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個圓──真相,讓你自由《人,就是賤》 –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為何「你要什麼」如此重要?

你知道嗎?所有偉大的哲學家走到人生終點時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你要什麼?」

所以我也想問你一樣的問題:「你要什麼?」

 

你真的知道你要什麼嗎?還是你已經失去了「做夢」的勇氣和能力?

小時候,老師要你在課堂上寫出「我的志願」,幾乎所有同學都能寫出「我要當老師」、「我要當科學家」或「我要當總統」這類大家或許真的很有興趣的目標;但等到出社會了,要你說出:「我要什麼?」所有人卻都回答不出來了。有時候可能是我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有可能是「我們知道做不到,於是失去了做夢的勇氣」,以致於不斷隨波逐流,大家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這社會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大學畢業了,人家都出國唸書拿學位,你也出個國吧;大家都在考公務員,我也來補個習吧;三十歲了,人家都結婚了,我也找個人嫁了吧。

我在臉書上常說:「這一切都沒有對錯,只是這真的是你想要的人生嗎?」

你知道你心裡「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嗎?或許你不相信,其實大多數人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

 

大多數人是沒有目標,沒有夢想的

我有個台大畢業十幾年的朋友,有一次他在一個一百多人的活動中上台跟大家說:「我從台大畢業十幾年了。我問過很多同為台大畢業的朋友,卻發現他們竟然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我想既然連台大畢業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應該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標吧?」

這番話引起台下議論紛紛,因為多數人認為台大畢業生沒目標、沒夢想,不代表其他人也同樣沒目標、沒夢想。

我沒興趣針對「學校優越感」的問題打筆戰,但他這番話的確令人驚訝。不可否認的,台大的學生的確是全台灣學科成績排名前10%以內的學生,如果連如此頂尖的人畢業了都還不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標,那「沒夢想、沒目標」這個問題或許也會發生在你的身上。

 

「你要什麼?」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因為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而你必須問自己:

「我要的終點在哪裡?」

 

或許你覺得:「人生,何苦要那麼嚴肅?過一天算一天就好。」你說的沒錯,只想過好每一天,不去想未來要的是什麼,這並沒有錯,但「這真的是你要的嗎?」其實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出生是你起跑的一刻,死亡是你越過終點線的時刻;每度過一天,就等於你又往前跑了一小步,跑完馬拉松的全程,你人生的馬拉松也就此結束。

 

人生的起點和終點,或許我們不能決定,但我們能決定想跟誰一起跑、怎麼跑,以及要跑到哪裡去。

 

或許你覺得人生的馬拉松還很長遠,你懶得思考、不願思考,或逃避思考,你只想「無腦地度過每一天」。但或許你沒發現,其實這場馬拉松你是踩在踏步機上面的,就算你不動,人生的馬拉松還是每天在進行。你可以不思考,每天讓踏步機這樣帶著你走,但等到你跟所有人一起被踏步機帶到人生的終點時,你才發現:「原來這不是我想跑的馬拉松!」你想等到那天才來後悔嗎?

 

或許你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永遠都有時間,那麼就讓我來提醒你一下吧!你今年幾歲了?你曾經有目標嗎?你的目標做到了多少?

 

我在大學畢業23歲時訂下一個目標,五年內一定要當上主管,但訂完這目標後,我就沒放在心上,更別說為我的目標而努力。過了五年後的28歲,我發現我的薪水反而比五年前更少。你能想像那種感覺嗎?你可以想像如果我不改變,再過二十年,我還是會過著我不要的人生。

 

時間不等人,就算你什麼都不做,它也會帶你到什麼都不做之後該去的地方,給予你該有的結果。

如果你不想等到跑到終點再後悔,請你現在就開始思考:「我要什麼?這是不是我想參加的馬拉松?」

 

