴妃年氏病逝一個月後,她的兄長年羹堯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被繩之以法,但是,年羹堯之罪並沒有波及到年家其他人,年氏死後仍然獲得了叢葬雍正帝陵的待遇,可見在雍正心中,年氏還是有很重要的位置的。

年羹堯擁兵自重,雍正早有鏟除他的心思,但礙著貴妃身體不適,便一直沒有將年羹堯治罪,年貴妃去世後,雍正便將年羹堯徹底鏟除了,但因為有年貴妃的這層關係,本應是株連的罪過,雍正只將年羹堯治罪收監,其餘的家人依舊安然無恙,該升遷的升遷,該提拔的提拔。

年氏在雍正心中如白月光般的存在,溫婉善良,柔順謙恭,雍正皇帝去世後,皇貴妃年氏的梓宮也被遷到了雍正的地宮中,葬在了雍正身旁,對於這個女人,雍正真的做到了生同床、死同穴。

有時候看電視很精彩,但回過頭來仔細研讀歷史時才發現,真正的歷史遠比電視劇有意思得多。

《甄嬛傳》皇帝和華妃的這段對話暴露了他早就知道純元之死的秘密!

看《甄嬛傳》第28集時,偶然間留意到一個非常小的細節,竟然印證了我長久以來的一個猜測:皇帝從一開始就知道純元的死和宜修有關。

這個細節是皇帝和華妃的一場對話,前情提要是華妃剛殺死淳兒,年羹堯又在西北戰事上立了大功,這時皇帝對年家功高震主的戒心也到了極致。

皇帝早就看透了華妃對權力的慾望,因此,給的封賞都是很高的,從她哥一路封到她爹她媽。

但是,這裡有一句值得玩味的話:「你覺得如何啊?」

配上前面那句「朕打算……」,上下文這麼一理解,皇帝這是在試探華妃。

可惜華妃是個鐵憨憨,完全沒get到皇帝的這層意思,還說皇帝的安排好。

緊接著,皇帝提到要給甄嬛的父親升官,之前看的時候,只覺得這是皇帝是在佈局提拔言官彈劾年羹堯,並以此試探華妃的態度。

但細品這句話,我發現了邏輯上的問題。

皇帝是這麼說的:「莞嬪正為淳貴人的死傷心,為了寬解她,她父親的官職得升一升。」

這時的甄嬛懷著孕,自然是想要什麼恩寵都是不在話下,想要找個藉口升甄嬛父親的官也是很容易的事。

皇帝為什麼偏偏要用「莞嬪正為淳貴人的死傷心,為了寬解她」這種看起來不相關的理由呢?況且,「淳貴人的死」跟甄嬛父親升官看起來並沒有直接關係呀。

再一看皇帝說這話時,華妃眼中閃過的一絲驚恐眼神。

那麼這就只有一種解釋:皇帝是拿淳兒的死敲打華妃!因為他知道淳兒是華妃害死的。

皇帝這話的潛台詞就是:縱然你們年家功勞赫赫,宮內宮外為所欲為,但是你都做了什麼,我都一清二楚。

結果華妃找個憨憨,毫無覺悟,竟然逆勢反駁皇帝:「皇上不是覺得莞嬪的父親大不敬嗎?」

然後,皇帝以退為進,說「朕罰了罰了,若是你不喜歡……如何呀?」

又一句「如何呀」,這不是商量,是進一步的試探。

潛台詞也是在表達不滿:你們是要做朕的主了!朕都得跟你商量了!

皇帝自然對華妃的反應非常不滿,於是又給華妃出了一道送命題:「你的妃位也有些年頭了,朕打算過了端午,再給你好好地晉一晉位分」。皇帝說「晉位分」的時候,皮笑肉不笑,眼神銳利地像兩把刀。

這就是皇帝開出的一張口頭支票,目的就是為了看看華妃究竟知不知道收斂,結果,華妃第二天就去皇后宮裡大搖大擺地說「皇貴妃之上還有皇后呢!」

這是同時得罪了太后和皇帝的利益,由此可見,華妃是真的沒有腦子。

華妃一直覺得自己很聰明,加上有年家撐腰,她便能在後宮一手遮天,但其實並非如此。

就拿眉莊被華妃陷害,推進千鯉池的時候,卻被侍衛救上來。

爾後,皇帝送給皇后一支墨,皇后跟剪秋主僕倆聊天時說這支墨雖好,但是不如華妃那裡的墨用場大。

然後剪秋就說:華妃那裡的墨是用來調虎離山取人性命的。

可見皇后等人都知道眉莊落水是華妃害的。

剪秋問皇后為什麼不追查,皇后是這樣回答的:「皇上已經有了定奪,本宮是心有餘力不足啊。」潛台詞就是,皇帝已經表態了,結果已經塵埃落定,我不能公然給皇帝沒事找事。

緊接著,剪秋就說:「反正這事是誰做的,咱們心裡都有數。」

剪秋這句話就從側面說明,皇帝其實什麼都知道,只是沒管而已。畢竟一個宮女都能眼明心亮地看清楚的事情,難道皇帝能是個傻子看不明白這些?

