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周星馳的電影《功夫》「所有人都沒有名字」,當我活成路人甲,終於懂了


這才是《功夫》真正要表達的精髓,跟《食神》有點類似你有看出來嗎?

*正文開始

來源:達文西品星爺
整理:冒牌生

和小外甥看周星馳的《功夫》時,他問了兩個問題:

1、片中賣秘笈的乞丐是神仙還是騙子?

2、為什麼片中所有人都沒有名字?

都是好問題。當年只覺得好笑,如今我也活成了路人甲。再想想,似乎已不那麼好笑了。

《功夫》片尾賣秘笈的乞丐,我們還能在另一部周氏電影裡發現他——《武狀元蘇乞兒》。

造型基本沒變,好像直接穿越了百年時光。

扮演者都是袁祥仁。這位老兄是有來頭的,大哥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他爹更厲害,是中國電影武指開山鼻祖袁小田。

還記得《醉拳》《蛇形刁手》裡打得成龍滿地找牙的白髮乞丐吧?就是他。

袁門三傑,對從小就酷愛武術的周星馳來說,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武狀元蘇乞兒》裡,袁祥仁扮演洪七公第七代傳人洪日慶。搞笑的是,在蘇燦風光時,二人青樓偶遇,人人掩鼻驅之,蘇燦卻請他吃喝嫖賭睡。

後來,蘇燦武功盡失,跌至人生谷底,洪入夢傳他睡夢羅漢拳。蘇燦一夜開掛,當上丐幫幫主,後悟降龍十八掌剷除大反派趙無極。

在戲劇理論裡,袁祥仁這一角色屬典型的「導師」,助英雄走出迷途,勇敢邁向終極之戰。

在現實中,以袁氏父子為代表的老一代武術人,也是周星馳功夫夢的「導師」。這是他那代香港男孩的集體回憶和時代剪影。

12年後,周星馳拍《功夫》。他既導又演,於是將少時夢想徹底綻放。他9歲習武,年齡和片中小男孩相仿。「導師」帶著秘笈降臨,交給他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

不過,和常見的好萊塢「導師」不同,周星馳總能賦予他們煙火一面。例如《武狀元蘇乞兒》裡是好吃好色的長老,《功夫》裡則成了用劣質油印本忽悠小孩的乞丐(成本2分賣10元)。

在片尾,袁祥仁孔雀開屏般展開一溜秘笈,有《獨孤九劍》《一陽指》《九陽神功》《降龍十八掌》……

這些都是什麼?就是整個武林啊!!

他用這一幕致敬激勵幾代人的武俠世界。

這些如雷貫耳的功夫,在灰濛蒙的黑白電視前喊過,在兒時枕邊暗中洶湧過,在插滿魚骨天線的天台比劃過……

它們連起來,就是周星馳童年最閃亮動人的部分。

還有,只要稍熟悉周星馳的電影哲學,都知道他一貫反英雄(叫無厘頭英雄也行)。其重要特徵就是傳遞「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神」的信仰。

這一點在《食神》裡表露無疑。片尾觀音降世,號令食神歸位,他沒有獨攬光環,而是跪在地上呢喃:

「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食神。或者說,人人都是食神。老爸老媽,大哥小妹,男孩女孩,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了解此哲學,對於《功夫》片尾乞丐將秘笈賣給那個流著鼻涕、舔著波板糖的肥仔,就很好理解了。搞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平民英雄的象徵。

誰說肥仔、小妹、大叔、大媽不能懷有擁有如來神掌的夢想?

英雄不在別處,在街上,在交通燈下,在糖果店裡,在你我的身旁。

這從片尾另一個畫面可體現,阿星和阿芳(聾啞女孩)牽手跑進糖果店,包租公包租婆恩愛漫步,醬爆在壁咚,電車四眼仔有了女朋友,牙醫在指揮交通……

熱愛生活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至於主演沒有名字。

確實,看了片尾的演職員表,除了周星馳和黃聖依分別叫「星」和「芳」,還有鱷魚幫老大琛哥,其他人都是稱外號或職業角色。

包租公和包租婆還好一點,叫「楊過」「小龍女」,不過也強不了多少。

我認為這樣設計有幾個原因:

一是突出小人物。

在香港草根文化里,街坊街里的一般不會喊全名,而喊特徵或職業,比如高佬、肥仔、四眼仔、豬肉榮、賣魚勝等。

所以《功夫》裡就叫他們苦力強、齙牙珍、醬爆、阿鬼……非常接地氣。

二是突出階層差。

電影裡有富人、窮人、幫派和武林高手。

火雲邪神一聽就是高手,裁縫一聽就是窮人,琛哥一聽就是大佬,包租公一聽就是富人。

這些名字除了指代個體,還有他們所象徵的階層。

小小的豬籠城寨,就是當時鮮活的社會切面。

三是上面說的平民英雄的寓意。

稱呼越低微,才和後面的藏龍臥虎越有反差。就像苦力強的十二路譚腿,裁縫的洪家鐵線拳,阿鬼的五郎八卦棍,才有大隱隱於市的禪意。

最有趣的還是周星馳自己,以往電影裡他都會取個響噹噹的名字,什麼尹天仇、包龍星、周星星、周星祖、至尊寶……唯獨在《功夫》裡,全片都沒人叫他名字。真是小人物到底了。

斧頭幫琛哥叫他都是「那個誰」。如無礙觀瞻,我覺得他甚至可以改下演職員表:

那個誰——周星馳。

前面既然我們說到《食神》了,我們就接下來聊《食神》吧。

周星馳為何要做一碗「黯然銷魂飯」? 

