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哭,是現代人最需要的療癒功課《你有多久沒哭了?我得了一種無法感動的病》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大哭一場?

我是「淚活顧問」寺井廣樹。

「淚活」,是自發性地主動流淚,讓心靈定期排毒的正面活動。

 

我會推廣淚活這項運動,一開始的契機是「離婚典禮」。

離婚典禮正如其名,是為了離婚所舉辦的一種儀式。原本曾是新郎新娘的夫妻,在離婚典禮上回顧一路攜手走來的點點滴滴,最後共同敲碎婚戒。

在結婚典禮上,經常可以看到女方哭泣的樣子,但在離婚典禮上,會哭的卻是男方,而且還是放聲大哭的那種。

但是,在哭過之後,當事人的表情通常顯得格外開朗,典禮開始前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這點令我感到相當訝異。

 

我也開始想好好地大哭一場,體驗一下情緒上的轉變,因此開始了「淚活」。我原本也是那種男兒有淚不輕彈的類型,所以為了找出自己的「哭點」,我接觸了許多感人的音樂和電影作品。隨著慢慢放鬆心情流淚,情緒也舒暢許多,甚至不像以前那樣經常感冒了。

 

人的一生,會流淚四億兩千次

人在一生中,會流淚四億二千次……聽到這句話,你有什麼想法?

大部分的人可能會反駁:「怎麼可能哭這麼多次!」

沒錯,不論有多愛哭,「情感性眼淚」(人在情緒高漲時所流的淚水)是不可能流這麼多次的。

其實,這個數字是基礎分泌的眼淚,也就是人體為了保護眼睛所分泌出的水分。這種眼淚,在每次眨眼時都會分泌一些,假設我們四秒眨一次眼,活到八十歲就等於哭了四億二千次。淚液一天的自然分泌量,最多只有一cc,一年合計三百六十五cc,八十年下來就有二十瓶一․五公升的寶特瓶那麼多。

就算平常很少哭的人,一生中同樣會流這麼多的眼淚。

 

感動的淚,是大人獨有的特權

人,生來就是哭著長大的。

不過,新生兒在嚎啕大哭時,實際上並沒有流下眼淚。

嬰兒至少要等到一歲以後,才會像大人一樣流淚、哭泣。小嬰兒會因為感受到壓力而哭,而且是單純地以大哭來排解壓力和不悅的感受。

之後,當他們發現只要哭,父母親跟周遭的大人就會想辦法幫忙處理壓力來源,「哭」這件事就成為一種壓力表現,藉由哭泣獲得他人的理解,成為嬰兒的一種溝通模式。

隨著年紀漸長,能體會到的是感動的淚水。

 

年紀小的孩子不會流下感動的淚水。因為這種淚水,是來自對他人的處境身有同感,例如看電影、日劇,或看到運動選手努力不懈的模樣,而流下的感人眼淚;是因為對演員、角色,或選手產生認同感,因此被帶動情緒,時而悲、時而喜。人生經驗不足、無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人,是不會流下這種淚水的。

在情感性眼淚中,感動的淚水最具有抒解壓力的功效。

 

眼眶微濕的表情,最受異性歡迎

在淚活時,懂得不壓抑想哭的衝動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小時候經常被父母訓斥:「不可以哭!」所以容易下意識地壓抑想哭的情緒。但淚活的本意,就是要你好好哭一場,盡情宣洩壓力。所以,請徹底拋下「哭泣是很丟臉的事」的刻板觀念。

在淚活流下的淚水,是感動的眼淚,也是獲得共感腦共鳴的美麗淚水,與小時候的壓力表現、不甘心的眼淚截然不同。

感動的淚水是成年人的專利,除了代表一個人的感性,也是深具異性緣的象徵。事實上,在我舉辦的淚活現場,容易流淚的人特別受到異性歡迎。

 

星期六晚上六點,人的感官最敏銳

淚活,沒有一定的方法。

每個人的哭點各異,適合的環境也大相逕庭。但只要哭完後能夠感到豁然開朗,其實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都無所謂。