皇后一句話倒是說中了皇帝的心理,也說中了一個職場真相。

皇后說:「皇上只想後宮能夠安寧太平,有些事情不了了之也就算了。」

一個公司的老闆,或者一個聰明的團隊管理者,是不會輕易介入員工之間的紛爭的。

因為作為管理者,既不是幼兒園裡的老師,也不是法庭上的法官,公司內部那麼多的是非恩怨他們顧不過來,也管不了,更不想管。

很多人在職場中遇到點事就想去找上級告狀、去討個說法之類在公司內部都是行不通的,而老闆和領導對這種行為也是非常反感的。

因為,道德上的是非、行為上的善惡,在管理者眼中並不重要,管理者的主要目標是保護公司或者團隊利益、保證公司業務不受影響,因此,他們不願也不會輕易介入到員工雙方的糾紛中去。

就像球場上的裁判,他們不在乎球員在場下的歷史恩怨,只盯著球員在場上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生衝突,他們判罰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主持公道、伸張正義,而是為了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

眉莊落水最終性命無礙,華妃雖然做了害人的勾當,但事情最終的結果並沒有威脅到皇帝的管理目標和利益,皇帝自然就不會管。

但皇帝不管不說,並不代表他不知道。

太后死的時候,皇帝說:「皇額娘和隆科多的事,兒子隱忍不發,又真心愛護純元,善待宜修,兒子已是孝順之極。」

皇帝是不是孝順這裡暫且不討論,從皇帝知道太后和隆科多的私情,以及為了滿足太后的利益,保證皇后的位置都在烏拉那拉氏族手中,就足見皇帝什麼都知道。

注意,他用的詞是「愛護純元」、「善待宜修」,可見他對純元和宜修之間的矛盾和紛爭都是清清楚楚的。

也就是說,雖然他不知道宜修是怎麼害死純元的,但他清楚純元的死跟宜修脫不了干系。

但是為了權力,為了皇位,他什麼都沒有做,就像對待眉莊一樣,沒有徹查給純元一個清白。

因為相比他的權力地位,純元的清白不重要,加之,他和太后的管理目標和利益一致:純元性情軟弱不是統一後宮的人選,只有宜修能勝任。

所以,就如皇帝自己所說,他一直都知道宜修乾了什麼,只是不過都是女人之間的紛爭,並沒有威脅到他的權力地位,加上他對純元的情分,其實就是對純元的愧疚之情,因為純元求他好好對待宜修,也就是求他好好對待她的家族,所以皇帝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眼。

後來,皇后聯合大臣為三阿哥當上太子忙上忙下、算計皇位的時候,皇帝就對皇后動手了。

其實,即便後來甄嬛不用墮胎陷害皇后,皇帝也會有一大把的理由整治皇后。

肯定會有人問,宜修可是殺死了他最愛的女人,他怎麼能容得下宜修呢?

有什麼容得下容不下的,皇帝可是為了爭奪皇位把自己的親弟弟都削掉爵位囚禁在大牢裡的。

權力面前,對親兄尚且如此,更何況只是一個女人?

皇帝之所以沒有徹查宜修,也是因為他從心理上就不願意承認這件事,難道你讓他承認自己為了權力皇位,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犧牲了的事實麼?

所以,當最後宜修謀害純元的事情敗露,皇帝會那般生氣,不僅是知道了宜修對純元的殘忍,更是氣自己。

正如那句:「人的一切憤怒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他本以為自己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坐穩了皇位,身處萬人之上,就能得到想得到的一切,但到最後卻發現,他連一個心愛的女人都守護不住。

他怎麼能不怨恨呢?

宜修一直以為自己害死純元的事做得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就算當事人純元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她以為純元到死都是一個糊塗鬼,即便陰魂不散,追魂索命,也找不到她的頭上。

所以,這些年來,宜修一直在為自己的聰明果決沾沾自喜。

後來掌控後宮更是運籌帷幄、信心百倍,甚至忍不住在安陵容面前流露出得意之色。

事實上,純元早就看透了宜修的陰謀詭計,儘管是在生命的最後關頭才徹底看清,但總算沒成為一個糊塗鬼。

因此,她在彌留之際對皇帝說了一番話,一語道破自己的死因與宜修的結局。

可惜,皇帝當時太悲痛,居然沒聽懂話中的玄機。

而朱宜修做夢也沒想到,姐姐臨死之前的那句話竟一語成讖。

1、宜修東窗事發,太后竭力保全

宜修謀害純元的事終於暴露,她的心腹婢女繪春已經招供,當年純元皇后的確是被宜修設計害死的。

宜修坦然承認,自己是因為嫉妒,因為心理不平衡,更是因愛生恨——她愛皇帝情令智昏,所以不願跟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愛人。

此時的皇帝哪裡還會顧念與宜修的舊情?

