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選擇《夢想不會逃走,逃走的往往只是自己》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我的基本觀念是:「假如猶豫不知該如何選擇,那麼不管選擇哪一邊,都把它當成最好的選擇。」

反正也無從確認選擇另一邊的結果。

 

如果能夠看到兩者的結果,說不定有可能後悔。但是事實上我們絕對不可能看到另一種結果,所以只能把自己選擇的道路當作「最好的選擇」,繼續往下走。

重要的不是選擇什麼,而是做出選擇之後,如何活出之後的人生。

所以說得極端一點,我覺得「選擇」這件事沒多大意義。不需要把「選擇」看得太難,完全相信自己與生俱來的直覺,靠感性來決定就好。

 

周圍的意見或者一般所謂「名人偉人」的說法,全盤照單全收是很危險的。

寫在書本或者網路上的內容,也可能是假的。要寫出有悖事實的內容或者並非真心所想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其中也很可能有來源不可信的資訊。這麼一想,這個世界上的書籍或媒體所傳遞的資訊,並不一定全然正確。

所以周圍的意見只要略加參考就行。

 

「自己要相信什麼、選擇什麼、決定什麼」,到頭來只能相信自己的感覺。

 

這樣看來,我甚至覺得決定真正重要的事時,不應該跟其他人討論。

不可以逃避「自己的選擇」。

正因為是「自己的決定」,所以就算辛苦也願意咬牙努力。

不管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自己選擇的人生」的堅毅念頭,一定可以成為精采人生的根本。

 

可能有人覺得「靠感性來決定」並不容易,不過每個人小時候決定事情不都是這樣嗎?「因為想做所以去做,就這樣!」大家都一定像這樣憑藉感覺而生。只是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漸漸有奇怪的障礙阻隔,遮蔽了那種感覺。

 

重要的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很少用腦筋想,總是跟自己的心對話,試著找出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其實你真正的想法是什麼?你到底想怎麼樣?」像這樣一邊問自己,一邊傾聽自己的心聲。

如果平常沒有養成傾聽自己心聲的習慣,就會愈來愈不容易聽見。但是一旦養成有意識去聽的習慣,那聲音反而會愈來愈清晰。

再進一步說,在傾聽心裡的聲音之前,有自然而然出現在生理上的雞皮疙瘩、戰慄興奮的感覺、感動流淚等等,這些每個人都一定會有的感覺,我想都是很明顯的信號。

比方說雞皮疙瘩吧, 這可不是可以自己決定:「好! 來起個雞皮疙瘩吧!」身體就會乖乖聽話的吧?所以類似起雞皮疙瘩這種反應,其實是相當明顯易懂的徵兆。

人無法控制「好讚!」或者「喜歡!」這些情緒。這些心情都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感覺,最值得相信。

所以我認為重要的事並不需要深入思考。

 

「重要的事要深思熟慮」「為什麼做這種選擇?說說理由吧。」因為我們經常聽到這些說教,腦袋也漸漸變得僵硬,但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麼理由。

因為喜歡、因為想做。這樣就足夠了。

理由之後會跟上來的。做著做著,自然而然就會知道。

想做的事不要靠頭腦想,要用心感受。

答案也不是靠別人教會,要自己回想。

所有的答案都早已在自己心中。

人生要憑感性來決定。

 

 

關於「團隊、夥伴」

 

我喜歡和團隊行動。我喜歡和感情深厚的夥伴一起達成目標的感覺。

如果是個靠一己之力鑽研的匠師,或是嚮往悠遊自在的流浪生活,或許不需要團隊的支持。但我不是那種人。

我之所以能夠做喜歡的事情、自在生活,都是因為擁有一個優秀團隊,以及我打造出了這樣的團隊。

 

對我而言,團隊就好比樂團。

每個人貢獻所長,表現出「這個我最拿手!拿這身技術來一分高下吧!」形成一股團結力量。這就是我理想中的團隊。

因此我不會站在前頭大喊:「跟我來!」我只是樂團中擔任團長兼主唱的一員,所以樂團裡還得要有吉他手、貝斯手與鼓手,才能一起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挑選團員時我會選擇能一起發揮實力,演奏出動人樂曲,帶來美好結果的人。我不想追求只求表面上互相妥協的膚淺整體感,我想要的是由各個獨立夥伴醞釀出具深度的整體感。這跟「和夥伴好好互相協調……」的概念有點不一樣。

