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激勵模式」《讓你學摸魚、免拚命的幹勁心理學》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創造激勵模式

提振幹勁的方法得量身訂做。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激勵士氣的方式也隨之不同。

有人只要設定「高難度的目標」就會熱血沸騰;也有人就此提不起勁;有人只「希望有異性緣」或「想要有錢」,就會充滿幹勁;也有人覺得「這樣的動機不單純」,因而失去動力;有人單打獨鬥比較來勁;有人則是需要大家幫忙,才會做得起勁。

這些都是每個人的個性,也是各自提振幹勁的方式,並沒有好壞之分。

 

儘管如此,在現實生活裡,大多數的上司、前輩,甚至連坊間的商管書都會告訴我們:「要永遠保持饑渴的精神!」「必須設定高標!」彷彿將某一種提振幹勁的方法視為絕對的真理。

於是,許多人以為「成功人士都這麼說了,應該錯不了……」然後,硬是將那套不適合自己的方法照單全收。最後,甚至怨起自己個性不好,認為自己「沒有饑渴精神實在很糟糕……」「說什麼單打獨鬥比較容易提起幹勁,這種想法太任性。」等等。

 

平常,飲食習慣也是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吃甜食」、有人「喜歡吃辣」,人人都有選擇的權利;談戀愛的時候也一樣,有人喜歡「肌肉男」,有人喜歡「豐滿女」等等,人與人之間多少會尊重彼此的標準或喜好。

這些都是個人喜好,不是他人所能置喙,也沒有所謂絕對的正確標準或類型。

 

「幹勁」也是如此。提振幹勁的方法有千百種,而且在相當程度反映出每個人的個性。上司、前輩或成功人士的方法不見得適合我們。

所以,如果想提振幹勁,千萬別受到他人的意見影響,其方法必須依每個人量身訂做。

 

接著,我想以自身的實例來說明。我是一名獨立開業的諮商心理師,之前是公司聘雇的員工,後來我考取了證照,決定獨立開業,就一直做到現在。

我有一位個性很好強的姊姊,目前經營一家花店。由於她也是獨立創業,所以我們偶爾會聊一下彼此的工作狀況。

有時候,我在工作上遇到瓶頸,只要告訴姊姊,她總是這麼回答:「你就是想太多了,在那邊操煩老半天,不往前衝怎麼知道會不會成功?」被她這麼一說,我不但沒有釋懷,反而更氣惱,甚至連工作幹勁也沒了。

 

反之,我姊偶爾也會來找我聊聊工作上的事,我曾經跟她說:「別急,一步一腳印慢慢來不是比較好嗎?」

顯然,姊姊對於我的建議不以為然,並且盛氣凌人地說:「工作就得要一鼓作氣往前衝才行啦!」至此,我知道再講下去只是徒勞,便不再多說什麼了。

那麼,為什麼我姊的話我完全聽不進去,而我的建議會讓她感到不耐煩呢?因為,我們的激勵模式完全不一樣。

 

我姊的行動力很強,想到什麼就立刻去做,同時也喜歡交際,經常到處應酬談生意,一喝酒就跟客戶混熟了。

她年輕時,曾經在紐約從事房屋仲介工作,賺了不少錢,也得過某藝術大賽的大獎。她的口頭禪是:「只要我想做,沒有什麼做不到。」

當然,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讓我這個做弟弟的來說,姊姊只是貴人多忘事,比起成功經驗,她經歷過更多慘痛的失敗。她常常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又搞得轟轟烈烈,相對的失敗也是家常便飯。不過,這就是她的行事風格。

 

另一方面,我本身並不是一塊獨立創業的料,行事低調,不擅長驚人之舉。身為諮商心理師,到了三十幾歲還會怕生。當成功與失敗放在天秤的兩端衡量時,大多時候我會選擇走安全的路。

老實說,即使目前的工作,我還是不考慮擴大營業,聘用更多人。並非我沒有欲望(我也很想賺更多錢),只是一想到過於勉強的事,我就胃痛。

不過,也因為我個性低調,才得以每週持續在部落格或電子報寫專欄,這些長期的積累也造就了我現在的工作。所以,不貪圖大手筆,設定自己做得到的小目標,一步一腳印地做好。這是符合我個性的作法。然而,對姊姊而言,像我這種個性實在太不值得信賴了。

 

簡而言之,好勝心強的姊姊對我提出的建議是「一鼓作氣地往前衝」,而低調的弟弟卻對姊姊說「一步一腳印地慢慢來」;這些方法完全是適合自己但不適合對方,所以彼此才無法認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最不好的示範。不僅未尊重對方,甚至還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他人身上。

不過,我們姊弟的優點在於,我無視姊姊的建議,姊姊不接納我的想法,彼此也不太在意。如果勉強接受對方的建議,弄到最後又自我否定,就更提不起勁了。

 

只是,現在的我確實沒把姊姊的建議當成一回事。想當初,我二十幾歲還在跑業務的時候,經常被她唸:「想要達到目標,你就得更加把勁往前衝。」對於當時的我而言,姊姊是職場前輩,算是有成就的社會人士。