生命,有時不在於找到對的答案,在於找到對的「問題」

「生命,有時不在於找到對的答案,在於找到對的『問題』。」當初看到這句話,我沉思了很久,雖然還不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依稀能感受到這句話的意義,於是我開始不斷問自己問題。漸漸地,我開始能了解這句話的精義,那就是:「問題對了,對的答案就會出現了。」

 

問題對了,對的答案就會出現了

關於「你要什麼?」我常用一個簡單的情況來問大家:

「如果今天你是個房東,在台北市有十間房子,一間自己住,九間租給別人。你什麼都不用做,每個月的月初就有五十萬的房租自動匯到你戶頭,生生世世、直到永遠,你會怎麼過你的人生?」

 

請你花個五分鐘,至少寫下三個答案:「如果什麼事都不用做,每個月就有五十萬,你會做什麼?」

我看過有些書會請你寫下一些心得,但我也知道你從來沒照著做過。因為人就是討厭動腦思考和執行,所以才會落得現在這個地步,但這次不一樣。

「在這個人世間,我到底要什麼?」

 

以下是我想做的三件事:

1.反正每個月都固定有五十萬,我要花半年時間,慢慢享受一個人的環遊世界之旅。想買什麼東西就買,想去什麼地方就去,不需要問任何人,也不必跟任何人報備。

2. 在永和買一間自己很喜歡的房子。它不用大,但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練舞室和有坐椅的露台。在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後,我會在露台上吃早餐、喝咖啡,接著去練舞室揮汗跳舞,跳自己喜歡的舞。

3. 每月固定捐三萬塊給需要幫助的貧苦人家,或是養流浪狗的愛心爸爸、媽媽。每個禮拜抽空去全台灣做流浪狗義工,親自照顧狗狗。

 

為什麼「每個月自動會有五十萬元」這個前提那麼重要呢?

因為大家不能、不敢、不願去作夢的原因,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沒錢、沒時間」。而沒時間的原因,絕大部分又來自於「要把時間拿去賺錢」(你說是不是嘛?)現在我把這些會影響你「作夢」的因素都去掉,你就可以知道在沒有金錢和時間的限制下,你到底要的是什麼?

而這個夢想,必須是「當你真的實現後,會覺得非常開心的夢想」。

 

看深一點,看得再深一點

在這些夢想的背後,你「最終要的是什麼?」

我希望你是真的寫下來了,因為這個答案對你太重要了。現在你知道你的夢想是什麼了,但有些人可能還不清楚:「我為何要這個夢想?」

而「我為何要這個夢想」會如此重要呢?因為「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永遠比怎麼做那件事來得重要」。所以你必須問自己:「在這個夢想或目標中,我最終要的是什麼?」

 

只有當你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往下剝,剝到問題的最核心時,你才會知道:「原來我要的是這個呀!」而你要的這個東西,通常是抽象的。

不要被虛假的答案迷惑,我要聽到你心裡最底層的原因和渴望。

 

舉個實例:

如果你的目標是買一棟漂亮的房子,你接下來要做的事不是立刻開始努力賺錢,而是先問自己:「為什麼買一棟漂亮的房子對我這麼重要?」

這時你可能會回答:「因為我從小就很嚮往住在漂亮的房子裡。」

 

這聽起來很像是答案,但這是個「假答案」,因為我在問你原因,而你沒有真的回答我的問題。你必須意識到這件事,否則你的人生會永遠被一堆很表面的假答案所迷惑。

回到正題,你得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剝下去。

 

我再問一次:「為什麼買一棟漂亮的房子對我這麼重要?」

如果你的答案是:「我想要有自己的房子,因為在裡面我可以裝潢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有自己的更衣室、按摩浴缸,還有一間小小的書房,我可以在裡面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時候我會說:「嗯,你有點接近了。」

 

我再接著問下去:「為什麼這樣的生活對你那麼重要呢?」

你說:「因為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會讓我覺得很快樂,很有成就感,讓我喜歡我自己。」

 

Bingo!我就是要這個答案:「擁有快樂與成就感,讓我喜歡自己。」

 

