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滴血驗親時,祺嬪準備了三位證人都說甄嬛私通,皇上到底有沒有相信?—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就算懷疑,面子也拉不下來承認吧!
#甄嬛傳 #滴血驗親 #皇上真的沒相信嗎

*正文開始

來源:影視控
整理:冒牌生

《甄嬛傳》回宮之後,最精彩的就是祺嬪告發甄嬛與溫實初有私,要求六阿哥滴血驗親的片段,其實這裡還藏了三個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小細節,你有發現嗎?

第一個,是當溫實初說水裡摻了白礬時,鏡頭取了遠景,端妃立刻回頭看向皇后。

《甄嬛傳》不愧為良心大劇,只用一個巧妙鏡頭便把端妃的聰慧過人包裝起來,手法高超。

第二個,是當皇上已經知道水中摻了白帆走回座位時,鏡頭又拉著遠景,而此時端妃一直在搖頭。

槍打出頭鳥,端妃娘娘何其聰慧。

而且端妃很厲害,他一開始不明擺著幫甄嬛,不讓皇上看穿她早與甄嬛綁在一條船上。

從頭到尾只說了一句話,也是很關鍵又有份量的一句話:「是啊!是啊,您都是皇后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間接得再告訴皇上,皇后對自己的地位不滿足,想要當的是太后,也讓皇上知道皇后的心腸有多歹毒。

端妃只要一發言,一定會打中要害,這為她在日後幫助甄嬛扳倒安陵容、皇后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的,是當蘇培盛第二次端著碗(乾淨的水)路過甄嬛的跟前時,他特意停留了數秒,意在給甄嬛看,也告訴他,你放心這碗水絕對沒事。

這就說明瞭,此時的蘇培盛已經不單是皇上的心腹,他已經倒向甄嬛。

這個鋪墊極細又精,難怪此後蘇培盛會為甄嬛做那麼多事,導演早就放出了信號。

《甄嬛傳》中能夠看出除了華妃、皇后對皇上用情很深之外,端妃對皇上的愛意也是相當深刻,相信大家都看的出來,她是那麼的深愛著皇上,而皇上卻利用了她。

然而,端妃即便知道皇上在利用她,竟然也沒生氣,反而對皇上還是濃濃的愛意。

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皇上為了不讓年氏一族有小孩,怕年羹堯將來會扶持這個年家的孩子,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當他知道華妃懷孕時,從一開始的高興,漸漸的就不那麼高興了。

皇上便藉由端妃的手,端了墮胎藥給華妃喝,不讓她生下孩子。

但是,為什麼皇上選擇讓端妃來端這碗藥?為什麼不是愚蠢的齊妃,或是畏懼華妃的敬妃?

因為皇上想要達到一個最終目的,這就要從王府開始說起。

為什麼皇上選擇讓端妃來端這碗藥?

在王府時,一共有兩個女人有過專房之寵,一是純元,一是年世蘭。

因為年羹堯的原因,皇上不允許華妃生育,當時華妃懷孕卻被皇上跟太后的一碗「安胎藥」害得流產了,而這碗藥皇上親自命令端妃送給華妃,頂了罪。

為什麼當時就偏偏選了端妃呢?

要知道,端妃的父親為虎賁將軍齊敷,祖父為開國元勛齊不遲端妃也是世代將門之女啊!

很顯然,這是皇上的一石二鳥之計。

當時端妃跟華妃的關係是很好的,所以,端妃給華妃送藥,華妃不會起疑心,可是誰知道,這是一碗「滑胎藥」,華妃跋扈,必定以牙還牙,也給端妃灌下了一碗紅花,讓端妃從此不能生育。

端妃和華妃都是將門之女,皇上和太后不允許華妃生下年氏血脈的孩子,當然也不可能允許端妃生下孩子,所以選擇讓端妃來送藥,這樣皇上和太后一下就解決了兩個麻煩。

果然是一石二鳥之計,也讓兩人從此對立,皇上和太后的心思果然縝密。

敬妃本來是華妃的丫鬟?

