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帝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走進故宮,揭秘大清皇帝的「紫禁十二時辰」!-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皇上好難當,真忙!
#甄嬛傳 #皇上的日常 #歷史上真實
*正文開始
來源:時拾史事
整理:冒牌生
起床
“萬歲爺,起駕了~”
聽到小太監的聲音,你伸了伸懶腰,發現自己躺在龍床上。
“萬歲爺,起駕了!”
窗外一片漆黑,天還沒亮,四五點鐘的樣子。
是的,沒有看錯,就這個時間點,皇上已經起床了。見主子已經動身,太監們趕緊把衣服帽子拿過來,給萬歲爺換上。
至於穿什麼衣服,要看當天的活動安排。
主持重大典禮,得穿吉服;出去打獵,得穿行服;如果沒有特殊活動,穿常服就可以了。
皇帝的衣物有專門機構負責管理,髒了,不用自己洗;壞了,也不用自己扔。
穿衣服的時候,只要伸伸手、抬抬腿就行了,太監宮女會幫你穿上的,百分百服務,是不是非常貼心。
然後是梳洗,把面部、頭髮都給拾掇拾掇,弄弄乾淨,等會接見大臣、外國使節,形象很重要,千萬不能出什麼問題。
洗漱完畢,可以開始一天的活動了。
太監告訴你,首先要向皇額娘、皇祖母請安,盡盡孝道。
有的皇帝和長輩關係密切,雙方有很多話可以聊,比如康熙與孝莊太后,一天見個三四次也不嫌多。但有些就比較生疏了,問安就像例行公事一樣。
溥儀退位後,在紫禁城繼續當他的土皇帝,每天要給四個太妃請安,她們分別是同治的瑜妃、珣妃、瑨妃,還有光緒的瑾妃。在遺詔中,溥儀繼承同治的皇位,兼祧光緒,所以這兩個人的遺孀都是溥儀的皇額娘。
每到一個太妃住處,宮女會拿出一個黃緞子,恭恭敬敬地擺在地上,皇帝就跪在上面,向太妃請安。
太妃會問一些問題:”昨晚歇的好嗎?””書念到哪了?””多穿點衣服,別著涼了!”皇帝簡單回答幾句,尬聊結束,可以退場了。
然後雙方一整天都不再見面,各過各的。
問候完畢,”請萬歲爺移駕西暖閣~”
到西暖閣太監呈上早已準備好的《聖訓》、《實錄》,”恭請萬歲爺御覽~”。
這都是些什麼書呀?仔細一看,封面上寫著《聖祖仁皇帝實錄》。
原來與列祖列宗有關。
現任皇帝閱讀這兩套書籍,一來是為了學習經驗教訓,提高業務水平,同樣的事情,祖先們是怎麼做的,參考參考;二來是為了表達對前人的尊重,取敬天法祖之意。
如果真有學習意願,讀起來會比較認真,像康熙、乾隆,一冊讀完了,還要再讀一冊,越讀越有意思;不認真的皇帝,一目十行,敷衍了事,朕都當皇帝了,還要和學生一樣天天早自習,真沒意思。
進膳
看完《實錄》、《聖訓》,終於可以進早膳了。
御膳房有一個數百人規模的龐大團隊,專門伺候皇帝的膳食,他們分工比較明確,葷菜,有一批人負責;素菜,有另一批人負責,等等,裡面都是全國知名的五星級廚師!聽起來是不是特別興奮?
