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海蘭為如懿的付出值得嗎?」看到結局才發現,如懿一點都不珍惜海蘭! –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海蘭最後的這些付出都白費了!

#如懿傳 #海蘭對如懿 #卻看不出如懿有珍惜

來源:酒熟梅子青
整理:冒牌生

–正文開始–

海蘭在《如懿傳》中應該是最讓大家喜歡的一個角色了,從頭到尾都對如懿好,處處為如懿著想,尤其是在乾隆對如懿態度的前後變化下,更是讓人覺得海蘭根本就是個小天使吧!

海蘭從一開始一個不受寵的常在,一步步做到愉妃,還生了深受皇帝重視的五阿哥永琪。

按常理來說,后宮妃子位高權重之後,又生下皇子,深受皇帝重視,在中宮沒有嫡子的情況下都會想爭一爭,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

但是海蘭始終沒有。甚至海蘭生這個兒子,都是為了救她的姐姐出冷宮。

這樣的情誼在深宮中太難得了,以至於人們看劇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擔心著這人後期會不會黑化,就像《延禧攻略》裡的純妃那樣,本來也是無心爭寵,一心一意護著富察皇后,當知道自己的那些心意,身邊的婢女一開始就沒有告訴富察傅恆,就徹底黑化了,背叛了富察皇后。

不過劇情進展,大家也就放心了,越到後來,大家就越喜歡海蘭,一心一意護著一個人。

大家也為如懿暗暗著急,表示后宮都快成了如懿的后宮了,但是身為王者的如懿還是個帶不動的一個青銅。

尤其是如懿斷髮回宮後,被收回所有冊寶,無名無分的待在皇宮裡,卻不肯見海蘭一面。

就連臨終前,如懿回想起以前的時光,綠筠、意歡、晞月等等,甚至連金玉妍都回憶到了,卻始終沒說一句海蘭,這又讓很多人為海蘭抱不平,為什麼海蘭對她最好,可她最後卻不想著海蘭?

從整部劇來看,似乎海蘭為如懿的付出,遠遠超過如懿為她的付出。

一開始,乾隆登基後,海蘭被分到高晞月宮裡,被高晞月欺負,分到的小屋子連下人住的都不如。這個時候如懿也是自身難保,她還沒過太后那一關,連宮都入不了,正經的名分都沒有。

後來如懿終於入了宮,海蘭去找如懿。如懿端出了海蘭愛吃的東西,說記得在王府時,你最愛吃這個。

就是這一個小小的舉動,讓海蘭感動非常,因為她不受寵,滿宮裡沒幾個人拿她當回事,只有如懿記得她愛吃什麼。

於是一聲姐姐,就叫了一輩子。

第二次是海蘭大冬天,被栽贓說偷了高貴妃的碳,引得高貴妃寒症發作。

她被迫跪在雪地裡,被人脫了鞋襪責打腳底,這不僅僅是受刑疼痛了,這更是屈辱。一個后妃,被奴才脫了鞋襪看了腳,但凡有人拿這件事情做文章,海蘭這輩子都不可能獲得聖寵了。

這個時候,又是如懿深夜闖宮,救了海蘭。

從此,如懿對海蘭不僅僅是一個心裡記得她的人了,是救命恩人。

那一次海蘭幾乎被嚇破了膽,不敢外出見人,也是如懿鼓勵她走出去的。

如懿救了她的命,也救了她的心。

所以之後,海蘭才會對如懿死心塌地吧!

之後,如懿被陷害進了冷宮,海蘭在約定的日子放風箏告訴如懿平安的時候,被富察皇后撞見。

正好富察皇后的孩子生病,富察皇后正焦心不已,在這裡看見海蘭有心情放風箏,罰海蘭跪在雨裡。

這一次,海蘭又去找瞭如懿,如懿說,我現在身在冷宮沒有辦法保全你,所以你必定要學會保全自己。

從此,海蘭崛起爭寵,她得聖寵得的是那麼容易,又順利懷上皇子,孕中不惜給自己下毒來救出如懿。

如懿出來後,懲治了阿箬,當時海蘭說,我最喜歡看姐姐這樣,有姐姐在,我就什麼都不怕了。

海蘭胎大難產,九死一生,可是生下皇子後,對如懿說的還是:「我終於替姐姐,替自己生下了一個皇子。」

這個時候,如懿膝下無子,原來撫養過的永璜在如懿進冷宮之後也歸了純妃,如懿在宮裡雖然得寵,但是終究沒有金玉妍有底氣。現在,海蘭生下孩子,第一想法就是,她給她的姐姐生了一個孩子,姐姐終於在宮裡有依仗了。

