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所安,做什麼都是三心二意《放輕鬆,別讓生活太浮躁》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心無所安,做什麼都是三心二意
心無所安是可怕的,甚至是可憐的。其實給自己的心找一個能夠安放的角落並不困難,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在都市的紛紛擾擾中,我們需要一個小窩,這裡也許不算寬敞,也許不夠豪華,但是能夠讓我們安心,讓我們溫暖,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感動於一句話:「生命短暫,願人們都心有所安。」
心有所安,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從古至今都一樣。古代男人們要外出服徭役或征戰,生活非常動盪,這就是「不安」,並且心裡放不下的是妻兒。
如果妻兒跟著隊伍走,既不方便又增加危險,這會讓男人們心裡更加「不安」。如果家屬能夠有和平環境和平靜生活,男人們就能夠「心安」。心無所安,做事情必定不能夠專心,因為還有所掛念,心無所安,做什麼都會是三心二意,自然也不能成就事業。
心無所安的人就像旅途中的浪子,過著飄飄蕩蕩的生活,你若問他目的地在何方,他必定會茫然不知所措。心無所安的人找不到心靈的歸屬,喪失安全感,看到別人回到溫暖的家鄉,自己卻毫無寄託,徒增幾分落寞和悲傷。一個出門遠行的遊子不會感到孤獨,因為他知道家裡有為他等候的母親。一個在外拼搏事業的男子不會感到彷徨,因為他知道城市裡有一盞燈為他留著。有所寄託才會心安,沒有想念是很可怕的。
對於現代社會的人來說,要想心有所安,必須心有所寄。有些人寄情於工作,有些人寄情於某項體育活動,有些人寄情於自然風光,不管怎樣,總要有所寄託。熱愛生活,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是最基本的。擁有和諧穩定的朋友圈子,在朋友之中也能得到心靈的慰藉。總結起來,心理的平衡和情感的穩定才能保證心有所安。古人就很講究內心的平衡之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學會自我調節。擁有穩定的情感,人才能獲得心理的健康。
再比如,一個女子若沒有心儀的人,就會對異性的追求採取試試看的態度,沒有決斷,別人也會認為她三心二意,不夠專心,其實這正是心無所安的表現。而當一個女子的心接受一個男人以後,她就會對這個人全心全意,死心塌地,別人會認為她很專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有所屬,而且有所屬心必安。人是一種感情複雜的動物,內心的感覺很奇妙,每個人都會有他獨特的想法。不管你心裡想的是什麼,不管讓你心安的是什麼,必須有讓你心有所安的理由。
有一位年輕的朋友,他非常喜歡旅遊,並且熱愛自由,家人讓他留在當地工作,他毅然決然遠走他鄉。問他為什麼要選擇出走?他說:「我不喜歡任何的束縛,包括最親近的人。」幾年之後我再次遇到他,他卻告訴我說準備在家裡安定了,看到我一臉的不解,他解釋道:「在外面雖然自由,但總覺得心裡空蕩蕩的,沒有什麼寄託。後來我明白了,家才是我心靈的居所,所以我決定回家。」
其實家安在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裡有值得牽掛的人。城市裡有很多蝸居的人,為什麼他們呈現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呢,源頭就在內心。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名礦工參加電視臺的節目在舞臺上為妻子傾情演唱,歌聲打動了所有人。他的生活是艱辛的,甚至面臨危險,但他的笑容是真誠的,幸福洋溢在臉上,因為他知道家裡有等待他的妻子,妻子默默支持他,是他最大的「心安」。有堅強的後盾,前方才有更燦爛的未來。
心無所安是可怕的,甚至是可憐的。其實給自己的心找一個能夠安放的角落並不困難,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在都市的紛紛擾擾中,我們需要一個小窩,這裡也許不算寬敞,也許不夠豪華,但是能夠讓我們安心,讓我們溫暖,這才是最重要的。
心有所安,可以讓一個人內心充實,並充滿期待,為了這種期待,你會積極工作,開心生活。生命短暫,願人們都心有所安。
很多人的一生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很多人一生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有時候是主動選擇,有時候是被迫接受。不管是哪一種,都要儘量避免。
欺騙有兩層含義,一是隱瞞事實真相,一是編造虛假事實。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不被人接受的行為。在這個世界上,不怕偷不怕搶,就怕騙。