為什麼知道「有自己的房子,是因為它可以讓你感到很開心、很快樂」這麼重要呢?因為當你追根究柢去探究「為什麼」時,你會得到一個無形的答案。

在工作上,你真正在乎的可能不是錢,而是「成就感」;就算你真的在乎錢,你可能也是在乎錢背後能換來的東西和成就感;在感情上,你真正在乎的不見得是另一半具備經濟基礎、長得又高又帥,而是有人能給你一種「可以信任、可以互相扶持一輩子」的感覺。

 

當你看到你做一件事情背後真正的動機

你會非常堅定,不再被外在的迷霧所惑

 

回到這個例子:「為什麼買一棟漂亮的房子對我這麼重要?」這時你必須知道,你要的是房子能帶給你的「快樂」,而擁有房子這件事,只是個幫你實現快樂的「工具」。

我沒說這工具不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快樂。你必須花一輩子去追求內心深處真正的渴望,不然你不會快樂的。

 

我建議無論在任何領域,尤其是在設定夢想和想要的另一半的特質時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我要什麼?我到底要什麼?」因為當你真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後,你才會很清楚你最終的目的地在哪裡。

回答完你的「我要什麼」之後,或許很多人會接著說:「等我做到了這些事情以後,我就要⋯⋯。」

 

我直接幫你打斷這句話。

給你個忠告,如果你想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勸你從此別再說:「等我⋯⋯我就⋯⋯。」而是把這句話換成:「我現在還做不到這麼多⋯⋯不過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

 

不.要.等

上個月我去接待一位年輕的企業家Kathy,親切的她跟我說了個故事:

「我的爸爸事業很成功。他從很久以前就跟我媽媽談過,他要在50歲時退休,然後帶媽媽出國遊山玩水。我爸的事業的確很成功,但他在49歲時發現自己罹患癌症末期,50歲就離開了人世,所以他根本無法實現他的承諾。這件事,讓我學會了三個字:『不.要.等』。』」她平靜地說。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等。

問自己:「我現在可以做到什麼?」

 

這世上知道自己夢想的人並不多,但每當我知道別人有夢想以後,我最常聽到他們說的一句話是:「等我⋯⋯我就會⋯⋯。」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因為,有了夢想不開始執行,夢想經過不斷拖延,終究也會變成空想。

 

來對號入座吧!我聽過的實際案例有:「等我中了樂透,我就要幫爸媽買棟房子,好好孝敬他們」、「等我比較不忙了,我就要開始運動」、「等孩子長大了,我就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我有錢了,我要開一家養老院」。

或許你會覺得這些話都很合理,當然是:「等我做到了,我就會⋯⋯」不然要怎麼說?

不是的,你該跟自己說的是:「雖然我沒辦法做到那麼多,不過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

 

因為如果你常說:「等我做到A,我就會去做B。」

我想請問你:你所謂的「等我做到A」,你真的有做到過A這個目標嗎?

就算你真的做到了A,你又真的會去做到B嗎?

「等我有錢、有時間了,我就要來好好陪我爸媽,孝順他們了。」每次我聽到有人這麼說,都會想問他們:「你何時會有錢?何時會有時間?」就算你等得到那一天,你爸媽等得到那一天嗎?

 

真正要做的人,不會說:「等我……我就……」

如果你想追一個女生,你會說:「等我有錢、有時間,等到她喜歡我了,我再去追她。」是嗎?

不會的,因為等到「萬事俱備」時,這女孩早就跟別人跑了。這世界不會等你,我們都在等待中錯過了太多東西。不要等到你完全有錢、有時間,再去做這些自己很想做的事情。你應該問自己的是:「在如此有限的時間、金錢裡,我可以做到什麼?」

 

如果你說:「等我有錢了,我要來開養老院。」我會問:「那你現在能做到什麼?你是不是能利用假日或下班時間去服務老人?」

如果你常說:「等以後有時間了,我再來認真地把英文學好。」我會問:「那你現在能做到什麼?是不是能少看點電視、少看點無腦偶像劇,利用每天短短的時間來背單字、聽英文、練習講英文?」

 

人生不是只有零分和一百分,你現在可以做什麼?

