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能順利回宮復寵,僅是因為皇帝對她舊情復燃?從原著小說分析原因有二!其實另有隱情!-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復寵的原因在電視版本竟然被刪掉了!!!

#甄嬛傳 #復寵的秘密 #要看原著才會知道

*正文開始

來源:娛氏影視
整理:冒牌生

一個英明的君王,再怎麼刻骨銘心的愛一個女人,也不會因感情用事而置江山社稷於不顧。

一旦這個女人的家族勢力威脅到他的江山,他就會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華妃就是一個例子。

儘管皇帝很愛華妃,但該賜死的時候,絕對不會留情。

電視劇中的甄嬛,真的是個例外嗎?

皇帝僅僅因為對她念念不忘、動了真情,所以才要不顧一切把她從甘露寺接回皇宮?其實,真相沒那麼簡單。

1、甄嬛其實是另一個華妃

在原著中,甄嬛還有一個手握兵權的哥哥,名叫甄珩,在消滅親王和權臣的行動中立了大功,然後和「果郡王」——也就是原著中的「清河王」關係密切。

正因為他們關係密切,才被皇帝深以為然,唯恐這位「清河王與甄珩」又是另一個親王與權臣勾結的朋黨,所以要把他們這股「惡勢力」狠狠打壓下去。

皇帝先來了一招調虎離山,把清河王調離到外地,隨後再處置甄珩;以便徹底瓦解這伙疑似對朝廷不忠、對皇帝不利的的朋黨。

甄嬛因「誤穿純元皇后的舊衣而獲罪」,不過是一個由頭罷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皇帝忌憚甄家會以功造過,恃寵而驕,更害怕甄珩手握兵權與清河王聯手架空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舉剪掉清河王的羽翼和利爪。

具體操作是:迫害甄珩,誅滅其野心。

待把這一切處理完之後,皇帝才「舊情復發」心安理得地去甘露寺看望甄嬛了。

崔槿汐的謀劃回宮,不過恰好給了皇帝一個台階而已。

眉莊去甘露寺看望甄嬛,就是為了把這個消息告訴她,讓甄嬛多加防範:下一個受害者可能就是甄嬛本身。

眉莊到甘露寺屬於「出公差」,表面的使命是護送自戕嬪妃的靈柩。

實際上是在給甄嬛報信,告訴她哥哥甄珩遭遇暗算的消息——讓甄嬛也多加防範。

原文如下:

眉莊道:「瑞嬪是自縊而死的。宮嬪自戕本就有罪,又加上安陵容一意挑撥,坐實她挾君的罪名,所以她死後梓宮一直停放在延年殿。正月初的時候昌貴嬪的和睦公主突然高熱不止,通明殿的法師說是有妃嬪亡靈未得超度所致,只得把靈柩送來了甘露寺。」

甄嬛道:「這事在正月里辦終究不吉利,怎麼交給了你?」

沈眉莊:「通明殿的法師說要長久沒有被皇上召幸的女子身心清靜才能辦這樣的差事——當然不止我一個,只是其他的妃嬪嫌晦氣不肯,才輪到我來的。瑞嬪是個可憐人,也想著可以來看看你。」

甄嬛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為一個沒有什麼交情的嬪妃來招惹晦氣,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也不是眉一貫的風格。

於是,一再追問眉莊的真實來意。

眉莊見甄嬛已經察覺起疑,只得如實相告。

「既然你察覺了,我也不能再瞞你,這次出來見你我是煞費苦心。我給和睦公主下了點發熱的藥,又買通通明殿的法師說起瑞嬪梓宮要超度一事還要長久不得寵幸的妃嬪護送到甘露寺,才能想法子見你一面。是你的兄長,甄珩——他瘋了!」

2、甄嬛的哥哥瘋了,「清河王」死了之後,皇帝才來接甄嬛

在電視劇中,對於甄嬛的哥哥甄珩,並沒有提及,為的是突出皇帝對甄嬛的「真情」。

但如果沒有對甄嬛哥哥的描寫,皇帝突然對甄嬛大發雷霆、輕罪重罰,是說不過去的,太突兀了。

只有究其背後的原因,才能讓劇情更合理。

皇帝來甘露寺看望甄嬛的時間節點就是在——甄嬛曾經手握兵權的哥哥瘋了、果郡王(清河王)也傳出「死訊」之後。

只有在這些隱患和威脅都消除之後,皇帝才肯「舊情復燃」來看望甄嬛。

畢竟,甄嬛只是一名弱女子,沒有她哥哥在背後撐腰,她再怎麼折騰,也掀不起風浪、成不了氣候。

朝中最怕前朝與後宮聯手,裡應外合,動搖江山。

而現在的甄嬛,孤掌難鳴,作為純元的替身,皇帝還是很惦念她的。

得知甄嬛懷孕,皇帝更是大喜,甚至把甄嬛接回宮中高價豢養。

標準的「打一棍子給個甜棗。」

這就是君王的「恩威並施」,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的嬪妃或臣子們五體投地。

對於一個已經不存在任何政治威脅的女人來說,皇帝還是蠻「憐香惜玉的。」

由此可見,華妃臨死前詛咒甄嬛的話沒錯,甄嬛會步她的後塵!

皇帝既然能對華妃做初一,就能對甄嬛做十五。

帝王雖然愛美人,但卻更愛江山,作為一個英明的君主,這確實無可厚非,甚至是明智之舉。

甄嬛以為「椒房之寵」是皇上愛他的表現!其實是一場經過設計陷阱!