為什麼這麼說呢?偷也好,搶也罷,都顯而易見,公開存在,只要加強自身安全意識,基本上都能夠避免。但騙不同,騙是悄然存在的,不易察覺,騙你的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認識的人,更有甚者是朋友或者親人。所以,騙是最防不勝防的。
為什麼會存在欺騙這種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利益,也不排除撒謊成性、僅供娛樂的人。很多人一生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和被人欺。自欺和欺人常常被放在一起,就是說有些人既騙別人又騙自己。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被人欺騙也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
首先說說自欺,也就是欺騙自己的意思。人為什麼要欺騙自己呢?簡而言之,就是不願意面對真相。這個真相是不利於自己的,所以就不願相信,寧願欺騙自己獲取心理安慰。有人說,自欺又沒有妨礙到別人,為什麼你要批判這種行為呢?表面上看的確是自己的事,其實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你編造一個假像欺騙自己,你會不自覺的把這種虛假資訊傳遞到周圍的人那裡,別人信以為真,於己於人都是不利的。俗話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就算你把謊話編造得再圓滿,它就像肥皂泡,縱然美麗,終會破碎。真相再殘酷,我們也要鼓起勇氣去面對。誰沒有欺騙自己的時候呢?愛人移情別戀,我們會受不了感情的打擊,騙自己說他(她)還會回到自己身邊;親人突然離世,我們一時難以接受,會騙自己說他(她)還在。諸如此類,種種事故,因為不願接受,才會欺騙自己。在自欺、欺人與被人欺中,自欺的社會危害性最低。
再來說說欺人,也就是欺騙別人的意思。人為什麼要欺騙別人呢?我想起一些生活瑣事,如果不熟的人問我的事,我會懶得作答,覺得這是自己的隱私,為何要告訴你。別人問你的事是這樣嗎?我一概以「嗯,啊」作答。其實我並沒有說出真實情況,也算欺騙別人,但這中間不存在利害關係。還有一種情況,叫做善意的謊言,比如一個男人在外面經歷事業艱難等,但是他不想讓家裡人擔心,就隱瞞實情,報喜不報憂,這也是一種欺人。而另一種情況是,別人希望你說他想聽的話,而不是說實話。
比如,你身邊的某個朋友明明穿著一件不適合自己的衣服,卻自信滿滿地問你:「漂亮嗎?」你會說好看還是不好看,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違心地說出「好看」兩個字。其實,這個時候你就是在欺人。
關於欺人這件事,魯迅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有一家人生了個胖小子,大家前來祝賀。第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要大富大貴,全家人都高興;第二個人說:這孩子肯定是要死的,被人家揍了一頓。
在這個故事中,第一個人的話只是一種猜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也算是謊言,是在自欺也是在欺人,但得到的確是對方的贊同和感激;第二個人說的是必然的事實,因為任何人都要死這是必然存在的事實。這個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但得到的確是對方的一頓毒打。
以上兩種情況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另外有一種欺人就不可寬恕了,因為這種欺騙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我們常說的傳銷,就是靠欺騙別人獲得不正當利益,再唆使受害人去繼續騙別人,這種行為非常可惡,可謂人神共憤。經濟案件中很多都涉及到「騙」,編造身份編造事實,打著做生意的幌子,騙取受害人的錢財。說到這裡,大家也許明白了,欺人要看出發點是什麼,如果一開始就心懷鬼胎,利用不正當手段非法得利,最終會被人看穿,落得被唾罵的後果。欺騙朋友,就會失去朋友,欺騙別人,就會失去良心,最終得不償失。
最後說說被人欺,也就是被別人欺騙的意思。俗話說:「常在河邊站,哪能不濕鞋。」也可以說成:「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身處這個繁華的世界,被人欺騙是常有的事。誰沒接到過「您已在××商場消費××元」的短信?誰沒在街上遇到人家拿著東西說免費送你的事情?在江湖中磨練已久的我們深深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也沒有免費的午餐,很多上當受騙的人都是貪圖小利,結果因小失大。對於別人的話,最好是信三分、疑七分,不要被別人的花言巧語蒙蔽了雙眼,堅持自己的判斷,理性看待人或事,才能減少受騙的機率。
