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才能過你想要過的人生《你過的,是誰的人生?》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為什麼我總在人際關係中

受苦及失望?

因為—討好性格,來自對關係的依賴

 

我曾跟你一樣脆弱

父母太早消失在生命中,讓我以為,我天生就不被喜歡和接受。

我以為只有討別人喜歡,只有讓別人高興,

我才可以在他人身旁,不會被忘記,

也不會再經歷任何人的遺棄。

 

你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在關係中,你就自然而然想要讓別人喜歡和滿意。只有讓別人喜歡和滿意,你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有價值。

尤其,當別人表現不喜歡、不滿意,就會馬上引發你的焦慮及不安,好像你是一個很有問題的人,很麻煩,讓人嫌棄。

你的潛意識總是不自覺地湧現出一些零散的畫面。那是在童年時期,大人用惡狠狠的、冷漠的眼神,對著你說:「如果不乖乖聽話,就不要做我們家的小孩。」「我們家,沒有這麼差勁的小孩。」

 

有些時候,你一做錯事、不符合他人要求,大人嘆氣、瞪你一眼的不耐煩神情,就會在你腦海裡閃過。

你搞不清楚究竟為什麼,這些畫面會一再自動浮現?你就是會瞬間不安、恐懼,深怕自己會被嫌棄、被丟掉,被視為不該存在的垃圾、沒用的東西。

那種會「被丟掉」的感覺,簡直要你的命,彷彿亮起紅色危險警戒。一種讓你窒息的痛苦感猛然襲來,腦袋裡轟隆隆的聲音響起,聽不清楚外在的聲音,也聽不清楚自己內在的聲音,只感覺到自己突然被移到另一個時空,看得見周遭卻感受不到。

然後,你會立刻道歉,馬上說對不起,要對方別生氣、別失望、別拋棄你。接著,大量承諾脫口而出:你會努力改進;你會盡力辦到;你會照著對方的意思做,不再有疑慮,不再有個人的想法及感受。你甚至會以哀求的口吻討饒,只要對方不要離棄你、不要排除你,不要對你失望,你什麼都願意聽對方的。

 

你是不是曾經看見自己這樣的姿態?看見自己的哀求及討饒?你可曾在這一刻連結到自己的感受,覺得自己可悲堪憐?

你的討饒,正是一種討好,以弱者的姿態,要對方不要傷害你、遠離你,不要棄你於不顧。在你的認知裡,你是沒有能力和力量去選擇關係的。只要有人「要」你,你都謹慎小心、戒慎恐懼,避免別人對你厭煩,最後遺棄你。

所以,你只能努力討好、迎合,努力的把自己摒棄,只求可以委身在關係裡,這樣就可以獲得讓你安心的依附,不用感覺到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孤獨感和無助感。

你害怕獨立、孤單一個人的感覺,所以無論如何,你都要緊抓關係,依附在另一個人身上。只要有人「要」,就能證明自己不是垃圾、不是廢物,不是被人失望唾棄的那一個。

 

 

■深層心理對話從無助到恐懼

當我們是小孩子的時候,因為身體弱小,體能有限,還無法靠自己一個人生存,免不了得依賴在身邊照顧我們的大人。

在這個時期,身邊無論是怎樣的大人—不管有沒有照顧能力,慈愛或冷漠、理智或暴力,我們完全無法選擇要或不要,只能緊緊依賴著他們。他們存在,我們才有機會存在。他們不離開我們,我們才能夠安全。

這是小孩子時期的我們,對重要照顧者所產生的依戀情感。為了確保生存得到保障,獲取情感的安撫及關注,即使這重要的照顧者情緒不穩定、若即若離,或是出現暴力及傷害行為,對一個小孩而言,他只能承受、忍耐,即使無助、恐懼、痛苦,為了能活下去,他什麼都得接受下來,說服自己這沒什麼。不然能怎麼辦?