在後宮中,比起努力去爭去搶,知道自己的定位,然後安於本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爭搶的本質在於危險性,有回報沒回報這兩種結果,會造就不同的命運,還不如一開始就找準定位,遠離爭鬥,不加入任何一派,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威脅,這樣或許獲得的收益會更大,《甄嬛傳》裡的敬妃就深知這個道理。

然而,敬妃不爭不搶都是有原因的,只是這個原因在電視劇裡沒有明確說明,看過小說的人才會知道,其實敬妃一開始在王府時是華妃宮裡的丫鬟,難怪電視劇敬妃會那麼怕華妃。

當年在王府時到底發生什麼事呢?今天一起來聊聊小說中的劇情。

後宮人那麼多,後來有好結局的人又有幾個?

就像安陵容一生悽慘,縱然有過好時光也不過是一瞬間,皇后內心壓抑,從來沒真正過上過悠閒的日子。在這後宮裡,真正得到安寧的只能算欣貴人和敬妃了吧,其他人都有內心的痛苦而不能言。

但其實敬妃原來是華妃房裡的丫鬟,和後來的頌芝有點類似。

當年奪嫡之爭裡,皇上外放自己的奴才年羹堯出去為臣,好增加自己的籌碼。

為了籠絡年羹堯,娶年羹堯的妹妹年世蘭為側福晉。

年世蘭深深的愛著雍正,但是雍正的愛卻少的可憐。他心裡裝的更多的是他的天下,他的事業。為了平衡勢力,暗中讓端妃害死年世蘭的孩子,再用敬妃來牽制年世蘭。

雍正成功登上皇位後,年羹堯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威脅到了皇位。

這時候就更需要敬妃了,所以才會分給敬妃協理後宮之權,不讓華妃一人獨大。

甄嬛進宮之後分掉了華妃的寵,這讓華妃心裡相當忌妒,頻頻對後宮嬪妃下手,這件事給了皇上降她位份的理由。後來更是連根拔起年家的勢力,華妃最終還是接受了現實,在怨恨中死去。

敬妃基本上什麼都不爭奪,因為他知道皇上要她做一個棋子,皇上尊敬他,但並不寵愛他,所以他只好做自己份內的事,從不逾矩。

雖然一開始就能看出敬妃偏向甄嬛這一派,但其實敬妃從未真正表態過,直到甄嬛將朧月給敬妃撫養,敬妃有了依靠,也因此確立了他成為甄嬛一派。

敬妃雖然不爭不搶,但能夠安穩地做一個棋子也是不容易的,沒有十足的聰明和身段,可能早就被華妃陷害。

皇上分給敬妃權力,如果敬妃再貪心一點想要爭寵,那華妃肯定會想盡辦法陷害他,索性他就乾脆不爭寵了,只要不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華妃就會覺得敬妃即便有權也沒有威脅,自己便能夠安穩地過日子。

所以,敬妃的行為在後宮可以說是一本生存教科書。

 

《甄嬛傳》中滴血認親這一幕戲,算得上是驚心動魄,無數的轉折都發生在其中。之於甄嬛一黨來說,這場皇后所準備的大戲,稍有不慎就會走向滅亡的結局。

祺貴人揭穿甄嬛與溫實初有私情,為此帶來了三個證人作為證據。那麼對於這三個人的說法,皇上到底是否相信了呢?

其一,玢兒僅僅只指出了溫實初與甄嬛青梅竹馬,溫實初曾經對甄嬛提過親。

玢兒,曾經是甄夫人身旁的第一大丫環,稱得上是甄府的舊僕。

只可惜,一夕之間甄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的奴僕都被充公變賣,玢兒也是其中之一。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運,玢兒被瓜爾佳氏買了回家,也就是祺貴人,更是被嫁給了一個小廝。

面對玢兒的出現,勾引起甄嬛對於她的記憶。只見,每當祺貴人氣勢囂張的讓玢兒說話時,玢兒都處於一種畏畏縮縮的狀態。

本身玢兒的出現是為了證明甄嬛與溫實初有私情,可她的表現,無法讓人信奉甄嬛與溫實初有問題,反而讓人覺得她是被祺貴人威脅,這才不得不露面去指證自己的舊主。

玢兒出面,她重點話語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句話,那便是在選秀的半月前,溫實初曾私下去向甄嬛提親。