有句話說得好「福是禍所依,禍是福所附。」

甄嬛剛侍寢就獲得椒房之寵,是天大的恩寵,就連皇后宜修都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雖然純元皇后曾擁有過這樣的恩寵,但純元皇后與甄嬛的身份不一樣,純元是皇帝的原配嫡妻,她獲得這樣的殊榮當之無愧。

可甄嬛只是小小一介嬪妃,她沒有任何的資質與功勞,可以配得上這份恩寵。

這就應了那句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這也給甄嬛日後的災難埋下了伏筆。並在朝夕之間就被打回原形,成為眾人的笑話。不得已去了甘露寺修行。

1、椒房之寵

在《甄嬛傳》原著中,之前獲得椒房之寵的嬪妃,總共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一個便是華妃。

舒太妃是先帝心尖上的女人。正因為如此,果郡王才會被先帝格外寵愛,並手把手教騎射,而且還曾經被議儲。

也就是說,本朝的江山差點落在果郡王的手裡,就因為舒太妃與先帝感情深厚。

那是真愛,舒太妃與甄嬛不一樣,她不是任何人的替身,先帝愛的就是她本人,所以,感情基礎十分牢固。

另一個獲得椒房之寵的嬪妃就是華妃了。

看來,皇帝對華妃也是真愛,儘管華妃囂張跋扈,可華妃艷冠六宮,容貌超群,是皇帝真心寵愛的女人。

而且,皇帝愛的也是華妃本尊,而並非是任何人的替身,所以,華妃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也是無可取代的。

可惜的是,華妃是年羹堯的妹妹,皇帝為江山穩固考量,不得不給華妃「絕育」,以防後患。

但這也是皇帝最大的隱痛。

所以無論華妃犯了多大的錯誤,皇帝都不忍重責,即便最後華妃被賜死,皇帝也是迫不得已,有萬般不忍。

然而,隨著年羹堯氣燄日盛,皇帝對年氏一族越發忌憚,視作心頭大患,甚至到了不得不剪除的地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甄嬛進宮了。

以盜版純元的面目進宮,讓皇帝有了一個合情合理「寵愛」她的藉口與理由。

也就是說,甄嬛與皇帝的感情從一開始就建立在相互欺騙和精心算計的基礎上,甄嬛裝病避寵,明哲保身。

皇帝隱藏身份,冒充王爺,於是乎,一場陰謀下的婚禮便隆重成行了。

甄嬛居然成了該朝第二個獲得椒房之寵的嬪妃——重點是「嬪妃」。

2、椒房之寵殺機四伏

自從甄嬛獲得椒房之寵後,那華妃便不再是有「一無二」的寵妃。

後宮之中,有了與她比肩而立的人。

更關鍵的是,甄嬛位分在她之下,娘家勢力也沒有她大,甄嬛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獲得如此殊榮的,起點之高,風頭之盛,令人汗顏,令人後怕。

皇帝這樣做,就等於直接給甄嬛樹敵華妃,實在太高調了。

如果皇帝真愛甄嬛,首先考慮的是該如何保護她,而不是如此張揚高調,將甄嬛置身於風口浪尖之上。

雖然先帝當年也給予舒太妃椒房之寵,但舒太妃卻是獨一無二的,受過椒房之寵的嬪妃。

當時的舒太妃因為是擺夷人,被眾位妃子冷落孤立和鄙視,先帝是想靠這種方式給舒太妃立威,讓後宮嬪妃們不敢欺負她小瞧她。

而甄嬛的「椒房之寵」卻顯得過於生硬突兀、莫名其妙了,難道真是皇帝被愛情衝昏了頭腦,一時衝動,為愛人不惜一切嗎?

其實不然,甄嬛只是一顆被皇帝利用的棋子而已。

皇帝給甄嬛椒房之寵,目的就是為了挑起華妃與甄嬛之間的嫉妒與矛盾,甚至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他要利用這種仇恨的力量去鏟除年羹堯。走曲線救國的路線。

因為甄嬛的父親是言官,是專門彈劾朝中大臣、給皇帝提意見或建議的。

像年羹堯這種功高震主的權臣,一般言官根本不敢發聲,只有給他們製造成敵我矛盾,甄遠道才甘願冒死進諫,彈劾年羹堯,並歷數他的種種罪狀。

這就是帝王的制衡之術、王御之術。

作為明君,絕對不會為了所謂的愛情喪失理智,他們的頭腦任何時候都是冷靜清醒的。

有時候貌似「糊塗」,也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而已,只有裝糊塗,才能讓他的計劃盡快實現。

就比如華妃讓甄嬛罰跪導致流產的事件。

皇帝明明知道,甄嬛這麼容易滑胎,一定與華妃宮中的歡宜香有關。

可還是「懲罰」了不知內情的華妃,從而使華妃更加憎恨甄嬛。

此時華妃會覺得,皇帝是為了甄嬛來懲罰自己。可見甄嬛狐媚惑主的功夫多厲害。

從而讓她們彼此的怨恨更深。只要她們發展成「你死我活」的仇人了,年羹堯也就能盡快鏟除了。

年羹堯被消滅後,甄嬛緊接著就被皇帝卸磨殺驢、無端降罪。

一則是為華妃報仇,二則是懲罰甄嬛的聰明過頭——她啥都知道,啥都想插手,不懲戒一下是不行了!

不然他們甄家就會成為第二個年家。

#冒牌生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 https : //spoti.fi/2XSsbWB 

蘋果👉🏻 http : //apple.co/2PGKUQm 

谷歌👉🏻 https : //bit.ly/2Y27JSW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