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工作十分努力,行事風格也變得強勢了些,但內心總覺得鬱鬱不快。

儘管拚命工作,自己還是感到很吃力,甚至苦惱:「好累……,事業多少上了軌道,只是這樣下去覺得好累,可能真的沒有那種魄力吧……」最後才察覺,用了不適合自己的方法做事,只落得自責,提不起勁。

 

對我而言,拚命往前衝和勉強自己只是一紙之隔,都是硬幹的作法,在內心深處總是有無法認同的部分。

拚命達成目標的作法並不適合我,照著自己的步調慢慢做,儘管被長輩批評沒有雄心壯志,但這才是最適合我的方式。而且,自從開業做為一名諮商心理師以來,我更意識到了這一點。

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不管別人怎麼說,都要尊重自己的作法。這對於萌生強烈幹勁,以及持之以恆是非常重要的。找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激勵方法,我稱它為「激勵模式」。

 

重要的是,不管用哪一種方法提振幹勁,都要自己認同才行。佛洛伊德說:「對自己百分之百誠實,是一種很好的練習。」(彼德.蓋伊〔Peter Gay〕《佛洛伊德傳》〔Fred: A Life for Our Time〕)

也就是說,能否對自己徹底誠實,在篩選適合的激勵模式時,至關重要。

 

但,我們總是輕易受到坊間的商業書、雜誌的影響,或是盲從於周圍的人所說的話,不斷地採用自己無法認同的方法。

這時候,我們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情,也無法充分發揮原有的實力,心裡總有一種鬱鬱不快之感。心理諮商之神卡爾.羅傑斯稱之為「自我不和諧」(incongruence)。

相反的,若能誠實面對自己,順著內心行動,我們會覺得心情舒暢,並得以發揮實力。這便是處於「自我和諧」(congruence)的狀態。

 

前文提及,我以自身為例,當我聽從家姊的建議想努力跑業務時,內心深處總有一個部分無法認同這種作法。這也就是處於自我不和諧的狀態。

找到屬於自己的激勵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否達到自我和諧。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提振幹勁的方法,是自己打從心裡認同的,那麼,不管他人怎麼說,我們還是得尊重自己的想法。

而「對自己誠實,以打從心底認同的作法行動」,不僅在找出屬於自己的提振幹勁方法(激勵模式),對於後面章節即將說明如何重拾幹勁的休息方法(激勵回復),以及思考工作的意義(激勵信念)也同樣重要。

總而言之,只要記得「對自己誠實,以打從心底認同的作法行動」這種自我和諧,與激勵治療的原則「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的感覺」是同樣的意思。

 

提振幹勁的方法沒有正確答案

找出屬於自己的提振幹勁方法,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任何方法都沒有對錯或正確答案。家姊的方法不適合我,但我絕對沒有否定它。

拚命往前衝並達成目標,家姊的方法讓人有成就感。事實上,有人因此而充滿幹勁。擁有強烈達成動機的人,大概就屬於這種類型。

適用家姊的方法提勁士氣的人,這個方法就是他們的激勵模式,任何人都不能否定這個方法。對於適用者而言,這是真真切切做得到的。相對的,我的激勵方法對我來說也是真實的,任何人都無法否認這個方法真的有效。

 

提振幹勁的方法因人而異,我無法告訴你哪種方法是對還是錯。反而,由你自己找出認同的方法,真誠審視哪種方法最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不少朋友讀到這裡,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心情:「目前這種方式不適合自己啊……」或「明明那麼做才能提振士氣啊……」

但是,我們總是不肯傾聽內心的聲音,反而隨著他人的意見起舞。人,難免會有軟弱的時候,尤其是領薪的上班族,身為公司裡的一分子,始終認為應該要符合企業文化,明明有些方法不適合自己,卻還要勉強持續下去。

 

平時,當我為上班族提供心理諮商服務時,發現特別是工作提不起勁這一塊,多數人都會聽從上司或前輩等比自己的職位高或經驗豐富者的建議,再不然就是受到知名企業大老所寫的商管書影響。

他們盲目地認為上司說的話或商管書的內容都是對的,覺得「成功人士都這麼說了,一定沒錯」,進而捨棄自己的激勵模式,結果大多數情況反而失去幹勁。

 

其實,像我這種心理諮詢師撰寫的書,也會讓人有一種「既然是以心理學為基礎,所講述的內容應該錯不了」等多餘的聯想。

結果,就算是隱約察覺某種激勵模式適合自己,卻因為「心理學都這麼分析,或許是自己的直覺錯了……」於是,便捨棄了自己的作法,牽就書上的說法。在某個層面來說,專家的言論與權威挺可怕的。

所以,我在此聲明,不管這本書的內容如何,只要讀者覺得不合,千萬別照單全收。打從心底認同自己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最終才能達到「自我和諧」的狀態。

這也是激勵治療的原則「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的感覺」非常重要的原因。

 

摘自《讓你學摸魚、免拚命的幹勁心理學》作者:中越裕史

書籍特色

告訴你如何面對這種情況,為你客製化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方法,激發你的幹勁力。
謹記一個基本原則──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