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明知被端妃算計了,甄嬛為什麼還要讓她做高於自己的皇貴妃?極力拉攏成為自己的盟友!-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三個事件證明甄嬛做對了!
#甄嬛傳 #端妃 #皇貴妃

*正文開始

來源:江恨水
整理:冒牌生

甄嬛在甘露寺的日子那麼艱苦難熬,端妃不曾關心幫助過甄嬛;甄嬛回宮時,後宮的嬪妃們幾乎都來迎接,唯獨沒有端妃。

其實從華妃死了之後,端妃就銷聲匿跡了。

而在皇帝皇后帶著妃嬪都出席的這種熱鬧場合,端妃也沒出現,這說明在甄嬛離宮的日子裡,端妃一直人設不倒,在後宮仍舊保持著疏離、淡然、不聞不問窗外事的狀態。

想必會有人好奇,甄嬛已經意識到端妃對她的利用,而且如今甄嬛懷孕封妃榮耀回宮,端妃就不怕甄嬛找她的麻煩的嗎?

端妃既然敢不來,就是料定甄嬛不會找她的麻煩。

原因有三:

第一,端妃對甄嬛回宮後的處境早有預判,太后和皇帝讓甄嬛回宮無非是為了制衡皇后,而皇后黨自然不會讓甄嬛好過,所以甄嬛的首要目標肯定是集中精力對付皇后;

第二,端妃作為後宮的老人,威信、宮鬥實力、地位等等都是明顯高於甄嬛的,即便甄嬛要報復,也不見得是端妃的對手;

第三,最主要的是,雖然端妃的確是利用了甄嬛搞死華妃,甄嬛也心知肚明自己被算計了,但端妃一點把柄都沒有留下,事都是甄嬛出面做的,端妃啥都沒參與,甄嬛如何去報復端妃呢?

更重要的是,從甄嬛的角度來看,完全沒必要去報復端妃。

因為她已經對後宮人心和生存之道有了深刻的認識,就絕對不會像安陵容那樣拎不清地去怨恨。

首先,「交淺而言深者,愚也」,交情尚淺卻還盲目交心,這本身就是職場大忌,更是為人處事的大忌。

甄嬛對端妃就是如此,人家拿你當同事,你非要拿人家當摯友,那是你自己的一廂情願,人家沒綁架你,沒逼迫你,只能說是你不懂識得人心,而不能一味地怪別人不真誠。就如那句話,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因此,與其去怨恨別人偽善,不如提升自己的識人之能。

其次,後宮的生存規則就是如此,如浣碧所說:「要做一個可以利用的人,安於被利用,才能去利用別人。」說白了,後宮的生存本質無非就是不斷借勢和結盟實現利益最大化,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端妃只不過是按照後宮生存規則在生存而已,甄嬛也完全可以。雖然是端妃利用了甄嬛,但也是一場共贏,端妃沒有害過甄嬛,還把甄嬛從華妃的陷害中解救出來了。

因此,像安陵容那樣怨恨甄嬛實屬拎不清。安陵容只知道怨恨甄嬛利用她代替眉莊去爭寵鞏固後宮地位,卻看不到她自己也得到了實打實的好處,若不是甄嬛把她舉薦給皇帝,她又怎麼可能獲寵?

這世間所有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本質都是為了互惠互利,不是物質上的,就是精神上的。

我們無法要求別人對我們的好必須是純粹的、無所謂的。

最後,基於生存的需要,回宮後的甄嬛需要端妃這個盟友。

皇后一人獨大,還有太后扶持,甄嬛想要在後宮活下去,就必須擁有和皇后對抗的實力,所以她回宮後拉攏了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比如寧嬪、欣貴人等等。

而她跟端妃之間又沒有深仇大恨,為什麼要把一個強勢的盟友變成敵人呢?就是因為意難平?咽不下被端妃利用的這口氣?

甄嬛作為一個歷盡風浪的成熟職場人,是不會情緒用事的。

因此,甄嬛回宮拜見完太后和皇后,就主動去拜見了端妃。

不得不說,端妃就是有這種本事,明明她也想和甄嬛結盟,但就是能讓甄嬛主動來。

作為回報,端妃不僅給甄嬛提了醒:「敬妃的心不安哪」,同時還給她出了主意:「別著急接回朧月。」

而甄嬛也聽進去了。

再後來,崔槿汐和蘇培盛「對食」敗露,端妃幫了甄嬛一個大忙,不僅勸皇帝放了崔槿汐和蘇培盛,還打消了皇帝對甄嬛的疑慮。

這時甄嬛和端妃就已經是心照不宣的盟友了,但如今的甄嬛早已不是軟柿子。

滴血驗親的時候,敬妃和端妃雖然都為甄嬛出了力,但是,聰明的端妃也從中得知了甄嬛和別人有私情的事,所以甄嬛把斐文和靜白杖斃之後,說了這樣一段話,就是為了殺雞儆猴,「猴」就是端妃。

