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職場是理性的《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在職場打滾這麼多年,我自認是個不合格的職場人。

 

不是不喜歡工作、也不是做不好工作,更不是在工作上沒辦法獲得成就感的「不合格」…一種說不上來的感受,讓我只能用一個模擬兩可的字來形容:累!

接觸成人諮商之後,我身邊更充斥著不同世代成年人對於工作的私語,卻不外乎還是以那句話總結:累!

 

是的。累!好累!工作好累!

 

然後周圍的人可能會說:哎呀,你工作要減量啊!不要那麼忙啊!…

這聽在工作疲累的人耳裡,就像鬼話一樣。有些人甚至覺得:我工作量明明沒有很大,而且我都做得很好啊,你們這些人知道個鬼喔…(白眼)

 

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後,這團迷霧似乎漸漸清楚:為何工作這麼累?其實不是工作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心「迷路」了的問題。

 

換句話說,那種「疲累」的感覺,與其說是「工作」帶給我們的,不如說是「心態」(心的狀態)影響我們的。一種感到不自由的心境,讓我們感覺在職場上備受束縛、無法真實適應周圍的人事物,面臨職場鬥爭、犯小人的命運,感嘆職場險惡的詭譎多變、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最後「缺錢」二字從現實而降,不得不乖乖拎起包袱回歸職場「牢籠」(咦?)。

一向流行的心理激勵課程,像是讓我們服了一帖「安心」的藥劑,剛服用的當下效果最好,但若沒有時刻提醒自己定期服用,沒多久就彷彿被打回原形…

 

為何如此?究竟為何,我們已經這麼努力了,卻還是擺脫不了這種疲累的束縛感?

 

請容我用此刻對心理學的理解來描述「累」的意義:它是一種心靈的呼喚,告訴我們得要停下腳步(不是停下工作),去看看自己內在空間受到了什麼擠壓。

 

比方說,累的感覺是無時無刻出現嗎?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看著天花板的那刻就有疲累的感覺?還是直到起身那一刻才感受到自己的掙扎?梳洗時看到自己的臉才浮現疲累的感受?抑或是職場大門出現眼前時,才感覺腳下如千鈞重?遇上某人特別想歎氣出聲嗎?還是面對群眾的時候?是不得不對人微笑?還是有些事不得不為?…

人類心靈和外在世界之間,連結著一條極為細膩的絲線,它用一種肉眼看不見的方式扯動著,將外界的龐然大物扯進心底來,於是在我們過度關注工作的同時,心靈已經被塞滿了。然後我們可能感到腰骨痠痛、提不起勁、失眠、容易發怒或感傷,動不動就想去找人推拿、抓龍一把…卻很少去思考:或許只要面對壓在心底的「龐然大物」,很多不適感自然不藥而癒。

身為一個心理師和心理學研究者,我接待過無數面臨這種工作疲累感的人。我認為他們之所以坐在這裡,是因為心靈派了最後一根理智的反思,來督促他們拯救自己;他們厭倦了總是「抱怨別人有問題」,而想要善用「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的力量。

然後我明白,疲累感對人而言原來是具有意義的。它正是連結外在和內心世界的那條「線」—透過覺察,我們最終會發現,人性或許本真善良,唯因生存的現實才變得險惡。

 

我說的從來不是別人,是自己。存在自己心底的生存恐懼,才映照出職場的險惡。

 

是覺醒的時刻了。人在職場中,心漸漸甦醒。期待有一天,我們在任何工作崗位上,都那麼自在自由。

 

誰說職場是理性的

─ 我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問題,大多肇因於無法理解自己情感的問題。

 

●在同事身上,看見誰的影子?

 

有時我們會把自己的情感、想法、慾望,丟到別人身上,這是一種「投射作用」;有時我們會把別人的情感、想法、欲望,吸收進自己心裡,這是一種「內射作用」。兩者都是還未成熟的心理保護機制,會讓我們失去客觀,沒辦法當一個腦袋清晰的主管、界線清楚的員工。

 

無所不在的心理保護機制

 

當主管的他告訴我,部門一名新進員工年輕有為,是個可造之才,只是對人太客氣,看起來容易讓人欺負。於是他忍不住要製造些事端,然後指定這名員工去處理,以訓練他「為自己爭取權利」的能力。

我覺得他的理論有點奇怪,何以看來客氣的人就會讓人欺負呢?這話說起來像是主管用心良苦,但旁人看來明明就是主管在壓榨下屬!

