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後,對比劇本再看一次《刺激1995》,我發現了藏在鏡頭背後的「 2 個重要細節」! –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再次重看這部電影,還是覺得它是神作啊!!!
*正文開始
來源:大黎說
整理:冒牌生
「萬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
《刺激1995》在上映之初非常慘淡,不說片方血虧一千多萬,而且就算獲得了奧斯卡七項提名,卻輸給了同年的《阿甘正傳》,沒有得到一個獎杯。
但是時間卻證明,《刺激1995》的經典,不僅至今位於豆瓣電影排行榜第一,未被超越,更重要的是它是眾多影迷心中永遠的第一。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想聊的是,我在結合劇本再看了一遍影片之後對這部電影更深層次的認識,以及影片背後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01鏡頭背後的2個細節隱喻
在對照了電影和劇本之後,這部影片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兩處。
1、傑克和布魯克斯
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應該還記得監獄裡的老囚犯布魯克斯,以及他養的那隻烏鴉。
在電影中,布魯克斯因為適應不了監獄外的生活而選擇自殺。而在他出獄之前,他把自己養的一隻烏鴉放生了。這只烏鴉的名字叫做傑克。
影片中布魯克斯死了,而傑克活了下來。這一情節是有隱喻作用的。
其實布魯克斯和傑克正好隱喻的是兩大主角。即因被誤判殺害妻子及其情夫而入獄的銀行家安迪,和他入獄之後的好朋友瑞德。
其中,布魯克斯隱喻的是瑞德。傑克則隱喻的是安迪。
為什麼這麼說?
電影中,安迪一直是懷有希望的人,他的一系列行為,包括從最開始的主動找監獄裡最兇惡的獄警哈德利,幫他解決哥哥留給他的遺產的稅務問題,到後來修建圖書館,幫虛偽的監獄長諾頓做假賬的行為,都是他追求自由人的行為。
而他二十年後逃出監獄的結局,更是和烏鴉傑克相對應。
而瑞德不用說,在「希望」和「自由」的觀點上,他始終是認命的。當安迪提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他卻說希望是危險的,最好不要妄想。
比如影片中的一句經典台詞,就是出自瑞德之口:
「這些牆很有趣。一開始你恨他,然後你學會了適應它,過了足夠久以後,你就離不開它,這就是體制化。」
這段話說的就是他自己的心路歷程。而促使他說出這番話的契機,其實是布魯克斯在得知自己被假釋之後瞬間暴起,把匕首架在另一個囚犯海伍德脖子上,企圖藉此留在監獄之後。
這時候,我相信瑞德想到的是自己。他也許在想,他和布魯克斯一樣,早已離不開這座囚禁了他們一輩子的監獄。
關於這一點,有一處細節還可以強化。
在瑞德等一群人接到布魯克斯的來信,得知他自殺的時候,瑞德說了一句話:「他應該死在這裡,他媽的!」
其實瑞德說的何嘗不是自己。這時候他對自己的結局已經有了預定。
所以,其實瑞德和布魯克斯這兩個人物之間具有影射關係。
而那隻名叫傑克的烏鴉,在影片中的鏡頭不足兩分鐘,但其實代表的是最終通往自由的安迪。
布魯克斯放生傑克的時候,對它說:「你走吧,你自由了。」
在監獄中,只有這只烏鴉是真正無罪的。它因為受傷被布魯克斯所救,因而在監獄生活下來,最後被放生獲得自由。就連被冤枉的安迪都一直因為妻子之死而遭受著內心的譴責。
然而,在劇本中傑克的結局並非如此。在原本的設定中,布魯克斯死後,安迪在整理書架的時候發現一群螞蟻沿著木頭往上爬,爬到頂端的時候消失了。他伸手進去,抓到了一雙黑色的翅膀,是已經死了的正被螞蟻腐蝕的傑克的屍體。