假如皇帝想吃飯了,對周圍的太監說一聲:”傳膳”,這個太監就會向外面喊:”傳膳”,外面值班的太監又會繼續喊:”傳膳”。就像接龍一樣,喊著喊著,喊到了御膳房。幾十名穿戴整齊的太監拿著食盒,抬著膳桌,走到皇帝寢宮。
每份餐具都特別精緻,繪有龍紋,或寫有”萬壽無疆”等字樣。
每個餐碗旁邊還有一個銀牌,那是為了防止下毒用的,據說菜裡有毒,銀牌就會變成黑色。
皇帝吃飯前,小太監還會試吃,用生命捍衛皇帝的安全,就像小白鼠,實在是太可憐了。
正常情況下,皇帝一個人用餐,眼前擺著幾十道菜餚,葷素搭配,應有盡有,冬天氣溫低,御膳房會額外安排火鍋,熱氣騰騰,特別溫暖。想吃某道菜了,吱個聲,服務人員會幫皇帝用筷子夾到碗裡,不需要主人離開座位。
如果特別喜歡吃某道菜,一連吃了三口,太監就會把這道菜撤下,不允許皇帝再吃了,如果傳出去,讓別有用心的人知道了萬歲爺的口味,以後下毒就更方便了。皇帝當的也真是無奈,喜歡吃的東西反倒不能多吃。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是吃不完所有菜品的,大部分連動都沒動過,只是為了講個排場,顯得自己有錢有地位。
多餘的菜餚怎麼辦呢?賞給嬪妃、重臣,他們平時養尊處優,吃過不少山珍海味,不見得真喜歡吃皇帝的御膳,但面子上很過得去,萬歲爺賞的,體現了龍寵。
身為吃貨,是不是已經在流口水了?可以確定的是,服侍皇帝用膳的小太監,天天都生不如死。
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只能看,不能吃,你說難受不難受。用膳快結束了,太監端來一個盤子,上面擺放著一些膳牌。
翻牌子?難道說?早上就要臨幸嬪妃了?一天兩次,皇帝可真會享受。仔細一看,心裡好失望,寫的全是男人的名字。只見有的膳牌頂端塗成紅色,寫著某某親王、某某貝勒;有的塗成綠色,寫著某某總督、某某巡撫,還有他們的名字、籍貫。
渴望見到皇帝的人會提前一天,把膳牌寫好,交給內奏事處,等皇帝吃早飯,有關部門就把收集好的膳牌端出來,請萬歲爺挑選。這麼多人求見,你想召見誰,就翻誰的牌子,不是所有人想見皇帝,就一定能見到的。
翻完了,好通知這些官員,讓他們候著,等待皇帝召見。有時候政務繁忙,一天召見好幾批人,等啊等啊,太陽快落山了,終於等到。
上朝
除了單獨召見,皇帝還可以通過御門聽政處理國務。
對於皇帝來說,上班比較方便,紫禁城前朝後寢,皇帝工作、生活都在一個地方。
至於文武百官,那就辛苦了,三四點鐘就要起床出發,因為還要算上通勤的時間。
他們有的坐轎,有的乘車,有的騎馬,陸陸續續趕到東華門外,平時比較節儉的官員,還得租交通工具,減少點開支。
大伙都在東華門外了,憑門籍進入,上面寫了姓名、官職等基本信息,就像工作證一樣,守門人員檢查完畢,才能放行。沒有門籍的,屬於閒雜人員,皇宮禁地怎麼能隨便出入?趕出去!
進入東華門,不管你在民間多威風、多牛,都要乖乖步行,少數人除外。
什麼人可以享受特權呢?親王、貝勒、貝子等宗室成員,還有年過六旬的一品大員,這些人報皇帝批准,享受VIP服務:紫禁城騎馬。
大約七點鐘,文武百官來到了乾清門排班,皇帝身著明黃服飾,端坐在最高處,準備聽取各部門彙報工作。這麼多單位,不可能一哄而上,同時彙報,皇帝就一個人,兩只耳朵,你讓他聽誰的呢?