這是我們對於「無助」的初次體驗。體驗到「無助」的年紀越小,我們就越被無助情緒束縛、綑綁,過早經歷「無助」的人,也是過早經歷「恐懼」的人。除了情緒綑綁及限制行動能力,恐懼的情緒,也常會引發許多不合乎現實感的「恐怖想像」,例如:「一旦沒有了他,我就死定了。」「那件事若發生,一定可怕極了,我絕對無法承受。」「如果他不要我,我就再也沒有活著的意義⋯⋯」

平常習慣性壓抑的無助及恐懼,只要相仿的情境一出現,就會像是觸碰到深埋的地雷一樣,瞬間爆發,將自己炸得魂飛魄散。
如果內在只住著一個「孩子」的靈魂,當我們遇到情緒爆發的情況,或是經歷到無助及恐懼時,我們的內在無法有另一股力量,來安撫照顧、陪伴引導。我們只能任憑內在的小孩驚慌失措、沮喪崩潰,卻絲毫沒有安頓自己的方法。除了忍受這些不舒服,強壓這些痛苦情緒,別無他法。只能咬著牙關,靜待黑夜離去,直到下一次再度爆發⋯⋯

 

■你可以這麼做不要急著消除恐懼

你記得嗎?幼年時,你還沒能真正了解發生什麼事。若是失去一個依靠的對象,確實會令你驚慌、無助和恐懼。因為你還小,沒有半點辦法靠自己活下去,你需要大人的存在。

但是,如今你已經不同了。身軀長大了,力氣也大了,處世方法也隨年齡增長而有所精進。你已不是過去時空中的無助小孩,只能任憑環境傷害及挫折。

除了意識上要確實明白,你不再是那個「害怕被丟下」的小孩之外,在潛意識,你也要能與你的恐懼及焦慮共處、共存。不要試圖急切地,消除恐懼、焦慮的不舒服感覺,因為當你急切想消除那些不舒服感覺時,你會立刻的奔向你想依賴的人,會希望透過依附在和另一個人的關係中,讓自己以為自己是安全的、有人要的,不會被遺棄的。

於是,你會不顧一切捨去自己,討饒、哀求,希望對方不要離開你,好讓你繼續依賴在他的身邊,渴求他的關注和愛惜。即使,這可能性相當微小。

只要一被恐懼及焦慮綁架、壓制,你就幾乎不會相信,自己能有獨立的勇氣和力量。

你會以為,一旦靠自己獨立,就會慘遭懲罰、排除,甚至責備與嘲諷。那些你兒時被驚嚇的經驗,會毫不遲疑說服你,這一切都是真的;你毫無能力,你只會被驅逐、被丟棄,你將會過得很可憐、很不幸、孤伶伶,沒有人聞問,也沒有人關心。甚至會被取笑,誰叫你自以為是。

真正讓你動彈不得,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是那些被你壓抑到潛意識的恐懼及焦慮,而不是你理智所知道的事實(你已經長大了,有獨立行動的自主和自由)。
所以,請這樣為自己改變,不要放棄告訴自己:「我已不是過去無助、恐懼的我,過去的我遭受過許多恐懼及擔心,因為我確實能力不足,也弱小。但是,現在的我,懂得如何照顧自己,懂得為自己分辨什麼才是對自己良善的事。照顧、保護自己,我不再交給他人,期盼他人來滿足和負責。我願意好好擔負起照顧及支持自己的責任。我有意願和權利,先為自己的福祉著想,好好努力。」

因為—無止境的恐懼和不安全感
■我曾跟你一樣脆弱

記憶之初,我所認識的世界,冷酷又殘忍。

他們告訴我,沒人愛我。

還告訴我:「如果不聽話、不乖、惹麻煩,那就不要你了。

連你的父母都不要你,你還不好好看人臉色?」

你總是心慌慌的,任何你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事情,你都先認定自己「做不到」「做不好」。

 

在未跨出第一步前,你會盡一切可能地想:所有最壞、最糟的情況,都會發生在你身上。

你非常習慣「先想起來放」。想著失敗時,可能出現的所有嘲笑;想著他人對你不以為然的上下打量;想著人家肯定在背地裡等著看你失敗。然後,你會想起所有過去所經歷過的挫折,心裡想著:「沒錯!我從小到大都是如此,總是被看笑話,總是被別人嫌惡地說,我總是搞砸、做不好。」

別人總在你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的時候,狠狠踢你一腳,落井下石地說:「早跟你說過了,你還是這樣⋯⋯」或是有人不耐煩地破口大罵:「你是哪裡有毛病?一定要把事情搞成這樣,才會高興?」

那種鄙棄你是十足敗類、惹人厭角色的斥責,讓你像驚弓之鳥,不知道從哪裡,在何時,又會射出一支支無情之箭,刺得你遍體鱗傷。

 