「如何打造團隊」說起來不容易,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先明確表達自己想做什麼。

 

首先要大聲說出:「我想做這些事。」如果跟對自己理念沒有共鳴的人共組團隊,也不可能順利。

同時,也要清楚說出:「雖然我對這些事情很拿手,不過那方面就不太擅長了。」如此一來,即使沒有一一列出「徵求條件」,大家也能了解你想要找什麼樣的人。

還有,不厭其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聽眾自然會漸漸明白,察覺到「他忽略了這個部分」「要是少了這方面的協助,看來不可能實現呢。」

所以我不只是想找能成為夥伴的人,也不滿足於「彼此似乎意氣相投」。

我希望能自然而然聚集起志同道合的夥伴,大家都有一致的想法:「一起完成這個目標吧!」「好像很有意思!」或者「我老早就想做這件事了!」

 

從這個角度看來,如果要用一句話解釋如何能找到最棒的夥伴,我想就是「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自己描繪的願景中,假如不能缺少某個人的能力,那可能需要上門拜託對方:「沒有你,這個計畫絕對無法實現。拜託你!加入我們吧!」但我向來不太會這麼做。

還有,我也不是很喜歡高呼:「把你們的人生交給我!我會照顧你們一輩子!」好比結成「高橋步幫」的熱血風格。這種方式組成的團隊固然也很出色,但我自己並不擅長這種風格。

 

我認為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跟我同等重要的分量。在彼此的人生當中有短暫交集,所以我期待的是能凝聚這些經驗,然後「一起完成目標」般的感覺。這也是我所認為最棒的部分。

說是「人選」或許太過煞有介事,不過挑選核心成員的時候,我想挑選能大聲承諾一定堅持到底的傢伙。唯有這個部分,我想跟信得過的人合作。

 

我可不想跟永遠找好退路的人一起工作。

我只想跟絕對不會說出「好辛苦喔我不想做了」「最近不太好玩我不想做了」「要是沒錢了就別繼續了」這些藉口的夥伴,即使中間出了很多問題也絕不放棄、不會逃走,能夠跟我一起面對問題的夥伴一起完成目標。

 

若是問我到目前為止對自己和對我的團隊最自豪的事,那就是「從不逃避」。因為彼此都相信,「不論發生什麼事,這傢伙絕不會逃避」,也不會產生多餘的顧慮,自然可以產生往前邁進的力量。

我也明白有人會覺得:「反正他現在有意要加入啊,不妨放輕鬆點,何必一定要確認能不能貫徹到最後呢?」但我覺得,這種團隊沒辦法實現自己的理想。

 

其實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和「若有萬一可能會消失不見的傢伙」一起合作,也無法感受到彼此切磋成長的喜悅,更不會抱有特別雀躍或期待。我只是覺得這樣工作太可惜了。

另外,偶爾會有人跟我說:「我也想像高橋先生一樣組織起熱血的團隊,但是我身邊根本沒有熱血的人啊。」對這種人我只有一句話:「那是因為你還不夠熱血。」

 

圍繞在自己身邊的人,骨子裡都跟自己流動著相似的氣息。

所以熱血的人不會聚集在冷淡的人身旁。一切都看自己。

 

「先擁有屬於自己的色彩,才能和別人攜手創造出彩虹。」如此而已。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贅言,擁有夥伴真的很重要。

不過我倒不認為「沒有同伴就無法成事」。

 

一定要經常保持「就算只剩下我一個人也要繼續!」的心態。

 

聽起來或許有些矛盾,但是我覺得,抱定「一個人也要行動」的覺悟,正是吸引優秀夥伴的最大祕訣。

「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就是凝聚優秀夥伴的最佳方法。

 

 

關於「金錢」

 

在我的金錢觀裡,把「身為一個父親要維持家人一般生活的經濟」,視為我對金錢的底線。

再來就是能夠讓願意和我一起工作的夥伴也能無後顧之憂地維持家計。我認為這是身為老闆該擔起的責任。

說老實話,我甚至覺得只要能夠做到這一點,其他事都無所謂。

 

反過來說,為了守住這條底線,我也會傾盡全力。

錢當然不嫌多,不過我多半都是遇到想做的事時,想辦法去賺到需要的資金。

「開心工作」當然是基本條件,不過要是演變成「大家都好開心,工作也很有意義,但最後破產了。」這也未免太悲慘。

我們當然不希望「計畫本身很棒,但因為欠了一屁股債,難以持續」,最好能夠是「計畫本身很棒,聚集了一批能人志士,資金也很充裕」的狀態,否則就太遜了。

 