官員們要分班次向萬歲爺啓奏。比如工部,工部尚書要手捧疏折匣,站在最前面,匣中裝有皇帝需要批示的奏折,後面跟著工部侍郎還有級別更低的工部官員。尚書把疏折匣放到指定位置,向皇帝報告有關政務,皇帝聽完,還會時不時問些問題,如果因為個人原因答不出來,那就有點尷尬了。
奏事完畢,可以退下,讓後面一班大臣繼續彙報。順序一般是內務府最先,刑部第三,吏部最後。等大家都奏完,命令內閣學士把匣子打開,取出奏折,一一宣讀,皇帝聽完一件,給出明確答復,大學士承旨。等朝政處理完,大家就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用完早膳,皇帝可以正式上班,召見大臣、批閱奏章了。
召見大臣
至於要召見哪些官員,吃飯的時候已經選好了,太監會端來膳牌,上面寫有求見人員的基本信息。
皇帝如果想召見,可以翻牌子,太監會根據皇帝的決策,來到朝房,宣佈面聖人員順序,某某某第一個見皇帝,誰誰誰第二個見皇帝,得安排妥當。
時辰到了,皇帝在乾清宮或者養心殿暖閣正襟危坐,等候大臣覲見;首領太監領著官員,來到指定地點面君。進入暖閣,跪下,”臣某某某叩見聖上!”,皇帝說:”平身,看座”,官員就起身,跪在一個墊子上,沒錯,這就是他們的”座”,一點都不舒服。接下來就可以彙報工作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希望領導給出明確意見。
一般來說,皇帝召見大臣主要是為了兩類事,一類是日常政務,比如黃河發大水了,要不要賑濟災民;還有一類是官員升遷、轉任,他們的職務發生了變化,需要面見皇帝,感謝聖上的恩德。
皇帝接見他們,可以安排後續工作,表達內心深處的期望,還可以考察他們,看看是不是符合用人標準。
因為許多官員不是靠能力飛黃騰達,有些靠的是關係、銀子,皇帝就得考察考察,如果有不合格的,直接不要。
面見皇帝要多久呢?視情況而定。
大臣彙報的工作比較多、比較複雜,時間肯定要長一點;皇帝對這些事情比較看重,問得多,消耗的時間就要更多了。
遇到康熙、雍正這樣的皇帝,召見時間長一點沒關係,領導都是工作狂;遇到咸豐、同治這種,就感覺有些無聊了,怎麼彙報這麼久!還沒結束!時間再長,皇帝好歹是坐著的,大臣彙報久了,身體更難受,你想呀!一直跪在墊子上,幾分鐘還好說,半小時、一小時,根本扛不住。
有些官員用棉花做了個護墊,套在膝蓋上,但不能太明顯,容易被皇帝發現:”這點苦都受不了,還當什麼官!”如此前程堪憂。還有些官員長話短說,語言精煉,概括能力極強,可以把時長縮短,是不是特別聰明?都是被逼出來的。
批閱奏折
除了召見大臣,皇帝還要批閱奏章。對於一般的奏章來說,皇帝不是第一個看到的人,中間還要經歷好幾個環節呢!
比如我是工部的官員,建議皇帝修繕黃河大堤,寫好奏折後,先交給通政司,通政司的人會看裡面的格式有沒有問題,檢查一些硬傷。然後交給內閣,內閣官員會給出處理意見,供皇帝參考,他們沒有決策權;再交到批本處,把內閣意見翻譯成滿文,清朝是滿人建立的政權,喜歡用雙語;寫好後,外奏事處登記,再交給內奏事處,最後呈皇帝御覽。
經歷了這麼多雙手,奏章的內容早就被其他人知道了。比較正式的主張、建議,一般寫在奏章上。君臣之間比較私密的、見不得人的事情,往往寫在密折上。折子寫好後,裝入匣中,加上銅鎖,貼好封條,包裝好,先交給外奏事處,由他們轉交內奏事處。除皇帝外,任何人不得打開閱讀。這樣安全性就高了很多,除非不怕死,否則沒有人敢打開皇上的密折。