立刻吩咐甄嬛寫一道廢後詔書來。他要當場廢后,刻不容緩。

甄嬛自然是樂不可支的,忙刷刷點點代替皇帝擬好了廢后詔書,就等著皇帝蓋章了。

皇后已經心如死灰,面如白紙,細聽發落,不再做任何無謂的掙扎了。

正在此時,太后卻不約而至,當即攔下了皇帝的廢後詔書。

在原著中,此時的太后並沒有死,而是活得好好的。她聽說皇帝要廢後,忙不迭地趕來阻止。

原著原文如下:(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中的人稱與人名改成電視劇中的人稱與人名了,基本情節不變。)

太后首先肯定了宜修的罪過不可饒恕,而後又引咎自責道:「是哀家錯了,哀家太看重你們的姐妹之情。」

「姐妹之情?」皇后微微冷笑,那笑帶著一絲窒悶的淒厲,「連肌膚之親的人都可以下手,姐妹之情也未必有多深厚!何況論起如何對待姐妹,我對母后的手段心悅誠服!」

宜修膽敢這樣頂撞太后,很顯然是拿住了太后的把柄。

或許太后當年侍奉先帝時,也曾姐妹倆同侍一夫,後來太后把自己的姐妹乾掉,讓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

又或許,宜修指的是太后與果郡王之母舒太妃,她們昔日也曾情同姐妹,後來太后卻驅母奪子,將舒太妃囚禁在安棲觀,終身不得自由。

總之,當年太后的雙手也必定是沾滿鮮血的。

只是,太后再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過去,也不該由宜修來指指點點,譴責審判。

然而,此時的宜修,已經無所畏懼了,她恨太后當年私心太重,只把自己當傀儡,見自己不容易掌控,便又讓純元進宮來勾引皇帝,然後她倒假裝一臉無辜,把責任全推到皇帝頭上去了。

今天這樣的悲劇,何嘗不是太后一手造成的?

所以,她不甘心就這樣被太后操縱到最後,自己卻連齜牙反撲的膽子都沒有。

太后衰老的面頰蒼白如太液池凋盡的殘荷,皇帝一眼瞧見,厲聲喝道:「你怎可對母后放肆!」

太后置若罔聞,只平心靜氣看向皇帝:「皇帝,差一枚朱印,那就是還沒有廢後。」

2、皇帝回憶的一番話,揭示出純元早已看透宜修的陰謀

太后這樣問,皇帝便立刻知道了母親的來意,這是要讓自己赦免了宜修的罪孽,要保留她的後位呢。

皇帝面色一沈,態度卻愈加恭順:「母后,朱氏之罪無可饒恕,兒臣不能不廢了她以慰莞莞九泉之靈。還望母后不要勸阻。」

太后微微一笑:「你的話倒是說在了前頭。哀家漏夜前來見皇上,只是夢到了莞莞昔年之事,想來說給皇帝聽。你對阿柔的心,哀家一清二楚,想必她說過的話,你都還記得的。所以,哀家只是提醒你,阿柔臨死之前,伏在你的膝上告訴你的話,你還記得麼?」

皇帝身子一震,面色很快平靜下來,清晰道:「兒臣無有一日敢忘,只是朱氏罪大惡極。」太后淡淡道:「哀家只是問你。」

皇帝沈聲道:「當時莞莞氣息奄奄,伏在朕膝頭請求。我命薄,無法與四郎白首偕老,連咱們的孩子也不能保住。我唯有宜修一個妹妹,請四郎日後無論如何善待於她,不要廢棄她!」

純元這番話的關鍵詞是”不要廢棄她。”這不是很奇怪嗎?

當時的宜修對純元和皇帝表現的十分恭敬謙讓,溫和順服,皇帝無緣無故為何要”廢棄她?”

如果不是犯了彌天大罪,就算看在太后的面上,皇帝也不會輕易廢棄宜修的。

可純元為何卻會聯想到將來的宜修會被廢棄、以至於在臨死之前就要為宜修求情呢?

純元之所以能說出這番話,很顯然是知道了自己的「死因」,自己是葬送在誰的手裡!

——宜修做的這件事,遲早有一天會東窗事發。彼時的宜修一定會被皇帝廢棄的。

純元為保全家門的榮耀,所以才強忍著回避個人的恩怨,替宜修講情。

可笑的是,宜修居然還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罪孽都已經瞞天過海。

卻不知竟是自己的姐姐最終給她留了一條生路。

朱宜修聽罷此話該作何感想,會不會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呢?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