一向與世無爭的海蘭,就在宮里為了她的姐姐,開始爭。

她不爭寵,但是如果需要皇帝寵愛才能解決問題,她也願意虛與委蛇。

她跟以前那些她見了就害怕的人爭,跟高貴妃爭,跟皇后爭,跟純貴妃爭,跟金玉妍爭,跟魏嬿婉爭,護著如懿把她送上皇后之位,幫她立威,幫她管理后宮,教導永琪,一心幫著如懿。

但是從海蘭開始爭的時候,其實就預示了,最後她跟如懿不會再像以前那麼親密了。

如懿的性格就是不爭,她不屑於那些勾心鬥角,她只要皇帝的情分。

所以當皇帝的情分沒了,她在宮裡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如懿在宮裡只有三次讓人看到女主該有的樣子:

一是阿箬背叛她,她出來後對阿箬實行貓刑。

二是惢心進慎刑司,那裡的嬤嬤受金玉妍指示生生將惢心打斷了腿,再沒有痊癒的可能。她登上皇后之位後,對金玉妍說,本宮坐上了你最想坐的位置,所以本宮對你,賞也是罰,罰也是賞。

三是巡江南的路上,魏嬿婉找妓女獻媚皇帝,如懿對魏嬿婉疾言厲色,擲地有聲:本宮是皇上親封的皇后。

最後就是如懿對皇帝說,不用皇上廢后,這個皇后,臣妾早已厭倦了。

說皇帝剛愎自用、疑心深重。在那種封建時代,這種話能夠說出來,太需要勇氣了。

但是除了這些,如懿一直是能忍就忍,能退讓那個就退讓,她不爭,還要為皇帝安撫后宮妃子。反而是海蘭一直站在她身邊,在她被陷害的時候想辦法、找證據。

凌雲徹一事,皇帝懷疑如懿和凌雲徹有私情。

皇帝說,如懿這個皇后,現在應該做的就是處死凌雲徹,以平息后宮非議。海蘭也是這麼勸如懿的,但是如懿堅決不許,最後只好海蘭偷偷去找凌雲徹,殺了凌雲徹。

這件事情之後,如懿足足三年不肯見海蘭。

對於海蘭來說,這個宮裡沒有人比得上如懿重要,就連她的兒子永琪也比不上。

但是對於如懿來說,這個宮裡,好像很多人都很重要。

皇帝的情分重要、凌雲徹對她幾次相護也很重要、惢心很重要、綠筠也很重要、兒子也很重要等等,她幾次三番救這些人於水火,卻不肯聽一聽海蘭的話。

劇中的如懿無疑是非常善良的,她不願意去傷害任何一個人,那麼面對海蘭的時候,雖然海蘭是為了護著她,但是海蘭殺了凌雲徹這件事情,還是讓如懿無法面對這個曾經最好的姐妹。

她們的性格也注定了兩個不可能心無隔閡的一直走下去。

其實在《如懿傳》播出大結局之後,導演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本來很有可能是第二結局,如懿並沒有死,而是去了別的地方…..

第二結局到底是什麼劇情呢?

如懿和乾隆自年少相識相戀,如懿靠著心中對乾隆的那份情義,在險象環生、危機四伏的後宮一步步堅持下來,而乾隆也正是基於對如懿的真情,將如懿一步步扶上了皇后之位。依稀還記得如懿剛登上皇后寶座時,她和乾隆之間的那種心意相通,乾隆第一次南巡時,兩人之間的親密無間

可是隨著永璟、璟兕的夭折,如懿和乾隆之前開始出現了隔閡,而寒香見的出現,讓乾隆瘋狂地墜入愛河,也讓如懿覺得痛心,乾隆當年對自己的那份愛又算什麼?

而乾隆對凌雲徹的所作所為讓如懿徹底心寒,導致她和乾隆徹底決裂、斷髮,從此形同廢后,抱病在翊坤宮,最終自殺身亡。

《如懿傳》的這個大結局讓人覺得無比淒涼和絕望,不僅僅是讀者和觀眾覺得淒涼,就連《如懿傳》導演汪俊也覺得如懿結局太悲慘,讓他曾有過改動結局的想法。

汪俊導演認為,整部《如懿傳》中,幾乎所有人的結局都是悲涼的,而只有惢心和江與彬的結局最幸福美好的,他們最終得到了真正的愛情,相濡以沫,白頭偕老,而這也正是如懿終其一生追求卻不可得的純潔的愛情。

如懿到死都被困在宮裡,從開始對乾隆皇帝寄予厚望,到最終對他徹底失望,可以說惢心和江與彬代替如懿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所以導演設想過,雖然如懿無法獲得理想化的愛情,但最後也不希望她慘死宮中,他設想最後讓如懿隨惢心和江與彬逃出紫禁城,在宮外過上了田園牧歌、世外桃源的生活,也算是對如懿的一種補償!