後來,安迪和瑞德一群人趁著外出勞作的時候,將傑克的屍體裝進了一個精美的木盒中,埋葬在土坡上。
就是說,傑克在被布魯克斯放生之後,又自己飛了回來,隱藏在書架中,但是這時候已經沒有布魯克斯用昆蟲餵養牠,所以它只能餓死。
傑克是一隻被體制化的烏鴉。
這就是劇本中一個非常沉重的環節。
傑克無罪,甚至有翅膀,有自由出入監獄的權利,但卻被體制化了,而將它體制化的就是好心收養牠為它療傷的布魯克斯。
傑克最後寧願餓死在書架上,讓屍體餵養蟲蟻,也不願意享受的自由。甚至它的結局和布魯克斯如出一轍。因為他們都已經習慣不了自由的生活。
這也是我認為劇本中最沉重的地方。任何人無論是誰,到了這座監獄中,都會被同化。
所以,在原劇本中,布魯克斯和傑克所隱喻的其實是監獄中的所有「瑞德式」的人物。
就像在安迪成功越獄之後,瑞德的獨白:「有些鳥是關不住的。」
不管是布魯克斯還是烏鴉傑克,都不是「關不住」的鳥。關不住的鳥只有一個,那就是安迪。
這就是原劇本和影片最後所呈現出來的不同之處。這也讓布魯克斯和傑克的隱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我認為這點微妙的變化其實給喜歡這部影片的觀眾所造成的影響是很深刻的。
導演從需要壓縮電影時長、節約拍攝時間等各方面的原因綜合考慮,最終沒有拍攝這段情節。
但是他也坦言,這是他最喜歡的段落鏡頭。
2、瑞德的指南針
瑞德在出獄之後跟布魯斯克一樣適應不了外面的生活,甚至在上廁所之前不打報告他都尿不出來。這種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恐慌感促使他走到一個擺滿槍的玻璃櫥窗前。
當這個鏡頭進入觀眾的眼前的時候,伴隨著的還有瑞德的獨白。
「我總在想怎樣才能違反假釋條例,那樣他們就會把我再送回去。」
這一幕無疑是在暗示觀眾,瑞德即將做點什麼。
但是在那片裝滿槍的櫥窗中有一處非常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就是在那幾排槍中混著一個指南針,而這個鏡頭最後定格也是在這個指南針上。
這個畫面隱喻的是什麼?
其實就是通過槍支和指南針來反應瑞德當時徘徊在希望和絕望之間的扭曲的心態。
他會選擇犯罪的槍,還是會選擇指明方向的指南針?
隨後,下一個鏡頭就切換到了他坐在房間的木椅上,手裡拿著一個指南針。
這無疑就是在告訴觀眾,瑞德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指南針。
相信當時看懂的觀眾心裡必定鬆了一口氣。這也是這兩個鏡頭的精彩之處。
而瑞德的旁白同時也告訴了觀眾他做出這個選擇的原因:
「只有一件事阻止了我,我對安迪許下的承諾。」
這是安迪在下定決心越獄之後,成功越獄之前給瑞德的一個希望。讓他出獄之後到巴克斯頓郊外找一個盒子。也是那個盒子,最終將瑞德引到了安迪所在之處。所以最後觀眾才會心滿意足地看到安迪和瑞德在一望無際的海邊相遇。
細心的觀眾應該已經發現,這個指南針最後還出現在瑞德到達巴克斯頓郊外尋找盒子的時候——他停下腳步拿出了指南針。
然而我想說的是,在劇本中,指南針其實只有巴克斯頓郊外那一場戲中才會出現,而之前的櫥窗中的指南針和瑞德坐在木椅上拿出指南針的場景其實是沒有的,這兩個地方是導演的突發奇想。
但是這個突發奇想太細節化,在影片中兩個鏡頭加起來也只有兩三秒鐘的時間,實在太容易被人忽視。
然而在看了劇本之後,我才知道指南針的鏡頭雖然少,但卻是將瑞德當時的心理狀態凸顯得更加生動的不可缺少的點睛之筆。
我認為這個發現對我來說是一個小驚喜,所以特別在這裡點出來。希望對讀者來說起到了同樣的作用。
02幕後3個有趣的小故事
1、關於佈景
首先最想驚嘆的是這部電影的佈景部分。
影片中所呈現的監獄很多人都認為是真實的監獄場景,其實不然。這是佈景團隊在離監獄大約一英里以外的某個廢棄的倉庫建立起來的。