導演好細心,在甄嬛說這段話的時候,專門給端妃一個鏡頭,端妃的眼神是向下的,是恭順聽教誨的模樣。

而甄嬛這句話就是在對端妃說:「以前你不知道就罷了,但是現在你既然知道了,就給我閉好你的嘴,如果敢跟我作對,我一定會對你下狠手的。」

因此,甄嬛後來專門為端妃請封皇貴妃,並不是對端妃以德報怨,也不是感謝端妃在滴血驗親時對她的幫助,而是變相地給端妃的封口費。

甄嬛說自己終究難安,那可不麼,端妃知道她那麼大的秘密呢,不搞定端妃她心裡肯定難安。

甄嬛把端妃推出去當皇貴妃的意圖很明顯:

一來,讓端妃擋在她前面分攤皇后的火力;

二來,端妃收了她送出的這樣一個大好處,自然會替她保守秘密;

再者,也是側面公開了端妃和她的聯盟,把端妃切實地拿捏住了。

這也是之後端妃親自下場對付安陵容的原因。

要知道,之前端妃都是那種利用別人,從不自己下場動手,不和對手面對面衝突的人。

後來她卻主動去對付安陵容了,這就是她在給甄嬛表態:「你的大禮我已經收了,秘密一定會幫你守住,我還會替你認真做事。」

如果說之前的端妃都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那麼從她做了皇貴妃之後,她就主動跳下水坑,讓自己沾滿了水和泥。目的就是為了讓甄嬛放心,從而保命。

端妃固然足夠聰明智慧,但回宮後的甄嬛也不再稚嫩。她不僅看透人性,更懂得如何駕馭人性,利用人心。

如果當初甄嬛回宮對端妃的態度是安陵容那樣狹隘的,怨恨端妃,並與之為敵,恐怕就很難有這種共贏的局面。

 

 

從一個棄妃逆襲成為皇貴妃,如願以償領養了自己喜歡的孩子,把曾經折磨自己的仇人逐個擊敗,並徹底摧毀——人人都知道端妃是後宮這場局中的狠角色、絕頂厲害的人物。

但,很少有人能想象:從谷底登峰的這一路有多難,而她又究竟優秀在哪裡。

《甄嬛傳》一開場,是皇后和華妃兩分天下的局面。

雖然同在妃位,相比華妃、齊妃,端妃不僅沒有皇帝的寵愛,甚至還喪失了生育的能力,子嗣方面毫無指望。

另外,華妃寵冠六宮,視她為死敵,明裡暗裡折磨了她那麼久。

更慘的是,她身體還病著,要常年喝藥。

以上,外憂內患的狀態,就是端妃的人生境況。

這何止是人生低谷,如果單純按照後宮生存三項必備技能來看,端妃的未來幾乎無望。

面對這般令人絕望的局面,端妃做得第一件事,不是心灰意冷,不是認命放棄,而是維繫住自己的生存。

當然,她肯定有無數個心灰意冷的時刻,但她知道:好死不如賴活著,只要活著就會有機會。

同樣遭遇人生低谷的打擊,普通人和高手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

普通人總沈溺於「繁華已落盡,物是人已非」的自暴自棄,高手卻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臥薪嘗膽。

因此,為了在後宮這個殘酷的地方生存下來,端妃做了三件事:

第一,示弱,在大眾面前經營「弱者」人設。

在後宮這種地方,只有活得像個對人毫無威脅的弱者,才是最安全的,加上她本身就生病了,就更方便經營這個人設了。

(這也是為什麼華妃一死,端妃的病就奇跡般地好了的原因)

第二,把伺候自己的宮人全都遣散。

一來是保持低調,經營弱者人設,二來方便為她獲取信息和情報。(以後我會詳細分析後宮里下人們的情報網絡)

第三,清醒地分析局勢,理性地作出判斷。

時刻掌握後宮的動態和走向,以便自己找到好的時機。

以上三點在她和華妃的這場對話,就能看出來。

富察貴人小產後,甄嬛懷孕了,當場華妃就難過了,別人都能生,自己卻不能,於是就跑到端妃宮裡發洩她的怨火和不甘心。

華妃說:「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端妃知道只有讓華妃出了這口氣,才能安生,於是她順著華妃的話說:「這些年不都是這樣的嗎」。