我一直相信,《食神》裡的「黯然銷魂飯」應該是來自楊過的「黯然銷魂掌」。

自從小龍女別後,楊過以為今生緣盡,悲從中來,創下此掌。

其厲害之處,全在力與情,傲嬌如黃藥師,也稱此掌法只有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可比擬。這悲猛間的奧秘,從其心法口訣可窺一二:「相思無用,唯別而已;別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銷魂,何處柳暗花明。」

是的,唯別而已。

這個「別」字,貫穿《食神》始終,成其文眼。史蒂芬·週(周星馳飾)在裡面一直在「別」,別驕橫、別傲慢、別陰險、別卑鄙、別野心,更別由此一切的荒誕,最後別過往、別知己、別自己。

那麼,千萬美食,偏偏選了「雜碎麵」和「叉燒飯」這兩種街頭美食,是有用意的。

它們也寓意了某種「別」,有告別,也有新生。

雜碎面在香港叫「嗱喳麵」,嗱喳在粵語中意為「骯髒」。

香港是碼頭城市,舊時苦力多,平靚正的推車小食尤受歡迎。

你看,豬紅、豬皮、魚蛋、蘿蔔、豬大腸,再以鹼水面托底,最後揚一勺熱湯,一碗嗱喳麵便好了。廉價紮實,異香撲鼻,正好補一身疲乏。

所以,《食神》上半場的主角——「嗱喳麵」,實則暗諷史蒂芬·周的黑心無良和骯髒勢利。他見人就罵,用水晶膠和雙氧水做甜品,用病牛肉做垃圾食品,還將20塊的雜碎面賣到99塊。

「嗱喳麵」就是史蒂芬·周的黑歷史。

而「叉燒飯」在香港乃至嶺南地區,都有著非常鮮明的標籤。就像汪曾祺筆下「家人閒坐、燈火可親」的時刻,夜歸人帶回來的甜甜香香的味道。

無論周末,還是過年過節,有人「斬料」(即帶叉燒、燒鵝等加餐)回家,那就是胃和心的齊歡時刻。

在嗜雞如命的嶺南,能與之爭輝的大概只有叉燒了。它是家的味道,灶頭的溫度,是街頭巷尾的煙火寶物。

就連大人罵孩子也慧說「生塊叉燒好過生你」。雖說氣急敗壞、怒其不爭,但喻得可愛詼諧。潛台詞更是,叉燒配得起心頭之肉。

一碗粒粒分明、溫熱鬆軟的白米飯,斜疊叉燒兩行,蓋個單面微焦的太陽蛋,再燙青菜三兩根,灑叉燒汁幾滴,一碗好吃的叉燒飯就好了。

更何況,在被人胖揍,撲在冷巷飢腸轆轆的落難食神眼裡,這是何等光芒四射的神物。火雞姐(莫文蔚飾)緩緩將它送至嘴邊。

此情此景,在末路之人眼裡,和片尾的觀音下凡何其相似。

對了,很多人可能沒發現,片尾的觀音也是莫文蔚飾演的。

真可謂「雪中送炭人間少,錦上添花世上多」。

這碗叉燒飯,是史蒂芬·周的人生分水嶺。他終於為其殘暴狷狂付出了代價,被對手(吳孟達)設局陷害,還遭下屬唐牛出賣,輸個精光。

這碗飯,不但救了他的肚子,還喚回恥感和良知。

「別」過昔日之我,史蒂芬·週發明了瀨尿牛丸,此謂之翻身,還有了開分店,上市,分拆再上市的宏圖。

一直暗戀食神的火雞姐,越來越難掩愛意,為他擋刀,唱「情與義值千金」,嚇得史蒂芬·周坐車去少林,要學廚藝。

而火雞,也痴痴跟他北上,中途遇到吳孟達和唐牛派來的殺手,為他擋了槍,掉下山崖。

欠此女子,濺淚少林。出師時,史蒂芬·周已滿頭斑白。

正應了黯然銷魂掌心法第一句:「相思無用,唯別而已。」

所以,與唐牛最後一戰,既是爭,也是無爭,因為他知道對方早已布下黑手,連裁判的兒子也被綁架做威脅。

他來,是因為無論達叔還是唐牛,都是他種下的因,他要化解這個果。

果然,史蒂芬·周的佛跳牆被達叔做了手腳,還剩兩分鐘就爆炸了。

食神也茫然,還能做什麼呢?他問夢遺大師:「請問大師,你一生中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大師說:「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己。」

那自然不會是「嗱喳麵」,那隻是他曾撈金的手段,欺騙世人的工具,他甚至未曾認真嚐過的——那碗叉燒飯。

叉燒飯,是情義,是頓悟,更是新生。只是當年做飯的人,已經不在了。

於是,史蒂芬·周使出平生絕學,以內力震斷肉塊筋絡,且催火武燒,讓每滴肉汁都封在纖維裡面,有如江河匯聚,再以火雲掌煎溏心蛋,似燒未燒。

黯然銷魂飯一出,已無關輸贏。就像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我的無敵,與他人無關,「唯別而已」。

