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有多愛他的母親?從這些作品當中,帶你認識你所不知道的宮崎駿…-動漫的故事
能陪伴你笑的人很多,能陪伴你哭的人很少;
再轟轟烈烈的感情,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親情。
#宮崎駿 #動漫的故事 #這也是一種愛
*正文開始
「兒子與情人是上千萬個英格蘭青年人的偉大悲劇。
但常常不止如此,從希臘到中國,無不如此。
這個古老的悲劇有個名字叫伊底帕斯,它的新名字叫做芸芸眾生。」
勞倫斯給加尼特的信
宮崎駿本人對母親是很依戀的。
宮崎駿對母親的兩種感情
宮崎駿本人在訪談之中坦誠自己對母親宮崎美子有著特殊的感情,即使母親逝世多年依然十分懷念。
為了這一份感情,他不斷讓去世的母親在作品裡活過來,時而是可愛的少女,時而是堅強的婦人,時而是慈祥的老人。
他不斷把自己代入到作品之中,時而是小孩子,時而是少年。
從上文中宮崎駿對母親的兩種投射,可以歸納出宮崎駿內心深處對母親的感情可以歸結為兩種:
一、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感情(母子關係)。
二、男性對女性的愛慕欣賞感情(男女關係)。
第一種感情普遍容易理解接受,第二種感情在通常意義上的倫理上為大家普遍所不能接納。
但是如果佛洛德的理論成立的話,男人或多或少是存在著伊底帕斯情結的,男人們對自己生命中所出現的第一個親密關係女性的感情是非同一般的。
這個女性形象直接影響著他們對女性的觀點和看法。
日本人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特殊邊緣化感情從來就不忌諱描寫。
如果對日本的文藝作品有些許瞭解,就可以發現他們的作品中存在著大量描寫社會倫理普遍不能接受的「愛」。
說亂倫太沈重,其實日本人把愛情這種東西看做一種超越倫理的感情,但是由於又被社會所不容,所以這種註定悲劇的感情就成為了一種帶有「物哀」美感的註定沒有結局的愛。
去世不久的渡邊淳一的作品《失樂園》就是描寫的這樣一種感情,而這種感情在日本文藝作品中絲毫不罕見。
在日本公認最偉大的文學作品《源氏物語》就提到了「這種愛」。
所以在這種前提之下,宮崎駿本人表達出些許的對母親的愛慕感情完全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宮崎駿作品人物形象中對自己和母親的性格投射
宮崎駿的自我性格投射:
宮崎駿童年有著對母親很深的依戀,長大後不掩飾自己是女權主義者,然而母親長期臥病在床不能給予足夠關愛。
他成為青年之後又走上了一條坎坷的追求夢想的動畫製作之路,遭遇了各種挫折而不懈前行。
早期作品被人認為「一股泥巴味」,自己的漫畫風格完全不能擺脫手塚治蟲的影響也是他放棄漫畫走上動畫製作的道路的一個緣由。
這些童年和青壯年經歷,投射到動畫之中有兩種形象:
不成熟需要成長的少兒或者得不到母親關愛的少兒形象:
龍貓-小梅小月(媽媽生病只能自己玩),魔女宅急便-琪琪(魔女出門遠行的成長),神隱少女-荻野千尋(一個普通小女孩成長的過程);
保護女性的男性形象:
天空之城-巴斯(機械工,飛行器迷,保護希達),幽靈公主-阿席達卡(保護幽靈公主逃出人類寨子身受重傷),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宗介(一個保護照顧波妞的小孩子);
追求理想堅持不懈的青年:心之谷-天澤聖司(追求製造提琴夢想),風起-堀越二郎(追求飛機設計製造夢想)。
其中的男性形象帶有更多的宮崎駿本人意志投射,而兒童形象帶有更多的兒童共性。
宮崎駿的母親性格投射:
宮崎駿的母親性格投射主要基於兩點:
他作為一個孩子對於母親的觀察。在他童年的時候母親就患上了神經性肺結核臥病在床。
根據資料可以得知宮崎駿本人對幼年記憶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他受到欺負後回家求母親擁抱,而母親病重無法翻身拒絕了擁抱他。
他在內心深處始終渴望母親的擁抱和愛的,這和宮崎駿作品中有大量以擁抱表達感情這樣一種不同于傳統日本人含蓄表達的方式也是有關係的。
他作為一個男性對於女性的觀察互動。
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他的兒童和少年時代是在戰爭和戰後重建的陰影之中度過的,而一個人的兒童和少年時代又是對人影響最大的時代。
這也就是說對他性格奠定影響最大的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日本。
戰後日本一片廢墟百廢待興,國家對於女性的要求也隨著時代的困難發生了變化,社會開始推崇堅強、幹練、獨立的女性形象。
而宮崎駿的母親就是那個時代中這樣形象的女性群像中的一員,這個年代女性的優良品質直接影響了宮崎駿本人對女性的審美觀。
相關作品
在他的作品之中,有大量的少年女主角和中老年女性角色都多多少少影射了他的母親形象。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角色的年齡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都是帶有同一個人的影子。