 

仔細問過之後才明白,原來這位主管也有相當客氣的一面,所以才會把自己曾經被欺負的感覺丟到這位新員工身上。這是一種「投射作用」:明明就是他自己不喜歡的情感、不想要的特質,卻套用到別人身上。

於是我問這位主管,他現在還是個客氣的人嗎?他搖頭。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同事都說他是公司的「皇上」,只要是他想要的,別人沒有說「不」的權利。仔細想想,這和小時候的他差異甚大:他原是三兄弟中的老二,爸爸偏愛哥哥,將心力多放在長子身上,從功課到飲食無一不管。主管印象最深的是,爸爸總對哥哥說:「男孩子不能哭。堅強一點,別當個沒有用的人。」

他也希望爸爸能這樣教導他,但爸爸的目光總在哥哥身上。所以他把對爸爸的情感和男子漢的期待,無條件地吸收進心裡,變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這是一種「內射作用」:他放棄自己原來的模樣,把別人的期待無條件吸收進來。

 

有趣的是,他看公司其他「有淚不輕彈」的大主管們又相當不順眼,每次開會就有種想要跟他們嗆聲、撕破他們「大男人假面」的衝動。這便是一種「情感轉移」:雖然他意識上只注意到對爸爸的崇敬,但潛意識裡對爸爸的生氣,卻真實地轉移到天天相處的同事身上。

無論是投射、內射、情感轉移……,都是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讓這些心理機制每天在職場上、在每個會議室裡、在人與人之間,無所不在地流竄著。

 

自我覺醒,別被對方情緒帶著走

 

理解這些心理學機制前,我就像這位新員工一樣,常常覺得自己在職場上受到權力的宰割,會為別人突如其來的臭罵責備感到傷神,等到自己握有權力時,又不知不覺成為宰割別人的兇手。

 

懂得這些概念後,再回頭面對職場關係的一切,我看到那些莫名發火的人的眼神,開始明白一切都是遺留心底的情感在作祟。然後知道訓練「自覺力」的重要性:我們要學習覺察自己心裡何時、何處會被勾動(當我們對一個人發出與他無關的情緒後,心裡通常會覺得不好受),並分清楚對方發出的情緒哪些其實與我無關。

 

比方說,當你發現有人用他的心理保護機制在攻擊你時(那是他的心理課題,與我無關)。

你可以放空,不用把對方的氣話全聽進去,等他發洩完情緒,他自己就會停了。(當情緒與你無關,他罵完也會不好受的。)

你可能會用言語反擊,但要知道,這表示你的情感也被勾動了,而且通常需要自負一些後果。

你也可以跟他說:「這好像不是我的意思,」然後和他談一談、或讓他自己靜一靜。(當然,他也可能因為你的回應而繼續跟你扯下去。)

 

重點是,你未來想跟他維持什麼樣的關係?

 

放空的做法,常常發生在下屬對上司之間,也就是明明被老闆亂罵、卻沒有回嘴。你可能會問:需要這麼委屈嗎?當然,大部分這麼做的人是因為不想在老闆嘴上拔毛,影響自己的前途。但這麼做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意義:老闆大發無名火的時刻,心理上已經脫離成熟男人、女人的狀態,退化成一個發脾氣的小孩,我們又何必計較呢?

哪個小孩在發脾氣時不是大鬧著說:「我最討厭媽媽了!」一個不反擊又不離去的母親,無疑是包容了孩子的情緒;雖然我們一點都不想扮演老闆的娘,但當我們這麼做時,其實也包容了老闆的情緒。相信我,他在潛意識裡會感謝你的。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別把那些罵人的氣話聽進去!否則,就是在進行「內射作用」。

 

反擊的做法,較常出現在同事、同儕之間。當然,我們還年輕、血氣方剛時也容易如此。

 

最常見的反擊是具有破壞性的「謾罵」。例如,在會議上對罵的兩人,越吵越脫離爭執的主題,一個罵對方「連狗都不如」、一個回罵「你才是穿衣服的猴子」(奇怪,幹嘛大家生起氣來都不想當人呢?)這種超乎現實的攻擊,等情緒過後,潛意識裡往往充滿悔恨的尷尬,同事當不成就罷了,還丟臉到自己想要離職,相當不值得。

另一種較具建設性的反擊,則是發生在回應「情感強度」的時刻。例如這樣的爭吵內容:「你說這些話真的讓我很難過,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可以這樣」、「我只是隨便說說,你忍一下會死喔!」最後抱在一起大哭。雖然爭吵,但因為表達了真實情感,關係可能不退反進。

 

%e7%82%ba%e4%bd%95%e4%b8%8a%e7%8f%ad%e9%80%99%e9%ba%bc%e7%b4%af%ef%bc%9f%e5%85%b6%e5%af%a6%e6%98%af%e4%bd%a0%e5%bf%83%e7%b4%af

摘自《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作者:許皓宜

書籍特色

最專業:從心理學看懂職場關係
「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在探討親子、父母、人際、愛情關係後,從心理學角度,深入淺出寫給工作人最專業的職場關係建議。
最療癒:職場書不再只有工具書
為了業績、為了成功,上班族努力加強自己各種能力,卻忘了好好照顧內心,透過這本書好好跟自己對話,療癒自己。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