縱使觀音降世,號令食神歸位,他已別過俗世之我,並將殊榮贈予世人:

「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食神。或者說,人人都是食神。老爸老媽,大哥小妹,男孩女孩,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只有這碗叉燒飯,才能承托起這樣的煙火哲學。

一家人平平安安,心之所在,便是樂土。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周星馳的另一部經典——《唐伯虎點秋香》。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疑惑,一部電影憑什麼成為經典?我想,這對於不同的電影來說,有不同的理由。

最近我重溫了一遍《唐伯虎點秋香》,這也是一部公認的經典電影。

但是它為什麼會成為經典呢?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影片中所表現出的「對愛情的態度」,其次是這部電影「對現實生活的隱喻或者說投射」。

而今天這篇文章的內容其實是包含後者的前者的分析,即:在唐伯虎的和秋香的愛情中投射的關於現實的隱喻。

電影即生活。這部電影很好的證明了這句話。

01唐伯虎的性格:外表開放,內心孤僻

首先,我們先從唐伯虎這個人的真實性格分析入手。

其實電影在開始的時候給我們交代了一個真相,周星馳所扮演的唐伯虎是一個內心孤獨的人。

這一點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唐伯虎有八個老婆,但是這八個老婆卻都不懂他。她們只懂吃喝玩樂,打牌划拳,用他的畫鋪桌子,詩集墊桌角。

其二就是唐伯虎的娘對他的不理解。

其中有這麼一句台詞是唐伯虎的娘對他說的:

「伯虎,你現在年少有為,事業有成,家財萬貫,妻妾成群,你應該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了不是嗎,為什麼還整天哭喪著一張臉呢?」

然後唐伯虎為了安慰他娘,否認說:「我沒說過我不快樂啊。」這句話的潛台詞其實是:我也沒說自己快樂。

唐伯虎不快樂,但是卻又不能說自己不快樂。這副場景投射到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很多年輕人的真實生活寫照。

不快樂還不能說,因為說了也沒人會理解,包括自己的至親,最糟心的是有人還會來問,你明明什麼都有了,怎麼還不知足?但其實你心裡在想什麼,沒人懂。

所以,唐伯虎其實生活在一個別人認為他應該快樂的環境中,而他也在假裝快樂。所以他遊戲人間,調戲小姑娘,還在街上當眾脫衣服。但是這些其實都是他的表象,而表象之下的他,其實是非常孤獨的一個人。

而正是他的表面形象和內心真實的性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感覺到,唐伯虎和這世界上所有人一樣,都戴著一副偽裝的面具。

也許,他的內心世界,一輩子也沒人會懂,然而,他同時非常希望能有一個懂他的人。

而這個人後來出現了,就是「秋香」。

02唐伯虎認定秋香之前的三個階段

這裡我想說的是,唐伯虎對秋香不是一見鍾情,相反,他對秋香的愛,其實有一個非常現實的過程。

為什麼會說現實?

首先,唐伯虎第一次見秋香的時候是在華夫人帶著四大丫頭去寺廟上香的路上,

秋香第一次回頭。那時候唐伯虎說秋香的長相「很普通嘛」。

但是他很快就改觀了。

怎麼改觀的?

當他看見秋香身邊全是醜女的時候。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普通的秋香和周圍的醜人一比,瞬間就美如天仙。

所以,電影進行到這裡,其實向觀眾傳達了一個非常現實的觀點:美女全靠醜女烘托。

想想也是,如果全天下的女人都是仙女,全天下的男人都貌若潘安,那還有什麼美醜之分。

也正是有了這一比較,唐伯虎才會跟到寺廟去找秋香,還通過扮演乞丐接近秋香。其實,這時候唐伯虎對秋香的態度其實和他之前調戲小姑娘的性質是一樣的。不過是孤寂生活中的調劑品。

然而,令唐伯虎沒想到的是,這時候他又發現了秋香身上另一個美好的特質。

華府的四大丫頭給廟裡的乞丐發饅頭,但是春、夏、冬都嫌棄乞丐髒,只有秋香不嫌棄,而且,秋香還和乞丐一起玩鬧。

於是,在這裡,秋香身上又可以貼上三個字了——真善美。

此時在唐伯虎心裡,秋香就是一個集美貌和善良於一身的女子。而這樣的女子又自然而然地在他心里和那八個只會打麻將划拳喝酒的夫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於是,唐伯虎心動了。

他也許以為,秋香會是那個對的人,所以他一路追去了華府,混進了進去,成為了僕人「9527」,後來成了華安。

其實,在這裡,唐伯虎對秋香的感情還稱不上愛。

秋香縱然美麗,縱然善良,但是追根究底,這和唐伯虎本身並沒有什麼關係。

而唐伯虎真正愛上秋香的那一刻,實際上應該是當秋香跟他說:「風流不羈,只是他的外表。我讀過他的詩,從他的字裡行間,我看得出他是一個用情專一,真情真意的男子漢。」

當時秋香並不知道華安就是唐伯虎,她的這番話也讓唐伯虎瞬間感覺到,秋香是懂他的。

而唐伯虎其實追求的就是一個懂他的女人。

這時候,秋香單單從他的詩句中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果我是唐伯虎,當時的心理活動肯定是:上哪裡去還能找到這麼一個跟我心有靈犀的姑娘!