說個小故事。當我在籌備自己的酒吧和出版社的時候,完全沒有自備款,幾乎都是向身邊認識的人或朋友借貸,一開始就債台高築。

剛開始我本來也打算「努力工作個五年,存好足夠資金後再創業好了」。

可是我沒辦法忽視內心「無論如何都想現在創業!」「就算借錢我也要創業!」的吶喊。

所以我一個勁兒地拜託身邊每位朋友和熟人,向大家借錢。

那時候也常常被他們潑冷水,「你一個大外行還敢借錢開店?失敗了怎麼辦?」

 

為了掃除大家心中的疑慮,我交付借據時一併提出了我的創業企劃書(其實只是手寫文件,也不算什麼正式的企劃書),其中仔細寫下了「我認為賣點有這些這些。我的店一定會賺錢,將來會以這些方式還款」等等內容,最下方還附帶一句:「就算不幸失敗,哪怕打零工我也一定會還錢」。

幸好這部分我寫得很具體。

後來債主們常說:「雖然企劃書內容感覺可信度不高,但是因為你在最後寫了『哪怕打零工我也一定會還錢』,看了真的很放心。」

 

但那確實是我真實的想法。

我一面懷抱著「一定要努力做到成功」「一定要順利經營下去」的信念,但同時也體認到現實:「最糟的狀況下我還可以做粗工還債。這趟人生絕不會白走。」這給了我很大影響。

正因為我在心裡清楚地預想後果、做好覺悟,所以才激勵出「好!拚了!」的能量。

 

話雖如此,剛開店時很多想法不夠深思熟慮,老是用「沒關係,錢無所謂」的想法在經營。漸漸地,大家的薪水低到近乎零,甚至沒錢租房子,最後還惡化到沒錢買正常食物,被醫生診斷為營養失調,令人難以置信。

從那時開始,我才慢慢學會「現在還不夠多少錢、什麼時候要付多少錢、如果跟這個廠商拜託一下可以晚點付款」等等,對金錢不以樂觀或悲觀的方式看待,而是用現實的方式來思考。

這和那個總是興致勃勃高喊:「耶!來試試這個吧!」的我,或者「這種方式好像挺不錯」,充滿創意、精力充沛的我又完全不同。

 

有時候我們會稍微回歸一下現實世界。會計同仁宣布:「從現在開始禁止一切樂觀言論。」於是正式開始我們每週一次的財務會議。

我會告訴他們說,請讓我知道真實的情況,我會確實了解數字,掌握現狀和具體意義,再告訴大家:「知道了。那我們就一起朝著月底這個目標努力。那麼具體來說……」

只要不逃避、確實掌握「金錢的真相」,就自然而然能朝著「那該怎麼解決?」的方向前進。

但如果不去了解,心裡就會一直縈繞著「糟了,沒錢了」的憂鬱。如果可以,我不想去思考任何跟錢有關的事情,特別是「沒有」的錢。所以總是無意識地把這件事推遲,不想面對。但其實只要早一天面對現實,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來思考「該怎麼做?」

試著縮短憂鬱發愁的時間,不要只是想著「沒錢」,應該儘快將思考轉移到「沒錢了,那該怎麼辦?」

 

這其實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但我直到現在都還常常在提醒自己。

但是如果已經沒錢,又真的沒有興趣了,選擇放棄也沒什麼不好,沒有必要勉強自己堅持。

有了「想放棄」的念頭,那就放棄吧。沒必要忍受。否則只會讓精神變得更憂鬱。

如果覺得「我可不想付出那麼多」「做上班族還輕鬆些」,那大可往這些方向走,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所以我覺得不如放輕鬆。

 

我也一直告訴自己:「真的厭煩的話就放棄吧。」

我不會用「勉強到最後」這種奇怪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只是單純覺得:「就算要吃這麼多苦頭,我也願意繼續。」

假如吃不了這些苦,只是意味著這並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既然這樣,還不如放棄的好。

不要一味樂觀,也不要一味悲觀。

要真實面對。

 

摘自《沒有人應該堅強一輩子》作者:艾莉

書籍特色

自由人高橋步的行動力,不只是「言出必行」而是「言出必衝」,讓自己完全沒有退路。
他說,遇到喜歡的事,人人都能變成天才。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