至於後來為什麼選定這個結局,可能是因為更符合劇情吧~

《如懿傳》熹貴妃不喜歡青櫻,為何還讓弘曆娶青櫻為側福晉?

我們都知道,在電視劇《如懿傳》中熹貴妃一直以來都不怎麼喜歡青櫻,也就是後來的如懿,這也讓大家充滿疑問,既然她不喜歡青櫻,為什麼最後還是願意點頭讓兒子弘曆娶青櫻當側福晉呢?

今天就從這五點進行分析,你就明白了。

1、青櫻是弘曆自己向皇上求娶的

青櫻是弘曆的心上人,在劇情一開始便有說明。

而弘曆從來都沒有主動向皇上要過什麼東西,這是他第一次開口,但青櫻是皇上不怎麼鍾意的女子,如果當嫡福晉並不適合,最後只好指給弘曆當側福晉。可見弘曆用了多少心思。

2、熹貴妃和皇后有仇

熹貴妃和皇后多年來一直都在明爭暗鬥,相信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

現在熹貴妃好不容易才把皇后扳倒,實在不想再與烏拉那拉氏為敵。

3、熹貴妃因為皇后緣故厭惡青櫻

其實,熹貴妃本人也並非真的討厭青櫻。

她不喜歡青櫻,最大的原因並非是青櫻本人不好,而是因為青櫻是皇后的侄女。

皇后一生會做那麼多壞事,都是為了要保住家族的榮耀,讓皇后之位一直在自己人手裡,皇后跟熹貴妃鬥了一輩子,熹貴妃當如不想讓皇后如願,也害怕青櫻只是皇后安排在他身邊的一枚棋子。

4、弘曆並非熹貴妃親生

值得一提的是,弘曆並非是熹貴妃所生的。

隔著一層肚皮,有些話熹貴妃只能忍著不說,有些事熹貴妃只能按著不提。

所以在弘曆的婚事上,熹貴妃只能提建議,卻沒辦法做主。

5、熹貴妃要顧及皇上的臉面

熹貴妃是皇上的妾室,皇后為皇上生育嫡子,因為種種原因被廢。

熹貴妃如今是后宮位分最高的人,如坐針氈,自然要對皇上畢恭畢敬,對皇上的決策也大多都同意,不同意也要去執行,也是可憐人一個!

無論如何,《如懿傳》是延續《甄嬛傳》後的故事,延續性是很重要的。

而兩部劇的劇情故事受到大家的關注討論也是相當正常的。

其實在《如懿傳》之前,還有另一部同樣為乾隆時代背景的《延禧攻略》播岀,因為兩部劇是接連播出,理所當然地就被網友們作為比較。

但不管這兩套宮鬥劇的內容如何,有多少合乎史實,他們都有一個最大的共通點,就是如懿、魏瓔珞等女主角的名字全都是虛構的,而男性角色的姓名大都是真實的,這到底是為什麼?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輝發那拉氏」,劇中所說的名字都是虛構,因為無法考證。

除了描寫清代早期的女性,宮廷劇內的女性角色無一例外,幾乎全為虛構,像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輝發那拉氏」,在《甄嬛傳》內叫「青櫻」、《延禧攻略》叫「淑慎」、《如懿傳》改叫「如懿」,而傳說中的令妃在《延禧攻略》叫魏瓔珞、在《如懿傳》卻叫衛嬿婉,連姓氏都變了。

其實,主要因為是她們的名字都無法考證。

至於「傅恆」、「高斌」、「海蘭察」等男角色則都是真正有名字記載的。

其實,當清代後妃在進入後宮,就會開始失去本名,而身分及名字會被不斷改寫。

次一等的妃嬪,例如常在、答應、貴人,往往只被提到族名與等級,當級別升到妃級時,便會被賜名如「嘉嬪」、「純妃」、「令妃」等;此外,公主也單純以排行稱呼,有封號才會稱呼封號。

在清代的皇家玉牒和其他檔案文件中,會系統性的將女性本名全部刪除,不僅是妃嬪,連皇女的名字都難逃魔掌,因此不記本名基本變成了傳統,做法有如漢族族譜。

在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女性是不能入其本姓族的譜,所記的為丈夫姓族譜,但僅僅只是記姓,不記名。

這種「附庸」式記載,有如姓氏大都從父而不從母一樣,是父權社會的象徵。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一些地方在編修家譜時,已將女性記入了譜,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譜的慣例,女性也可以入譜。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https : //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