華妃繼續宣洩情緒:「我真恨不能親手殺了你」。

這時華妃是真的動了殺心,畢竟華妃沒腦子,要是一時喪失理智使陰招害死了端妃也未可知。

所以,接下來端妃的話,是完全站在華妃的角度說的:「我纏綿與病榻,生不如死,這難道不比殺了我還痛快。」

這麼說就是為了保命啊,讓華妃心裡舒暢,讓華妃知道她過得很慘很慘,比死了還要痛苦,從而讓華妃打消殺害她的念頭,典型的以退為進。

但華妃不解氣,繼續對端妃放狠話:「只要你在這宮中一日,我斷斷不會放過你」。

而端妃使出了「示弱」絕招:「我已經認命了,我折在你的手裡了。」這是當著華妃的面,宣告華妃的勝利,承認自己被華妃摧毀了,這就是讓華妃得到那種踩踏一個人的滿足感。

這是讓一個女人把自己的尊嚴和心氣交出去,親眼看著別人踐踏,但端妃忍住了,就像韓信忍胯下之辱一樣。

說完這些,看著華妃的情緒有所緩和,端妃趁勝追擊,開始進攻,試圖讓華妃收手離開。

她說:「天色已晚,驚動了太后也是無益的。」

華妃向來囂張,更何況是在毫無還手之力的端妃面前,她自信地說:「你為我會怕?」潛台詞就是:今天我搞定你了,就是把你弄死了,也沒人能拿我怎麼樣。

為了保命,端妃開始戳華妃的軟肋了。

這一段話,對於不能生孩子,還囂張跋扈的華妃來說,簡直就是殺人誅心。

由此可見,端妃雖然臥病在床,但什麼事情都清楚,什麼事情都明白。

華妃雖然向來衝動任性,但聽完端妃這段厲害分析,也收斂起來了,畢竟若是因為這麼一個沒有價值的對手失去了皇帝的寵愛,不值當的,所以也就偃旗息鼓,撂下兩句狠話也就走了。

確認華妃走遠了,端妃才轟然倒在床上,她不是身體虛弱,她是剛剛經歷過一場關係生死存亡的危機啊。

畢竟,華妃殺起妃嬪來,從來沒手軟過。

所謂人生低谷,最難熬不僅僅是物質,生活再艱難,忍忍也是能過的。

最難的是內心的秩序如何維持。

為什麼很多人在經歷打擊或者挫折之後,容易一蹶不振?

因為在低谷期,目標喪失、機會渺茫、外在的資源支持和良性反饋都消失不見,只剩自己一人,在這種孤獨中,一個人維持自己的內心秩序就變得非常困難。

一個人一旦內在失序,就會變得渙散潰敗,最直接的就是喪失信心和耐心、自我懷疑,執行力降低,自暴自棄。

而端妃沒有內心失序,她一個人在痛苦中煢煢孑立,保持著超越常人的理性,因為她內心堅信一條自然規律:沒有人能永遠興而不衰,只要是人,就會有缺點;不管當下多麼鼎盛輝煌,早晚都會有破敗的那天。

這種內心秩序的堅守,是整部《甄嬛傳》的精髓,要知道,名利場上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輝煌,而是如何走出低谷,重築輝煌。

正因為維持住了內心的秩序,端妃才一直默默等待,等待機會出現。

等待——是端妃做得第四件事情。

等待這件事,最容易消磨人的意志。

那種等待的日子,就像是被丟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風後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無窮無盡……

等待不是什麼都不做。

等待某種意義上也是堅守,在華妃那麼折辱她的時候,她堅持不投靠皇后,因為她看得非常清楚,跟著皇后沒有出路。

不管當下多麼艱難,只要不是好機會,就絕對不出手。這一點太值得我們學習。

回想之前,我創業拉投資的時候,也有兩三次自亂陣腳,因為太想要機會,反而失去了判斷機會好壞的能力,險些踏入那些不懷好意投資人的圈套。

如今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因此,更加明白端妃這種等待中的堅定有多可貴!

人總是會被慾望、仇恨或者虛榮等東西慫恿著的,但是端妃控制住了這些,哪怕她恨透了華妃,也極力地忍耐;哪怕她很想復仇,若是不能把對手一擊即中,她也不動聲色。

就這一點來看,她克服了自己的天性。

因此,她等到了甄嬛,等到了機會,從此一口咬定,徐徐圖之。

端妃逆襲的高級之處,在於不動聲色,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而日有所長。

等到敵人意識到的時候,她已經懷瑾握瑜,風禾盡起。

每每看端妃,都讓我意識到: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沈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艱辛,不會在第一時間看到結果和收穫的日子,我們把它叫作「扎根」,是逆襲飛升的前奏。

根扎得越深,飛的就越高。」

每一個從低谷走來的人,都是狠角色。因為,等一個人熬過了人生最慘淡的時光,內心就會變得非常強大。

人生是一條微笑曲線,總是難免在不同時期的某個階段遭遇大大小小的低谷,希望在那樣的時刻來臨的時候,端妃的這種逆襲品質能給我們些力量。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