包括4層樓高的建築、200個獨立牢房、通過氣壓系統開關的獄室、後來安迪主持修建圖書館、監獄食堂、典獄長諾頓的奢華的辦公室等等,都是由佈景團隊從無到有一一搭建。
據說當初劇組第一次到達佈景地的時候,那裡簡直像一個垃圾場。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工程量多麼巨大。
2、關於那隻蛆蟲
影片中有一個情節是安迪第一次在監獄食堂吃飯,結果從米糊糊里發現了一隻還在蠕動的蛆。後來這只蛆被布魯克斯拿去。只見他掀開外套,露出了裡面的小烏鴉傑克,然後將這只蛆餵給了它。
在整部影片中,這是個難得的不那麼沉重的情。然而,關於這只蛆還有一個幕後故事。
其實安迪從米糊糊里發現的蛆和後來布魯克斯餵給傑克的並不是同一隻。
區別是,前者是活的,後者是死的。
當時拍攝這個場景的時候,一位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代表專程趕去了拍攝現場,監督劇組不會虐待動物。
當時導演以及劇組的工作人員都以為這位女代表的目的是保護烏鴉傑克的權利,哪裡想得到她所保護的範圍還擴展到了那隻蛆。
這位女士認為,劇組不能用活著的蛆來餵養烏鴉,即使這些蛆是劇組從專門的魚餌店鋪購買所得。
最後逼得劇組沒辦法,當然最重要的是出於不想浪費時間的因素考慮,在那一堆蛆中千挑萬選終於找到了一隻自然死亡的來代替米糊糊里的那一隻。
據說那時候製作團隊每天的製作費以12萬美元計。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時導演組被這位女士逼得沒有脾氣的場景,其實也挺有趣的。
3、最後鏡頭
相信影片最後瑞德和安迪在海邊相遇的情節讓很多人都印象深刻。但其實這個鏡頭在導演原本的設想裡並沒有,在小說原著裡也是沒有的。
在小說裡,故事的結束就是瑞德找到信後坐上了大巴,大巴在鄉間公路上越開越遠的畫面。
而在劇本的第一稿中,兩人最後重逢的畫面也沒有。對了,忘了說,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是同一個人:弗蘭克·達拉邦特。
當時有人給導演提了意見,認為觀眾在看到瑞德和安迪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掙扎之後,想要看到他們重逢畫面,這樣觀眾心裡才會完滿。所以導演最後才猶豫著把這一幕加了上去,甚至心裡在想,反正最後效果不好就毫不留情地刪。
最後事實卻證明了這個建議的正確性。
據說,在第一場試映後的反饋表上,這一幕成為了超過90%的觀眾心目中最喜歡的場景。當然,即使在多年後,這一幕也在許多觀眾心中永遠定格。
我想,這一幕存在的意義在於,它滿足了觀眾心裡的希望。
03牢獄反而是安迪自由之路誕生的地方
就像這部影片所要闡述的「希望」那樣。
安迪對抗監獄中的強姦犯「三姐妹」,他冒著關禁閉的風險放唱片,都是因為心裡有希望,有一片自由之地。
他想要做個人,能站立行走的人。所以他和瑞德他們不一樣,他拒絕被體制化,甚至蔑視這座限制了他自由的高牆。他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挖出了一條通往自由的通道。
其實,從另外一個方面想,這座牢獄,不僅是限制自由的方寸之地,也是開啟自由之地。
安迪在入獄之前雖然是成功的銀行家,但不見得身心自由。
而影片所要表達的就是安迪在失去表面的自由生活之後,追尋真正的自由之路的過程。
安迪的自由從監獄開始。雖然歷經了20年。
「禁錮之地生長希望,苦難之處生長夢想。」
當我們被困「牢籠」的時候,想一想安迪,想一想他的選擇。
困境中,只有一條路通往希望——那就是自我救贖。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