他作為孩子對母親的觀察和作為男人對女人的觀察,投射到動畫中有兩種形象:
爽朗強悍外剛內柔的中老年婦女或身患疾病的老婦人形象(中老年):
天空之城-朵拉(海盜婆婆,心直口快,精力旺盛,外表嚴厲可怕內心善良溫柔。年輕時候很漂亮,宮崎駿的兄弟說性格和母親如出一轍)
龍貓-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臥病在床,動畫中暗示是肺結核病)
魔法公主-艾伯西(人類陣營的領導者,強悍大氣,長於殺伐決斷)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辰婆婆(本人承認母親是其原型,脾氣古怪,外剛內柔,最後從輪椅上奇跡般站起來擁抱了宗介)
神隱少女-錢婆婆(外表嚇人,內心慈祥),霍爾的移動城堡-老年蘇菲(醜陋善良);
善良溫柔堅強獨立的少女形象(少年):
天空之城-希達(善良柔弱但堅毅不屈於邪惡勢力)
風起-裡見菜穗子(身患肺結核死去)
風之谷-娜烏西卡(堅強、善良、大方、包容,可以心靈感應,戰鬥斡旋於不同派別、母性特點)
幽靈公主(仇恨破壞自然的人類,戰鬥能力高超,強悍善良)
霍爾的移動城堡-蘇菲(被變成老人依然堅強地工作,拯救了男主角)
其中不同階段的女性能夠反映出宮崎駿母親或者那個時代的女性的優良品質,除了善良這種普遍性的品質之外。
其中的女性角色很多都有強大的戰鬥能力,勤勞的工作能力,對人和世界的大愛,即使是少女也傳達出來很強的母性特質。
宮崎駿作品人物形象中對母親外觀在女性形象中的投射
宮崎駿作品中主要女性角色的外在形象
《龍貓》、《懸上的波妞》、《神隱少女》中的主人公小月小梅、波妞、千尋都小於十歲。
《魔女宅急便》主人公琪琪為十三歲,動畫描寫側重于兒童的成長,所以對作為「女性」的形象投射不多,更多的是對「孩子」的投射。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一下宮崎駿其餘幾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是什麼樣子的。
容易觀察到其中性格方面大致有兩種女性,一為外剛內柔類型,一為外柔內剛類型。
由於動漫人物的臉部不是很容易進行細節區分,所以區分度最大的就是髮型。根據性格和髮型我們可以列出如下名單:
外剛內柔:朵拉(雙麻花辮),珊(短髮)
外柔內剛:蘇菲(單麻花辮,散開是短髮),希達(雙麻花辮),裡見菜穗子(短髮)
居中(非明顯內外反差性格):娜西烏卡(短髮),吉娜(短髮)
我們看到宮崎駿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可能完全是母親的外剛內柔形象,但是除了蘇菲、希達、裡見菜穗子之外,其餘幾位外在都具有明顯「剛」的一面。
而且她們的髮型只有兩種,除了麻花辮子就是短髮,其中竟然沒有一個形象出眾的長髮女性。
宮崎駿為了懷念母親,不斷地在作品中讓母親活過來,變成少女,變成婦人,變成老婆婆,有時候是健康的,有時候是病痛的。
而他自己不斷地進入到作品中,變成小孩子,變成少年,有時候撒嬌,有時候保護。他不斷地在動畫之中達成自己在現實中永遠不可能達成的夢。
宮崎駿的作品的主角或許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他自己,另一個是他母親。
他自己有時是孩子,需要成長,需要陪伴,需要愛。他有時也是少年,需要夢想,需要愛情,需要捍衛。
他是在山林中玩耍的小梅,是離家闖蕩的琪琪,是尋找自我的千尋,是勇敢的巴斯,堅毅的阿席達卡,善良的宗介,堅定的天澤聖司,追夢的堀越二郎……
他母親有時是少女,善良,堅強,獨立。他母親有時也是婦人,強悍,霸氣,執著。他母親有時還是老婆婆,刀子嘴,豆腐心,不耐煩。
他母親是直爽強悍的朵拉,病痛但溫柔的小梅媽,剛強的艾伯西,古怪善良的辰婆婆,面噁心善的錢婆婆,他母親又是溫柔執著的希達,染病去世的裡見菜穗子。
母性包容的娜烏西卡,強大又善良的珊,堅韌有愛心的蘇菲……
來源:知乎
作者:张希伟
整理:冒牌生
冒牌生有話說
這篇解析真的很透徹,參照了許多作品進行交叉比對
不過雖然都是基於揣測,但是讓我們在看大師作品的時候,多一個角度可以觀察
一個好的文本就是能夠讓大家有自己闡釋
換個方式說,如果這篇的說法屬實,那麼真的得好好感謝宮崎駿的母親
如果沒有她的形象,那麼就沒有這麼多扣人心弦的作品了
人物簡介
宮崎駿是日本動畫師、動畫導演、及漫畫家。畢業於杉並區立永福小學校、杉並區立大宮中學校、東京都立豐多摩高等學校及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學院。
大學畢業後踏入動畫製作工作,日後成為日本知名動畫廠吉卜力工作室的核心人物之一。
其執導過11部長篇動畫電影,至2013年9月宣布退休。現任吉卜力工作室董事、德間紀念動畫文化財團理事長、三鷹市立動畫美術館館長。目前在埼玉縣所澤市居住。
#冒牌生
—————————————————————
喜歡文章的讀者,也歡迎【追蹤】和【分享】,這都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