這裡其實就是唐伯虎的一個感情轉折點。

所以,總的來說,唐伯虎對秋香的感情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是對比之下出美女——這也符合現實中找對象的第一步,首先看臉。

第二是進一步發現她的真善美——就是說,這個女孩德行沒問題。

第三步就是發現她懂自己——這個姑娘不僅好,而且還和自己心靈相通!

從感情線來說,其實影片展示的就是這個過程。

03不完美的秋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唐伯虎和秋香在廟裡相遇的那一次,電影把秋香和乞丐打成一片的那一幕表現得太誇張了。這給觀眾傳遞的信息就是秋香真的太善良了,天底下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女人了。

當時有這麼一幕:秋香抱著一個小乞丐,和周圍的乞丐在一起笑得很開心,秋香在這一模中彷彿真的成了仙女。

而這一幕其實是以唐伯虎為主觀視點拍攝的。

就是說,這一幕是唐伯虎眼中看到的秋香的樣子。所以,其實這時候唐伯虎在心裡將秋香的優點放大了。

也是因為有了這一個情節,唐伯虎後來才會決定混進華府。不然,以唐伯虎的感情經歷(他的八個老婆)和性格(外表開放實則孤獨)來說,他不大可能做出這種事。

所以,真正驅動唐伯虎行動的,不是秋香的美貌和善良,而是他內心的真實需求。

後來他們的結局大家也知道,唐伯虎最終如願以償和秋香成親了。但是在電影最後又出現了一個頗為戲劇化的結尾。在唐伯虎準備親秋香的時候,秋香阻止了他,伸出手說:「慢著,劃兩拳先吧!」

唐伯虎:「啊?」

秋香:「這都不會啊,麻將、牌九、擲骰子、四色牌你總會一樣吧?」

唐伯虎直接慘叫一聲倒了下去。

這一情節其實起到了一個反諷的效果——你歷經千辛萬苦娶到手的知心人,其實和你家裡的那八個老婆如出一轍。

而這一幕也直接打翻了之前秋香的所有完美形象。

但這也正是影片的畫龍點睛之筆,因為正是這一情節讓秋香這個完美女人變得真實。

反過來想像,這個世界上,誰會真的完美無缺?如果真的有那樣的人,那也絕對不會出現在電影中,還成為主角。

作為觀眾,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想想,如果秋香真的是一個完美的女人,那麼她身上還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嗎?

不會。因為一個沒有缺陷的人,不能稱之為人。

所以,這裡其實回應了之前的一個情節:在唐伯虎眼裡被放大的秋香的優點,在這裡巧妙地被秋香自己打碎了。

這等於秋香自己告訴唐伯虎:我不完美,我也是一個普通女人。

然而,秋香和其她女人終究與眾不同,這個與眾不同就是她懂唐伯虎。

但是,再懂唐伯虎的女人,也要吃喝拉撒,也有業餘活動(打牌、划拳、擲骰子),她也不可能整天和唐伯虎討論他的詩詞歌賦。

畢竟,人要有內心的精神世界,也要有現實生活嘛。

04總結

唐伯虎最後娶了秋香,卻發現秋香不是心目中想像的那麽完美,這無疑和他內心的幻想有很大出入。然而這就是現實。周星馳用喜劇的形式實則表達的是現實。而且這個節點也很巧妙,是在二人成親之後。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在結婚之後才發現了對方其實不是自己心裡的樣子,或者說不是之前的樣子?

而這前後的差別又打垮了多少人?

有的人慢慢就接受了,然後將就過了一輩子,但是快不快樂自己知道。

有的人及時止損了,但是總有人說:你怎麼還不知足?

這不就是之前唐伯虎的娘對他說的話嗎?

《唐伯虎點秋香》的結局給了我無數的想像。

比如說以後唐伯虎的娘還會不會問他同樣的問題:「你為什麼不快樂?」

到時候,唐伯虎會怎麼回答?到時候會不會九個老婆一起上吊?

其實,人本來就是孤獨的,沒有必要一定要回答別人的為什麼,特別是在一個根本不懂你的人面前。

我們總會發現,一個人的快樂和不快樂,到最後總是自己消化。

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別人說什麼。

接下來再來聊聊另一個有趣的話題:為何秋香最後也是一個賭鬼?