你很想跟上這個世界的腳步,也很想迎頭趕上他們的步伐,但是你真的不明白,為什麼好像所有的嫌棄和意見,總是不停朝你而來,彷彿你的感受一點都不重要。在他們眼中認定你是不及格、不符合標準的,甚至說你的存在好奇怪。

沒有人知道,你常常一個人在黑夜裡哭,在獨自一個人回家的路上,你深鎖眉頭,不明白,是這世界的規則和方式,對你太困難?還是,是你太不知道如何應和別人?以至於總是那麼被挑剔,被歸類為「麻煩之人」。
你其實很沮喪,也很痛苦,因為沒有人可以一直承受被排斥的感覺,卻不以為意。只是,好像只能說服自己:「隨便,我不在意。」卻無法有足夠的內在信心,告訴自己:「我只是和別人不同,不表示我不好,不表示我沒有資格存在於世界上。」

在還未能完整接受自己時,我們就是無法心平氣和「做自己」。也無法氣定神閒地「允許」自己的不同、「允許」自己可以有存在的位置。我們就是如此辛苦,繼續忍受,說服自己:「不要介意,不然能怎麼辦?」

 

 

■深層心理對話是「你」選擇了在乎的對象

停止再追逐那對你不以為然的人的認同了,也停止用盡心力摸索他想要的標準,來討好他。

那是你幼年時的陰影;總是聽著大人的標準,聽著他們對你不滿意,而感覺到自己的不好,和不值得存在的不安。

你內化了他們的標準,內化為你唯一的價值觀,以為只要達到了、符合了,他們就會對你鼓掌,讚賞你的努力。

而成年後,那些對你不以為然、不滿意的人,總是喚起你的不安及恐懼,於是,你就如小孩時期一樣,要自己盡力符合要求,讓對方沒話說,這就是你「解決」不安及恐懼的方法。

 

其實,你有沒有注意到,是你選擇了要在乎的對象,也是你選擇了要關注那些對你不以為然的人。

如果,你的內在沒有設定那個程式,這些人又怎麼會如此觸動你的情緒,引發你的反應?

所以,別再拚命追逐與滿足對方,而是停下來,回頭過來看看自己,真心地問:「你做得不夠嗎?你不盡力嗎?你難道不覺得累,不覺得辛酸嗎?」

然後接著問自己:「你的感覺不重要嗎?」「你難道不值得被善待嗎?」

對自己能保持關愛的情感,我們才能在內心對自己有了慈悲,有了友善的連結。

如果對自己不聞不問,一遇到他人不滿意的反應,恐懼不安就立刻鋪天蓋地,讓我們忙亂迷失,那麼,情緒的風暴必然反覆吹襲,使我們失去方向,混亂得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

 

 

■你可以這麼做把心中那些「過去的人」請出去

如果,你緊抓著早年「失敗」的記憶,接下來,人生將會自動化地「失敗」,如此才符合你對自己的認定與設定。

當你無條件地相信自己時,「相信」會回饋給你力量,推你一把,使你往實現自我的方向行動。

然而,為什麼相信自己這麼難呢?因為那是我們人生早年生活裡非常缺乏的經驗。早年(特別是五歲前)所經歷的生活經驗,我們幾乎不會有任何懷疑,無法透過個體的篩選,決定我們要什麼經驗、不要什麼經驗。這一切都受到個體的家庭環境和教養方式影響。

 

如果早年生活環境充滿負向語言和負向的情緒,像是不斷以嫌棄或指責的態度,對個體的情緒反應、想法和行為,表現出批評和辱罵,以一種洗腦式的方式要孩子接收「你不好」「你很笨」「你很煩」「你問題很多」「你很壞」⋯⋯孩子就會不加思索(無法有分辨能力)地全盤接收,並且深信不疑。
儘管後來,成長過程中有許多機會可以讓個體知道,他其實不是一無是處,有天賦優勢或是很棒的能力,但他的早年生命經驗,會難以鬆動地說服他:「你不好」「你很笨」「你很煩」「你問題很多」「你很壞」,更可能使他變本加厲地認定自己:「沒資格」「沒能力」「沒價值」。

你要覺察,你是如何持續地認同過去那些傷害你、辱罵你、貶抑你的人,持續讓那些「過去的人」掌控你的生命,掌握最大的權威。他們始終在你的心中,無法被你「請」出去,你如此習慣地授予他們絕對權威,接受他們言語及對待的方式,支配、恐嚇、威脅甚至辱罵你。除了在心中壓抑所有的不甘心及憤怒,扭曲成委屈和受害情緒,你絲毫不敢也不認為,你才是自己生命的權威,才是生命的主人,而非他人的奴婢或僕人。
請還給自己生命的權威和主人身分。拿回你對自己的認同和承擔,你才能真正的「是自己」,實踐你想要的生命景象。

你害怕的「變」,讓你以為是一場失控,一種你難以承擔的壓力。但是你要認真而專注地思考,「不變」難道真的壓力比較小?真的比較不失控?