批閱奏章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有些大臣動不動寫個幾千字、上萬字,讀一遍都費勁,更不要說仔細思考,提出意見了。
皇帝日理萬機,各省、各部交來的奏折匯聚在一起,國家那麼大,各地的情況都不同,想妥善處理每一份奏折實在是太難了。
東漢時,劉秀處理政務常常到日落,皇太子勸父皇早點休息,劉秀說:”樂此不疲”。
雍正常常批閱奏章到深夜,是個有名的工作狂魔。
娛樂與侍寢
處理完奏章,皇帝可以在午後放鬆心情,開展娛樂活動。
比如到御花園逛逛,觀賞觀賞花草,聽聽鳥叫;可以找西方傳教士學習,瞭解瞭解天文、曆法等知識,還可以打獵、作畫、練習書法、cosplay等等。
胤禛有一組《雍正行樂圖》,時而化身佛祖,在洞里念經;時而扮成蘇東坡,高唱大江東去;乾隆皇帝喜歡鑒寶+貼小廣告,他從全國各地收集古玩,看看是不是贋品。嗯!這是王羲之真跡!蓋上印章數枚,表示權威認證。
清朝末年,京劇風靡一時,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歡聽,都喜歡看,就像今天明星的演唱會一樣。光緒皇帝、慈禧太后也是票友,不僅宮廷內部有戲班子登台表演,老佛爺還會邀請社會上的名角入宮獻藝。每次表演完,額外獎賞一定數量的財物。
京劇大師譚鑫培經常接受邀請,去頤和園給老太后演戲。
夜色很快就降臨了,參加完宗教活動,皇帝可以上床睡覺,大概在晚上8點左右。
紫禁城每扇大門都會上閂上鎖,執勤人員要按時巡邏,防範不軌之徒。
8點睡覺,凌晨4、5點起床,睡眠時間也有八九個小時了,屬於早睡早起。
一般老百姓入睡前,會與配偶發生點什麼,皇帝有”三千佳麗”,自然也不會例外。
清代妃嬪主要生活在東西六宮,按照制度,皇帝是不會在她們的寢宮過夜的,想要臨幸,得召喚到自己寢宮,比如養心殿。
前面我們說過,早膳時,皇帝會翻牌子召見大臣;而晚膳時,皇帝會翻牌子選擇嬪妃侍寢,清代晚膳相當於現在的午飯,下午兩點左右,他們一天只吃兩頓正餐,晚上六七點如果餓了,可以吃些點心什麼的。
晚膳剛結束,太監會端來一個盤子,裡面放有綠頭牌,寫著妃子封號、家庭背景、年齡等基本信息,比如:蘭貴妃戶部侍郎某某某之女,年十五,鑲黃旗,蒙古族。皇帝想要召幸某位嬪妃,就可以翻她的牌子,假如今天就召幸芳齡十五的蘭貴妃吧。
等皇帝上床了,太監就會到蘭貴妃那裡,把她背到養心殿去。
侍寢當晚,嬪妃只裹一件氅,也就是外套,其他什麼都不穿。到龍床前,太監把蘭貴妃放下,離開寢宮,去門外候著。
貴妃脫下氅,進入被窩,皇帝可以開始了。
敬事房太監站在門口,計算著時間,等時辰一到,就會大喊:”是時候了!”皇帝就會讓他進來,把蘭貴妃帶走。
侍寢當晚嬪妃是不能回自己寢宮的,一般會到附近的臨時住處。
有些皇帝感覺意猶未盡,遲遲不通知太監進來,太監就得喊好幾遍,祖制難違呀!
嬪妃走後,太監還會問皇帝留不留,皇帝說留,就在起居注上寫某年某月某日,皇帝臨幸蘭貴妃,以後懷孕了好有據可查,否則被綠了都不知道。
如果說不留,那就要採取避孕措施。
有時候皇帝睡覺還會發生意外,比如嘉靖年間的壬寅宮變。
十幾名宮女痛恨嘉靖皇帝,闖入寢宮,想把皇帝活活勒死,可惜繩子上打了個死結,沒能得逞,嚇得明世宗不敢住在紫禁城了,搬到西苑一心修玄。
回顧皇帝一天的生活,談不上輕鬆,如果遇上重要的軍國大事,如三藩叛亂、太平天國起義,估計得寢食難安,做什麼都沒心思。他們修建了圓明園、頤和園、木蘭圍場、承德避暑山莊等皇家園林,常常移駕前往,在那裡勞逸結合,緩解工作壓力。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