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太有意思了~結尾處展現秋香賭徒樣貌的情節,實在是畫龍點睛,是全篇的神來之筆。

這個情節並不是孤立的,它是前文種種小衝突聚合起來的大高潮。其反差在於,唐伯虎歷經輾轉追求的理想目標,身上竟然有著他最討厭的賭徒習性。

就像憑藉自己的選擇,他壓根沒有辦法在眾多新娘中選出秋香一樣,他也找不到稱心如意的知己。

在那場受到百般阻撓的選擇(盲猜)中,他以為自己選到的是美麗動人、溫婉文靜的秋香,實際上卻是令人三觀碎盡、恨不能舉刀剖腹的石榴姊(電影中唐伯虎問石榴要刀,說要自盡);他以為蓋頭下女孩的舉動,是對他「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靈魂回應,結果其實只是人家忍不住了想尿尿而已。

一直美麗端莊的秋香,在結尾處表現出划拳、打牌的賭徒樣貌,可以說是對此反差的絕妙回應。

在唐伯虎感慨「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實在是太刺激了」的時候,生活設置的騙局正在一旁偷偷發笑:他以為他要攀上的是起的高峰,實際等著他的是落的谷底。

而全篇,幾乎一直都在展現這樣的矛盾:「我以為『她/他』是這樣的,實際『她/他』卻是那樣的。」

電影剛開始沒多久,在橋頭上,江南四才子看到一個憂愁婉約的背影,以為是絕代佳人,正臉一看,卻是個面目猙獰還持刀搶劫的大變態。

世人以為唐伯虎是坐享齊人之福的人生贏家,但所謂的「嬌妻」們卻將他的畫當桌布,將他的詩集拿來墊麻將桌腳。家裡烏煙瘴氣,甚至找不到一張可以安坐的凳子。

你一點都不快樂,她們卻理所當然地認為你應該非常快樂,於是逼著你作出快樂的笑容,最後還要嫌你笑的不夠快樂。

他的形象如此名不副實,自我形象也常常陷入撲朔迷離之中。

一開始,唐伯虎喬裝成「華安」,祝枝山誤打誤撞成了「唐伯虎」。

華府眾人面對的問題是:唐伯虎是誰?誰是唐伯虎?

當唐伯虎扮成華安進入華府,秋香憑藉什麼確認他就是自己所欣賞的唐伯虎?當祝枝山說他是唐伯虎,別人又如何確定他不是唐伯虎?

而在電影最後,這一戲劇性場面給出的問題則是:誰是秋香?或者說,秋香是誰?

繞來繞去,電影圍繞的似乎是——我是誰?

一個人要通過什麼來確定我是「我」?她是誰?一個人又要靠什麼,才能識清一個人的本來的面目?

在這些時時給人驚喜(驚嚇)的場面中,奪命書生的「面目全非拳」也別有趣味。它和唐伯虎的喬裝,祝枝山的假冒,還有華夫人給姑娘們穿戴的嫁衣、蓋頭、面具一樣,是阻礙觀眾的迷霧,是遮擋星月的烏雲,是張冠李戴,是似是而非。

婚禮上,點秋香的場面則將這種似是而非感推上了高潮:「你要找的人,和千千萬萬人站在一起,蓋頭和嫁衣毫無分別,甚至蓋頭之下還戴著掩飾本來面目的面具,在這種情況下,你如何找到你要找的那一個人?」

事實證明,唐伯虎縱有十八般武藝,在此情境下也點不中自己所認定的人生知己——蓋頭之下的不是秋香,而是石榴。縱然這只是一個遊戲,真正的秋香頭戴鳳冠,身著霞帔,在華夫人的安排下不與眾同,無需在人海中細細分辨,就出現在了面前,和唐伯虎拜了天地,所謂「幾經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

然而,當秋香脫口而出要和唐伯虎打麻將、投骰子的時候,這時的秋香還是秋香嗎?

唐伯虎的崩潰告訴我們,他最終並沒有找到理想的「秋香」,他找到的,只是「第九個夫人」罷了。

唐伯虎需要別人透過他風流不羈的外表,看到他「真情真義、用情專一」的內核,秋香做到了。

唐伯虎在秋香美麗的外表之下,發現了她充滿愛心的善良品格,可這卻遠非所有的真相。

秋香是有了,可是理想的秋香卻沒有。

別處或許有,或許也沒有。似是而非又世事可畏,有情有義又有米無炊。墨子悲絲,楊朱泣岐,難怪台詞會說:「我是一個塵世中,迷途的小書僮~」

說到周星馳的經典電影,真的是多到數不清,但接下來我想跟大家聊聊的是《大話西遊》。

有人問我,星爺的經典電影《大話西遊》裡,到底是愛紫霞還是白晶晶?

我覺得一開始是白晶晶,後來是紫霞,但當然最愛的是自己。

大話西遊,星爺的經典電影,從小到大看了很多遍,從前看時,只覺得這是一部搞笑的愛情劇,「一萬年的愛」很美,最後一幕,紫霞和夕陽武士站在城牆上相擁的剪影很美。

時隔多年再看,卻不禁在那剪影的定格畫面上淚眼模糊,如今,經歷了許多事,我再也不覺得這是一部喜劇,這明明是一個愛而不能的悲劇。

愛而不能說,借他人之口何其悲哀

電影的最後,孫悟空望著城牆上對峙的夕陽武士和紫霞,紫霞仍舊是紫霞,對愛情執著,勇而不悔,夕陽武士就彷如從前的至尊寶,愛而不敢承認。

至尊寶在成為孫悟空前,曾說,「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要對那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

至尊寶和紫霞再也沒有重頭再來的機會,可夕陽武士卻擁有不錯過一份真摯愛情的選擇,因此,孫悟空選擇了幫他,也是幫曾經的至尊寶圓一份錯過。

他借夕陽武士之口說出了那句心聲,「我這輩子都不會走,我愛你。」

夕陽武士最終和紫霞有情人終成眷屬,可至尊寶卻永遠錯過了紫霞,那句遲到的「我愛你」即使借他人之口說出,卻依舊彌補不了時空的錯位,那個心念著「我的意中人有一天會踏著七色雲彩來娶我」的紫霞再也聽不到了。

