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還要演9歲兒童?時隔13年,這個恐怖的小女孩又回來了!—《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當年被嚇到有陰影,現在又想重溫一次

*正文開始

作者:電影新訓
整理:冒牌生

夏日炎炎,一股「陰風」刮上了熱搜。

誰?圓圓的臉蛋,清澈的大眼,一頭標誌性的雙馬尾……以及,那個時隔13年回歸的童年陰影。

還是想不起來?來,先把她「頭像」給你們看看:(高能預警)

3。

2。

1。

心動了嗎?哦不,DNA動了嗎?

是的,這個經典恐怖故事《孤兒怨》,即將推出續集《孤兒怨:首殺》,計劃8月19號在Paramount+ 上線。

這故事當年有多經典?

尤其對於亞洲的觀眾:前作《孤兒怨》當年創下全球近8000萬的票房,這還不算什麼。

豆瓣上一個數字極為惹眼。

在驚悚片&懸疑片類目里,它都排在10%以上的金子塔尖。

只是單單一張海報,影迷們都能解讀解讀出八百種嚇人的細節。

從眼神,到構圖、衣領、頭花……可見「中毒已深」。

如果說《咒》是晦氣,那《孤兒怨》給廣大國內影迷留下的陰影絕對是不可饒恕了。

在2009年,我們接觸恐怖片還不算多的時候。

《孤兒怨》的驚嚇的確算得上頂級:幽魂般游走的鏡頭;誇張扭曲的妝容;蘿莉暴走這樣三觀崩塌的故事……

然而,對於續集前景,大家觀點似乎不太統一。

故事定位是第一部的前傳,發生在女主被收養前,讓全家喪生的恐怖縱火案。

這段背景在前作曾簡單提到過:33歲患「不老症」的精神病患者,裝作9歲女孩被中產家庭收養,勾引養父不成,放火燒了一家子。

光是聽描述就不寒而慄,看預告,更「嚇人」。

當年12歲的伊莎貝拉演9歲兒童,如今,她25歲的她,還是要演9歲兒童,那時小演員說自己演技最大的困難就是演大人,現在最大的困難應該就變成演小孩了。

而且整個劇組,堅持不用CGI或者其他技術手段,評論區的討論也十分有趣。

但就演員在第一部裡的表現來說,影片也不是沒可能通過演技和氛圍的營造,讓大家忘記演員的年齡……吧。

咳咳。回歸正題。

預告片一看完,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這不就是第一部嗎?

故事結構(如果預告片是順劇情剪輯的話)、經典橋段、嚇人手法,都和第一部有著驚人的相似。

說好聽了叫致敬,說難聽了恐怕就是「自我複製」。

女主這次走進的家庭,和第一部有個共同點:女兒走丟。

艾斯特看中的就是這個漏洞,通過扮成走丟女孩的方式融入,還要一邊小心提防事情敗露。

故事邏輯和前作差距不大。

挑好家庭→用計謀讓他們把她帶回家→家裡的母親敏感地發現她的異常→掌握特定信息的外人接近真相邊緣……

第一部,這個外人是修女,被艾斯特殘忍錘死。

前傳預告片里,一位看起來像警察的亞裔承擔了和修女差不多的功能:

把艾斯特送到新家庭手上,也是第一個對她的身份產生實質性質疑(母親只是感覺)。

最後一個他出現的鏡頭,是比對了指紋之後,電腦顯示「不匹配」。

而鏡頭一移,他身後,出現了艾斯特的影子……角色設定也幾乎沒變。

第一部裡有的心理治療師,這部也有類似角色。

△ 上:預告片;下:《孤兒怨》

第一部裡有個早早發現她不簡單但被威脅的弟弟,這部裡也有個差不多的哥哥。

△ 都是預告片

而且同樣,故事的發生地,在白雪皚皚的北方。表現手法上,也看不出太大改變。

經典場面,用螢光顏料畫的恐怖畫作:在白天看起來就是孩子會畫出的,單純無害的作品,但當晚上一打開魚缸的紫外線燈,畫就顯出它們猙獰的本質。

媽媽頭上插把刀,宮殿里出現大火和各種死法的屍體。新預告片幾乎一比一複製。

再比如,夫妻做事的時候,艾斯特會忽然出現。

不知道是不是在致敬第一部中以討好之名,再次傷害養母的橋段。

總之,驚喜和創新,在預告片里是沒太看出來,不過,就算不求創新,要是能延續前作的優秀,不掉水準,對觀眾來說,也是及格的情懷延續。

畢竟第一部《孤兒怨》,無論是從內涵還是手法上,都已達到經典級別。

作為優秀驚悚片,影片深諳「一驚一乍」的合適節奏。

電影屢屢借艾斯特視角,渲染一種無處不在的幽靈效果。

最恐怖的,不是血腥或者殘忍場面,而是來自心理:一種無時不刻的監視感。

更可怕的是,這種心理恐懼有著「養成系特性」。

一開始,母親只是會在艾斯特在附近時疑神疑鬼,到後來,一丁點風吹草動,都會讓她神經緊繃。

整部影片,拋開驚悚片的外殼,內核,還是揭露創傷的家庭倫理劇。

經典的恐怖片實際上都符合一條:吸引力法則。

換成人話就是,蒼蠅不叮無縫蛋——往往在「鬼」到來之前,你已心裡有鬼。

《孤兒怨》就是這樣,以怨吸怨。

初看。這是一個條件優渥的家庭,夫妻恩愛,兒女和睦。

但在艾斯特的「搗亂」下,裂縫浮出水面。

丈夫出軌、妻子酗酒,小女兒的胎死腹中,讓兩人的婚姻關係岌岌可危……

實際上呢?妻子酗酒,丈夫出軌,女兒被漠視。

甚至,丈夫對艾斯特的無條件信任和重視,也暗藏「洛麗塔」的情結作祟,是內心逃避「瘋妻」的秘密地道。

還是那句話:在這個家,愛和信任已經腐爛。

艾斯特的到來,不過讓成年人內心的齟齬、骯髒,邪惡都無處藏匿。

而艾斯特,她是被成人世界放逐的孤兒。

生理缺陷其實是一個隱喻。

在大人面前,她是小孩。在小孩面前,她心理又是大人。好像可以佔盡便宜?

未必。

她有大人的心智,卻沒大人的體力(能力)。

她可以利用小孩的身份鑽法律和道德的漏洞,但這身份,也是謊言。

她看似在兩種身份中游刃有餘。

實則兩頭不靠,彆扭之極。

這是一群什麼人?怨念無處發洩之人。怒積多了,就變成怨。怨一旦滿了,就會殺。

這也是為什麼《孤兒怨》能成為經典的原因,嚇人之外,還能讓觀眾咂摸一下。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前作的優秀,給第二部天然帶來關注,當然也難免與它比較,這就自然拉高了觀眾的期待。

從預告片上看,質感,肯定是不如第一部。

再看導演編劇的前作,emmm……導演前作最有名的,《靈偶契約》,6.1。新加的編劇,最有名的《太平間鬧鬼事件2》5.8。

而且一來就上流媒體。被一些觀眾懷疑,這是對質量不自信?

當然以上只是最壞的猜測。

畢竟女主,還是伊莎貝拉,當年12歲就演出艾斯特的瘋狂和陰鬱。

對於「演員」職業的尊重,超越年齡。

她沒有說是對自己的挑戰,而是說這是對演員的挑戰。

花費好長時間說服媽媽,做了很多努力,甚至自己給角色設計了穿舊式小裙子的細節。

還得打破自己的語音習慣學習新的課程,因為來自愛沙尼亞的艾斯特,肯定是不可能說出美國音的。

對於角色,伊莎貝拉也有著自己深入的理解。

艾斯特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所有的人都不瞭解她,同樣,她也完全理解不了養母,她只是個渴望愛,希望有個完美家庭的小孩。

而且巧的是,12歲的她,只看過兩部恐怖片,其中一部,就是兒童驚悚片《危險小天使》,講被寄養的可愛小男孩因為嫉妒,變成殺人惡魔的故事。

時隔13年,伊莎貝拉儘管長相成熟了不少,但她演技水平依然在線。

比如,一貫的外國人音調。

都和13年前沒有差別,甚至更加老辣。

這也恰是我對新作的期待,不求最經典。

但求能像伊莎貝拉的演技一樣。

不必添加什麼少女濾鏡,返老還童。

歲月留下的痕跡,就是最能值回票價的「加量升級」。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APPLE:https://apple.co/31BIh7K

✓Spotify:https://spoti.fi/2XRYzbK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