她的這一句話,不由得讓人想到纏綿恩愛的情人,一方不得不入宮選秀,另一方則入宮默默地守護對方。

這樣的愛情故事淒美又美好,正當眾嬪妃都在那裡展開聯想之時。

端妃的一句話,將玢兒的言語,帶回了現實。

「那熹貴妃是否答應」,既然沒有答應,那麼多說兩人只不過是從小認識。如果甄嬛與溫實初真的有私情,那麼當年甄嬛就應該答應他,不至於到宮中又發展出來感情。

可以說,這第一個證人的言行,並沒有過多的說服力,玢兒直接退出了這場作證的舞台。

其二,斐雯將整個作證拉上了正軌。

如果說玢兒的言論,不過是揭示了溫實初與甄嬛青梅竹馬,那麼斐雯可一點都沒有對甄嬛留下情面,身為永壽宮的宮女,她的身份在某種程度上就有著極大的確定性。

為何斐雯會選擇背叛甄嬛,這就要從甄嬛生下雙生子後,身邊無論是宮女還是太監都悉心照料。而斐雯打開的窗戶使得甄嬛受涼,在她的辯解下,最終被皇上罰了二十個耳光。

皇后恰恰看到斐雯滿臉通紅地站在院子中,讓剪秋與對方聊聊,聊了什麼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自從那一天起,斐雯就背叛了甄嬛,投靠了皇后,這就有了斐雯出面去證明甄嬛與溫實初有私情。

只見斐雯指出自己看到甄嬛與溫實初兩人四目相對,彼此之間流轉的是情誼。

溫實初的衣袖上還有著一朵小小的五瓣竹葉。先不說,斐雯所說是真是假,就拿她說的情節如此細緻精准,很難不讓人想到些什麼。

溫實初衣袖上的確有五瓣竹葉,這在某種程度上證明瞭她所說言語的真實性。

可這個人證,真的有著如此大的真實性嗎?自然是不可能的,在《甄嬛傳》中皇上的記憶力,非常好,他必定不會忘記這個宮女,是當時他為了給甄嬛出氣,而懲罰的宮女。

斐雯的來勢洶洶,更像是一種挾私報復,一個人單方面的言論,如果沒有明確的證據,又怎麼可能令他人信服。

甄嬛的正殿紫檀桌上的花瓶,直接將斐雯問得無話可說。

一個連平日中天天都要擦拭的花瓶都無法記住的人,又怎麼可能完全清楚甄嬛與溫實初次次偷情的時間。

可以說,斐雯的作證不僅沒有將甄嬛拉下水,反而將整個事件引導上另一個方面。

一個小小的宮女,都敢於去誣陷貴妃,她的身後必定有更大的陰謀。眼見,斐雯錯誤百出,安陵容急忙將整個局勢向下引導,再讓斐雯說話,不僅沒有成效,反而很可能會暴露陰謀。

其三,靜白的出現,是最有確定性的證據。

相比於上面兩個證人,都是宮女,她們很可能會受到他人的要求,而進行告發甄嬛的行為。可靜白不一樣,她是一個出家人,出家人在很多人心中,就是那種從不說謊話,誠實守信的人。

甄嬛一見靜白出來,便知事情不妙,所以在靜白開口前,甄嬛提前向皇上點出,她與靜白有仇,曾經讓靜白挨過板子。

靜白,可與上面兩個證人不一樣,第一個畏畏縮縮的,話都無法說全,第二個則一被問些什麼東西,就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回答。可靜白則給予大家講述了一個半真半假的故事,她稱平日中甄嬛的門都是掩著的,還有著兩個侍女在門口看著。

溫實初曾經前往甘露寺,可是留下過出宮記錄的。靜白的言論一出,一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甘露寺幽會的故事就這麼展示在我們面前。

面對這一系列的證據,皇上只是面無表情地問了甄嬛一句話「你有沒有」。

可以說,祺貴人告發甄嬛,這一系列的證據,都並無實錘的存在。

皇上在來到皇后宮中難道絲毫不清楚現下的情況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以蘇培盛與皇上相伴多年的貼心,必定早就將一切都告知皇上,皇上所想要看到的是,祺貴人清晰地拿出證據證明甄嬛出軌,而不是這麼一直不明不白,翻來覆去的,永遠都是這幾句話。一方面,是心愛的女人,另一方面是一個並非最愛的妃嬪,皇上選擇聽從哪一方的觀點,都並非意料之外。

後來滴血驗親一事的水有了問題,讓皇上將對甄嬛的懷疑之心放了下來。

為了彌補甄嬛,皇上更是將這幾人都交由甄嬛處置,祺貴人也落得冷宮殘生的下場。

本質上來說,這場滴血認親之戲中,皇上即便懷疑甄嬛,在明面上他也不能夠表示出來,否則皇家的顏面將蕩然無存。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https : //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