我們常常會抱著一種心態,「沒關係,即使我不說,他/她總有一天會明白我的心。」在愛里,一個不說,一個不知道,大家都在等著「總有一天」,可生活不是偶像劇,哪有那麼多正正好的時機。

《清平樂》里讓大家等到心累的帝後之戀便是如此,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把對趙禎的愛埋在心裡,他們倆一個不說,一個不問,白白做了許多年的相敬如賓的夫妻,看得粉絲們是恨不得衝進劇里當著他倆的面挑明這份愛。

愛而不能說,有時雖是有著客觀上的界限,讓我們不能說出來,但更多的時候,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下了這個牢籠,不敢說,不願說,生怕承擔不了說出來的後果,到最後我們連那個借他人之口的孫悟空都不如。

孫悟空好歹最後說出了那份愛,而我們,最終不過是任由愛在心底慢慢消散,直至荒蕪。

愛而不能得,借他人之形何其不幸

紫霞愛的是至尊寶,而白晶晶從頭到尾愛的都是孫悟空。

電影里沒有過多地解釋白晶晶和孫悟空的愛情起源,可以猜測,孫悟空最初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對愛情朝三暮四,他一邊對著白晶晶說會娶她,一邊勾搭自己的大嫂鐵扇公主,另一邊又可以求娶牛魔王的妹妹。

初嘗情事的白晶晶卻是真的愛上了這只多情的猴子,五百年後,當她見到至尊寶時,即使知道他不是孫悟空,她也不知不覺間將他當成了孫悟空去愛。

那份真摯的愛情隔了五百年,如今被她移到了另一個人的身上,我始終不覺得她是愛上了至尊寶,她不過是將他當成了孫悟空的影子,把那份埋在心底的愛盡數拖出,那份愛壓抑得太久,太需要一個發洩的對象。

在懸崖上,她和至尊寶兩人情不自禁,意難自控的場面,那時她身中劇毒命不久矣,又得知自己用性命救下的人居然不是孫悟空,面對那個和孫悟空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對她說,「我會一直陪著你」,她多年的愛終於找到了一個噴薄而出的宣洩口。

白晶晶的愛情不幸卻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她終究沒有得到意中人的愛,幸運的是她得到了另一份愛,可愛里並沒有替代品。

愛情不是選擇題,不是說我不愛這個人,但我可以選擇把愛放到另一個人身上,愛情是一個是非題,只有愛和不愛。

於白晶晶而言,她有多愛至尊寶,她就有多愛孫悟空,徹頭徹尾,不過是那一人而已。

愛而不能愛,借轉世圓夢何其嘆哉

二當家和春十三娘的愛情像是一個笑話,可卻是一個真正的悲劇。

如果說孫悟空的不幸是錯過了那個愛的人,白晶晶的不幸是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那麼二當家的不幸是愛上了一個不能愛的人。

他和春十三娘的羈絆起源於移魂大法,因春十三娘施的法術令他死心塌地為她效忠,從此,春十三娘比他自己還重要,但這都只源於術法。

真正讓他從心底里愛上春十三娘的是源於那句關心「你要不要緊?」我相信春十三娘的這句關心是真心的,但也僅僅只是一份對同伴的關心。可在二當家的眼裡卻意義非凡,這句話溫暖了他的心。

而後那個荒唐的催情大法令他們羈絆越來越深,不再只是同伴關係,而是有了共同的孩子,因為這個孩子,春十三娘對他興許是生出了一絲情意,最後臨死前的那句「照顧好我們的孩子」更是對他們關係的肯定。

可他們的緣分卻短暫得連一句情話都不曾說過,二當家甚至都沒來得及在春十三娘生下孩子後,好好抱一抱她,春十三娘也不曾向他展露過一絲溫情的笑顏。

二當家一直在用著自己的方式愛著春十三娘,雖然沒有一點法術卻也在盡力保護她,在她不開心時讓她揍自己出氣,幫助她欺騙白晶晶忍痛說孩子是至尊寶的。

他對愛情的付出不亞於影片中的任何人,如果春十三娘還活著,我相信她會成為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可他倆終是有緣無分。

為了圓他們未了的愛情,編劇最後給了他們一個轉世續緣的機會,二當家化身成為狀元郎,春十三娘也成為了他的美嬌妻,幸福大團圓的結局,但我卻依然為那個在石門外喊著娘子的二當家感到惋惜。

如果二當家有續集,我想應該是,他獨自帶大著他們唯一的孩子,長大後,他會告訴他,你的娘親是世上最美的女子,她叫春十三娘。

世間有許許多多所謂不能說、不能得、不能愛的愛,是否愛情真的這麼無奈呢?就像最後的那個夕陽武士,口口聲聲說著「相逢恨晚,造物弄人」,可當孫悟空借他的身體將心底的愛傾訴出來時,他的心裡也是如釋重負般。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不能,只是不願衝破我們自己給自己打造的枷鎖。