很多人一生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有時候是主動選擇,有時候是被迫接受。不管是哪一種,都要儘量避免。自欺雖然能緩解暫時的痛苦,但是勇敢面對才能徹底治癒傷痛。其次是欺人,欺人的目的若不單純,最後只能自食惡果。最後就是被人欺,被人欺並不可怕,只要抱著不相信的態度,誰又能欺得了你?說了這麼多,無非想告訴大家,自欺、欺人、被人欺雖然普通存在,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量將它們驅逐出自己的心靈,才能擁有健康的人生。
順境與逆境——世界上的事情,永遠無常
順境和逆境也許只是一線之隔。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但請不要懼怕變化。當順境出現的時候,我們心懷感激,利用順境的優勢去實現自己的願望。當逆境出現的時候,我們同樣心懷感激,感激逆境對我們意志的考驗。
記得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快樂是短暫的,所以不必太快樂,悲傷是短暫的,所以不必太悲傷。」說的就是世事無常。身處順境是短暫的,所以不必得意忘形,身處逆境是短暫的,所以不必自怨自艾。正是因為世界上的事情永遠無常,順境和逆境都是經常會出現的情況。沒有人永遠一帆風順,也沒有人會永遠在漩渦中掙扎。
我們承認世事無常,是不是說既然無法預料無法把握,就放任不管了呢?當然不是。正是因為無常,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把握當下。順境出現的時候,切忌一味的享受。古人有云:「未雨綢繆,居安思危。」身處順境,更加把握機會,利用順境提升自我,加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在逆境來臨的時候應對自如。
有人說,順境才是最危險的。這個說法不無道理。身處順境,難免春風得意、意氣風發,會過度的自信,相信自己想得到的必定信手拈來,所以才會忽略了道路上潛藏的危險,一旦遇挫,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落差感。如果能夠用平常心去對待順境,就不至於太驕傲,不至於期望過高,當有一天,逆境真的到來,就不會措手不及、手忙腳亂,而是沉著應對。
跟順境相比,怎麼對待逆境是人們更關心的問題。其實人們對待逆境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隨遇而安、試圖改變和怨天尤人。隨遇而安的心態很好理解,逆境來臨的時候,抱著「命運給我什麼,我就接受什麼」的態度,被動地接受現狀,甚至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比如,新換了工作,對單位的一些制度很不適應,但自己又無力改變,這時就會勸自己「既來之,則安之」。這種心態看似消極,其實包含著一種處世的智慧。
還有一些人不願意被動接受,他們懷著「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激情,試圖去改變現狀,也許會處處碰壁,但是他們會愈挫愈勇,在挫折中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很多農民起義的發生都是因為不滿現狀,立志要推翻黑暗統治,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他們的勇氣令人可敬可佩。
另外,還有第三種人,對現狀不滿,但他們既不想辦法改變環境,也不試圖改變自己。而是整天牢騷滿腹,怨天尤人。殊不知,在牢騷和抱怨中浪費了生命,並且對於改善現狀沒有任何幫助。顯而易見,前兩種對待逆境的方式是我們提倡的,後一種對待逆境的方式不可取。
不可否定,人們在逆境中能夠迅速地成長。不經過風吹雨打的溫室花朵,也見不到美麗的彩虹。人生沒有那麼隨隨便便成功。很多身家過千萬甚至過億的商人,創業的階段困難重重,人生的逆境隨處可見,如果不是靠頑強的意志力,咬緊牙關的堅持,怎麼能夠成就後來的成功?當我們羡慕別人的時候,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夠經得起逆境的考驗,當逆境來臨的時候,是泰然處之,還是抱怨上天不公?請永遠要相信一句話:態度決定了成敗!
摘自《放輕鬆,別讓生活太浮躁》 作者:金俊毅
書籍特色
浮躁源於杞人憂天。只要做好每天的自己,就能成就自身的美麗。不要總想世界如何待你,而要想想你每天在世界上做了哪些?你每天的點點滴滴,構成了你的記憶,以及人生的意義。沒有這些,人生就是一團空虛。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沒有太多的時光可供浪費了!
請停止浮躁,專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