儘管如此,平常不太哭泣的人突然要淚活,肯定一點頭緒也沒有。因此,我認真地站在這些人的立場,找出適當的時間與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從星期六傍晚六點開始,欣賞感人電影。

週末夜晚是最容易流淚的時間點,因為入夜後腦裡堆積的壓力大於早晨,而週末則大於平常日。

鎖定好週末夜後,我又針對人體步調,選出最適合哭泣的時間點。人體在傍晚五到六點間的體溫達到高峰,接著就會逐漸降低。如同身體經過沐浴,溫暖後會想睡,當升高的體溫開始下降時,生理自然會放鬆。

 

一起落淚,更愛對方

有同伴一起做同一件事,本來就是愉快的,還能拓展彼此的視野。不管是兜風、用餐、散步,都是同樣的道理,淚活當然也不例外。

將淚活當成新的約會主題,或許能夠為兩人的感情帶來不一樣的刺激。畢竟單獨進行淚活,就算心靈獲得啟發也沒有共享的對象,若是伴侶一起,交流時的熱烈程度也會大幅提高,使淚活變得更有趣。

養成藉由淚活流淚的習慣,還能減少夫婦吵架的機率。因為目前我遇見的夫婦參加者,不少人告訴我:吵架次數明顯減少了!

參加淚活以前,女方常常在吵架時哭泣,讓男方難以表達自己的情緒;參加淚活後,因為女方在活動已流下不少淚水,所以真正面臨吵架時,反而不容易哭泣。從此,雙方都不會過度壓抑脾氣,起衝突的頻率也自然減少,更意外的收穫是,發現原來彼此的哭點竟這麼相似。

 

 

 

因淚而活:我們的淚活經驗

倖存者──哭過,然後認真活    豬狩弘之(六十多歲男性/福島淚活代表)

我目前在福島磐城市,從事發送災區資訊、鼓勵災民的工作。我們抱持的基本立場是「哭過、笑過、生氣過,然後認真活下去」,我想告訴災民,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想哭的時候就盡量哭、想笑的時候放聲大笑,即便是怒火也能成為重要的力量。

東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引發的核災,至今已兩年,近來災區著重「安心、安全、打起精神」的形象,許多福島的相關活動,也努力向全國各地展現這樣的態度。我能夠理解居民為了振興福島形象,必須積極地告訴各地:「我們很好!」但是,我相信福島應該還充斥著擔心、不安、恐懼,至今仍舊無法從災害中振作的人比比皆是;表面開朗的人,或許也只是藏起眼淚而已。因此我認為,人必須在想哭的時候哭出來,才能重新獲得振 作的力量。

 

關於淚活,如果你還有疑問的話

Q.:可以每天淚活嗎?

A.:每天淚活無妨,但每週一次就能獲得良好效果。

哭泣有助消除壓力、調整自律神經、活化免疫系統,效果甚至優於「笑」。但是卻比笑更耗費時間,且過度哭泣會使身體疲倦,反而造成負擔。每哭一次,效果就能維持數天,因此建議週末大哭一場即可。當然,若真的想每天淚活也無妨。

 

Q.:切洋蔥落淚也會有淚活的效果嗎?

A.:「情感性眼淚」才能夠消除壓力,切洋蔥時流下的眼淚並無相同效果。

眼淚分為基礎分泌淚水、反射淚水、情感性眼淚這三種,切洋蔥流下的是反射淚水,主要功能為排除眼中異物。具有消除壓力效果的則是情感性眼淚,這是人在情緒波動、高漲時流下的淚水,只有人類辦得到。而淚活主要就是藉由這情感性眼淚,達到心靈排毒的效果,「感動的淚水」就是最常見的例子。

 

摘自《你有多久沒哭了?我得了一種無法感動的病》 作者:寺井廣樹

書籍特色

你一定不知道,紓解壓力、修復自律神經,「流淚」比「睡眠」、「笑」還有用!

哭泣不是示弱,而是一種讓人變得快樂的療癒處方。

作者寺井廣樹,多年來不斷倡導淚活:用感動的淚水抒發心情與壓力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