即使到頭來依然得不到心中所愛,但至少,那份愛沒有爛在心裡,即使得不到也可以無怨無悔。

愛而不能最讓人悲哀的是缺少那份「能」的勇氣,很多人說再也不敢愛了,我卻很欣賞那些一遍遍在愛里追尋的人,縱使愛而不得,卻始終沒有失去追尋愛的本心。

其實要談《大話西遊》就不得不談到當時的創作背景

1995年2月5日,對於所有香港市民來說只不過是冬日里的普通一天,但對於周星馳來說,2月份略顯冷冽的清晨,卻足以摧毀他所有的驕傲和自信。曾經力捧他成為「港片希望」香港媒體,此時卻紛紛倒戈 批評周星馳江郎才盡。

這天早上星爺和老友偉仔一起吃早點,劉鎮偉卻忽然發現,眼前這位曾經叱吒香江的喜劇之王,此刻卻眼神閃躲坐立不安。在後來回憶這一天時,劉鎮偉曾這樣說道:

當時我內心非常難受,不是因為周星馳說了什麼,而是我看到這個樣子就明白了,周星馳的眼睛里已經沒有了光。

同樣是1995年,43歲的劉鎮偉坐在邵氏辦公大樓里焦慮不安,此時的他正在被方逸華小姐指著鼻子大罵神經病。這位以手腕狠辣著稱的邵氏夫人,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孫悟空怎麼可以有愛情?

同樣劉鎮偉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這樣一部傾盡自己所有想象力的作品,為什麼會遭遇口碑和票房的雙撲街?失敗和不甘讓他感覺到,編劇生涯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失意和徬徨。

1994年7月,時值《重慶森林》在香港熱映,坐在車上的星爺面對窗外的風景變幻,忽然有一句台詞閃入腦海:

如果記憶也是一個罐頭的話,我希望這個罐頭不會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一個日子的話,我希望它是一萬年…

這段台詞突然給了星爺靈感,於是在自己的新作品《大話西遊》中,他對著拿命尋愛的紫霞仙子淚眼婆娑地喃喃說道:

或許此時沈浸在愛情中的朱茵,無法理解星爺口中的那份後悔莫及,她固執地相信眼前人口中的,擁有一萬年期限的「我愛你」,正是對自己許下的海誓山盟。

但故事的結局,卻正如她在影片中為愛赴死後的台詞一般: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局。

1994年12月20日,承載了星爺轉型夢想的《月光寶盒》和《仙履奇緣》,趟過了茫茫大漠中的如刀朔風,滿懷誠意的向我們所有人款款襲來。

為了讓這部新公司的開山之作一炮而紅,星爺在香港舉行了盛大的首映禮。而在之後的幾天時間里,星爺跟劇中演員奔波於各大電影院之間。一時間鎂光閃爍 星光燦爛,而在電影上映的前2天內,香港六十家影院的總票房收入達到了530萬,略低於同期上映的成龍電影《紅番區》。本以為勝券在握的星爺,卻想不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體會到了人生的無常莫測。

《月光寶盒》在經歷了最初的票房火爆後,便開始在電影市場趨於平淡。習慣了星爺無釐頭搞笑的影迷,在看完這部電影後紛紛吐槽:劇情凌亂看不懂 台詞密集不搞笑。最終投資6000多萬的大話西遊,只拿到了5000多萬的票房收益,成立不久的星彩公司隨即宣佈倒閉。

而那些曾經奉他為「喜劇之王」的媒體,此時也紛紛倒戈聲討星爺江郎才盡。面對這滿眼的嘈雜鬧市,冷暖自知的星爺感到了從未有過的無助和惶恐,那個曾經看盡人情冷暖卻大喊努力奮鬥的少年,此刻眼睛里沒有了光….

更讓星爺感到失落的是,這一年他與朱茵的愛情路也走到了盡頭。

從《逃學威龍2》中的一吻定情,到《大話西遊》里的酒店捉姦,朱茵始終沒有躲過愛情保質期的魔咒。在與朱茵相戀的這些年里,星爺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電影上,因此他忽視了太多的東西。於是他把現實生活中的那些遺憾,通過台詞和鏡頭呈現給所有世間人,然後對外界的爭議和不解獨自保持著沈默。

而朱茵卻聲淚俱下地痛訴「周星馳太花心」,並坦言周星馳不適合談戀愛,甚至在面對採訪時咬牙切齒的說道:

「不要在我面前再提到這個名字!」

曾經的男才女貌郎情妾意,卻變成了如今的形同陌路,這樣的境遇就像李宗盛在歌里唱的那樣:

舊愛的誓言,

像極了一個巴掌,

每當你記起一句,

就挨一個耳光,

然後好幾年都聞不得女人香…

亦或是像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的那樣:每一個男子全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羅慧娟和朱茵就像是紅白玫瑰,卻最終都成了星爺心口上一顆永遠抹不掉的朱砂痣。至於星爺所說的 那個錯過整個人生的人,或許是娟妹、或許是朱茵、或許是莫文蔚、或許是於文鳳,亦或是他們所有人。正如劉鎮偉在採訪時說過的那樣,周星馳誰都愛,但他最愛的還是自己。