難道不是一種慢性的崩塌和侵蝕,正在發生?

而改變的契機,第一步就是「自覺」,仔細覺察思維的改變,覺察思考習慣。你的思考模式或許一直將你習慣性地帶進絕境,而不自知。

勇敢,創造你要的人生

生命的真實,

在於我們有創造、克服、忍耐、改變及愛的能力,

這都比我們經驗的苦難更強大。

─本.奧克里

 

所以—溫柔對待,比要自己堅強更有力量

你的生命,一路走來,究竟是怎麼長大的?

究竟為了什麼在忙、在拚?

究竟為自己留下了什麼?

究竟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你會怎麼回答?

你的答案裡,有越多「不得不」,有越多情非得已,你的不快樂感覺,和沮喪低落的反應,就會越強烈。

在這樣的答案裡,你的內在所說的是:「這世界對我有好多要求。這世界不是我可以掌控的。這世界總是發生許多讓我必須去犧牲、必須去承受的事,即使不關我的事。」

在這樣的反應裡,你有沒有看見一個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世界,是控制他的;世界,是要求他的;世界,是他必須去服從和犧牲的。換言之,他和世界的關係,不是正向關係,而是操控的關係,剝奪及犧牲的關係。

 

在世界面前,這個人就像是俘虜或奴隸,失去自尊、失去自我價值,無法成就他個體的生命完成。

一個人與世界的關係,若是不和諧,他與自己的內在關係,也不會是協調的。當他覺得被世界壓迫欺負,他會因此覺得受害,接著開始同情自己或厭惡自己。無論是同情自己,或厭惡自己,都將使內在形成兩股勢力,分裂成好多不同的我,來指責自己,或憐憫自己。

如果,我們可以接受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屬於它的樣貌,不論我們喜不喜歡,都是這世界的一部分。同時,接受這世界的種種景象或情境,提供我們一面鏡子,鏡射反饋給我們所認識或還不認識的自己,從中得到更多自我發現及自我探索。

那麼,所有發生過的事件、情境,就會有一個有價值的意義,讓你懂得看見自己,發展自己,並成為真正的自己。

所以,不要因為這世界發生了不好的事,對你產生了傷害和逼迫,而反過來傷害自己。也停止在已經很難承受的情況下,給自己更多不合理的要求和指責。

有時候,混亂和失控,是為了找回新的秩序、建立新的結構。所以,找回自己的平和,陪伴自己走過生命裡,那些不容易經歷的時刻。

 

人生的歷程,不會總讓你快樂和愉悅,也不是永遠都能滿足你所渴求的願望。更多時候,人生其實充滿各式各樣的難題,讓人掙扎而矛盾,也讓人挫折而迷惘。許多時候,我們或許都不是真的明白,究竟為何那些人、那些事,要存在我們的生命中,莫名其妙地帶來許多破壞和傷害?

但是,即使再不明白,也無法找到真正的答案。那些亂七八糟、狗屁倒灶的情況,也還是自顧自地發生、演變。無論如何,你還是要願意沉住氣,保守你的心,溫柔地對待自己。因為唯有我們內心可以對自己柔軟,可以以愛接納自己,我們的內在才不會經歷四分五裂的衝擊,而支離破碎。

所以,與其要人生總是保持堅強,來面對所有混亂、充滿壓力的時刻,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要有一份情感,願意以溫柔支持自己、善待自己。

讓別人就只是「別人」,不是決定你生命是否平穩的那個人。讓你自己,帶著意識,開始學習將自己視為一個練習愛的對象。唯有你內心有溫柔及愛了,你的世界,也才開始會發生溫柔及愛。

 

摘自《你過的,是誰的人生》作者:蘇絢慧

書籍特色

透過理解「害怕做自己的20個因為」,與「如實長出生命力量的5個所以」,你將誠實與自己面對面,忠實支持內在的自己成長、茁壯,完整活出生命的力量!

 

 





上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