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在美國被指控操弄民意,馬克・祖克柏回應了。
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在這個敏感時刻,臉書被前員工指控操弄民意,企圖左右選舉結果,用人工操作「熱門話題」打壓保守派的相關新聞。根據科技部落格Gizmodo報導,負責此功能的員工匿名指控,部分「熱門話題」是臉書授意操作,遮蔽某些特定政治議題的訊息。
消息披露後,引發外界關注,現在臉書擁有16億的使用者,影響力巨大,社群網站龍頭是不是真的透過員工和其平台操弄民意,隱蔽訊息左右熱門話題呢?
雖然隨後臉書即刻向路透社否認指控,並說明內部自有規範確保中立,不會阻攔任何政治立場的貼文,但其實這已經不是科技產業第一次發生是否有操弄民意的疑慮。
我們每天都在用的Google也常被質疑企圖左右搜尋結果的可能。熱門美國影集《紙牌屋》第四季也在談總統選舉,劇中的總統候選人威廉康威也通過搜尋引擎替自己拉到成千上萬的選票。
這是因為這些我們天天使用的社群平台、搜尋引擎,是最了解我們行為的角色,透過搜尋、興趣愛好,就知道了一切,你的希望、恐懼、民眾想要什麼、在哪裡、是誰,針對數據分析,進而控制結果,隱藏負面結果,放大正面資訊。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狀況。
社群媒體的影響力是兩面刃,宣傳或是抹黑。photo credit:catatan-tulisan
再加上前陣子臉書CEO馬克祖克柏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城牆」發言所有批判,並在自己的臉書發表意見,讓川普陣營的發言人回嗆反擊:「祖克柏不值得認真看待。」
雖然facebook官方再三表示,不會利用其威力,企圖動搖美國選舉,但公司內部員工也保持懷疑態度,今年三月,臉書員工們在每週五都會舉辦的全體員工大會上,透過內部問卷的方式提問:「為了防止川普在2017年當上美國總統,臉書有何責任?」
這個有趣的問題,我們不知道馬克祖克伯和其經營團隊的答案,但官方代表回答:
投票選舉是民主的核心,臉書支持公民參與,並鼓勵所有候選人、團體、選民使用平台,分享他們對選舉的看法和進行討論,但作為一個企業,臉書是中立的,沒有也不會企圖用產品,影響人們投票方式。
以前在紙本、電視媒體盛行的年代,社會也常針對媒體的立場引發討論,某些媒體帶有特定評判的聲音,代表某些特定立場,網路開始流行以後,許多人寄予厚望,認為在數位世代資訊的流通應該變得更快更好更對稱,打破人與人之間因為資訊不對稱產生的異端,但慢慢發現,夢想很美,現實永遠有瑕疵。
就算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不太可能世界大同,永遠會產生領導者、掌握麥克風的人、講話聲音比較大、更有影響力的人;資訊的傳遞也一樣,在時間、空間、人類的認知、物件本身的四個變量上,永遠無法實現對稱。
但也正因為資訊的不對稱,產生了觀點、物種、內容的多樣性,擁有共生共存的可能。
而即便臉書、Google等各大企業可以透過搜尋、按讚等方式掌握人類的喜惡、邏輯行為,但身為成熟公民就不要只透過一個片面資訊就加以評斷,試著去了解多方觀點,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真理是越辯越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