於是在2017年《西遊·伏魔篇》里,他借唐僧的嘴這樣說過: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執著,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而後又讓舒淇在《一生所愛》中這樣唱道:

從前直到現在,愛還在,願去等你漂泊,白雲外…

是啊,愛一直在,但星爺卻早已失去了愛一個人的能力。於是他選擇了一個人,用餘生去品嘗這世間所有的遺憾和苦楚。

有一位網友這樣留言道:紫霞喜歡至尊寶,至尊寶喜歡白晶晶,白晶晶喜歡齊天大聖,齊天大聖喜歡紫霞。你以為齊天大聖和至尊寶是一個人,但是他們相差了500年,一切都對,除了時間不對。想要救紫霞就必須打敗牛魔王,想要打敗牛魔王就必須要變成孫悟空,想要變成孫悟空就必須忘掉七情六慾,從此不能再有半點沾染。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想自由地和心愛之人在一起必須要事業有成,想要事業有成就必須要拋棄天真戴上面具,當你變得有能力給心愛之人一切時,卻發現找不回最初的自己,亦失去了愛的能力…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整部《大話西遊》 幾乎沒有髒話。但當牛魔王刺死紫霞,至尊寶掄圓鐵棒砸過去時,喊得卻是我操,而後緊跟著的便是我要你的命!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牛魔王要了至尊寶的命。

此刻多想讓時間重新回到電影開始那一刻,紫霞仙子撐著一支長蒿,穿過已經枯萎的蘆葦蕩,河水一波波的散開,碰到一根根蘆葦後,又再次散向遠方,捲起讓人心動的漣漪。手持紫青寶劍,腕帶紫金鈴鐺的紫霞仙子,在《蘆葦蕩》的輕聲漫語中,從我們所有人單薄的青春里打馬而過。

穿過蘆葦蕩,穿過大漠沙,穿過俗世命運的悲喜和無常,在夕陽西下的城樓上,與至尊寶來一場永不分離的愛戀。

這是紫霞仙子的畢生所願,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少年無望。

再來說一下電影的幕後配樂。

劇中紫霞仙子出場時這段插曲《蘆葦蕩》,正是出自於西影廠的頂級配樂大腕兒趙季平,雖然這段明媚憂傷的插曲如今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心頭摯愛,但當年這位曾為張藝謀的《紅高粱》、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做過配樂工作的趙老師在完成電影配樂工作後,卻要求不要在影片工作人員報幕中出現自己的名字。

原來當初為了能夠讓配樂更符合電影情景風格,趙老師曾跑到片場去尋找靈感。當他來到現場時,正好趕上春十三娘大戰牛魔王,在掛滿各種血紅內臟器官的現場看完幾場戲後,趙季平感覺完全看不懂,甚至有些荒謬。於是他認定這是一部爛片,但出於敬業精神和職業操守,趙季平只好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配樂工作後,要求製片方不要在電影中署名。

正如趙季平對於電影的不看好一樣,那一年的影迷同樣對這部星爺的創新之作感到失望,這讓一向自負的星爺感到絕望。但骨子裡從不服輸的星爺再次找到劉鎮偉,想要拍一部《回魂夜》來翻身,但結果也是事與願違。1600萬的票房成績讓周星馳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而劉鎮偉也在一片叫罵聲中,中斷合同賠付違約金,離開香港這片是非之地 遠赴大洋彼岸的加拿大。

那時候深陷低谷的星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部讓自己虧到傾家蕩產的《大話西遊》,在上映2年後卻在北京電影學院徹底火了…

1996年 大話西遊以VCD的形式在北京電影學院放映,電影的回旋式結構和充滿浪漫氣息的台詞,讓所有的北影學生如痴如醉。他們反復咀嚼影片中的每一句台詞,並在這些台詞中品出了各種深意。

很快,大話西遊文化和大話西遊句式,隨著網路的發展在中國迅速躥紅。以這樣的方式再次走紅,這完全出乎了星爺和劉鎮偉的想象,他們兩個人一起把電影重新看了無數遍,卻始終無法參透內地影迷的喜好密碼。

而當年那些少年學子如今早已長大成熟,在品嘗到社會的酸辣苦楚和愛情的百轉千回後,對這部電影更是感同身受到愛不釋手。於是當大話西遊在2014年重映時,人們紛紛湧進電影院,用110分鐘的時間去彌補當年欠星爺的那張電影票。

或許我們每個喜歡大話西遊的人,從這部作品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人生,看到的是一個反叛男孩到成熟男人的蛻變過程。而成熟往往是一個很痛的詞,它不一定得到,卻一定會失去。

失去舊日所愛,失去稜角分明,在金箍當頭西天取經時,仍然忍不住回望夕陽下、城樓上的欲說還休。

如果有一天 讓你心動的再也感動不了你,讓你憤怒的再也激怒不了你,讓你悲傷的再也不能讓你流淚。你便會明白這往日時光,這眼前生活給了你什麼,而你為了成長又付出些什麼?

此時你是否會想起影片最後這樣一句話:

那個人樣子好怪啊,我也看到了,他好像條狗啊…

是啊,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走在路上,像一條狗….

致敬星爺和我們成長路上那些遺憾和失去,或許這個世界對星爺最大的不理解,就是人們把《大話西遊》定義為愛情喜劇。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