如我剛才所說的,我的目標是:「去全台灣做流浪狗義工,每個月捐三萬給愛心媽媽的狗場。」這些目標我目前還做不到,所以我就什麼都不做嗎?

不是的,我問自己:「我現在能做到什麼?」

於是我固定抽時間去當流浪狗義工、每天在Facebook上分享流浪狗認養的照片、每個月捐錢給需要的狗場,或召集朋友把不需要的衣服寄到動物收容中心讓狗狗禦寒。

 

當我還做不到想做的一百分的時候,我知道這世上不是只有零分和一百分。從零到一百分,這中間有太多分數可以拿了,即使拿了一百分的人,也是一分一分這樣加上來的。「等我⋯⋯我就⋯⋯」這只不過是你給自己的藉口和不想付代價的理由罷了,別以為我不知道,因為我以前也是過來人,你別想騙我這個過來人。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等到有時間、有錢再來幫助別人,等到中了樂透以後再去做善事,我們的世界將不會進步,你的世界更不會進步。

 

「別讓恐懼阻止你做對的事情。」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

 

當我在Facebook的粉絲頁寫下這句話時,這句話被按「讚」的數字,大約是平常的五倍。我很喜歡用Facebook來觀察大家對哪些話有共鳴,就這個例子來看,「大家都讓恐懼阻止我們做對的事情」,或許還不只恐懼,很多時候,你明明知道該做什麼,可是因為周遭的環境、旁人的冷言冷語,或受到自己的心態、情緒或「逃避痛苦,追求快樂」所影響,讓你不去做「你明知道該做的事情」。

同樣的,面對恐懼,被周遭環境所影響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問自己對的問題」。

 

看到你做每件事的最終目的,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目的」。

你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有些人會說:「何必做什麼事都要有目的?」你說的沒錯,你想要順其自然,但你只是沒發現,其實我們做每件事情都是有「目的」。

 

你以為呼吸很自然,但呼吸是為了要活下去,「活下去」就是呼吸的目的,是你要的「結果」;睡覺的「目的」是要讓身體休息,補充能量;工作的「目的」是要賺錢,拿你工作賺的錢,去換其它你想要換的東西。就連你出門漫無目的地散步走走,都是為了想要放鬆心情的這個「目的」,不是嗎?

所以做任何事都有目的,而且剛才提到「結果很重要」,所以你根本沒必要抗拒「有目的性的做事」。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說過:「有結果未必是成功,但沒有結果一定是失敗。」

所以你必須常問自己:「做這件事,我最終要的什麼?」因為這是讓你直接看著遠方的目的地,不被沿途風景或情緒所影響的關鍵問題。

 

看得夠遠,你不會被眼前的障礙卡住

世界頂尖的F1賽車手在開車的時候,眼光是注視在最前方的彎道,所以他的反應時間不到0.45秒,但一般駕駛看的是「前方車輛的車牌」,所以反應時間需要0.7秒。這代表如果你看著遠方的目標,你就不會被眼前的障礙卡住。

 

做到了就是堅持,沒做到就是固執

我有個親人花了好多年考公務員,在還沒考上之前,大家都說:「不要再固執了,去找一份正職的工作吧!」

也很多人在背後譙他:「都幾歲了,還不去做正事?」一年後他終於考上了,大家就說:「當初的堅持是對的,現在鐵飯碗多值錢呀!」

當你做到一件很不容易完成,或大家都不看好的事之前,很多人會覺得你很「固執」,要證明你是「堅持」而非「固執」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到它」。當你做到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在別人眼中,堅持和固執的一線之隔,原來只是有沒有「結果」而已。

 

讓結果發生,別過度堅持在「方式」上

一般人無法成功,多半是因為過度堅持在「按照我想要的方式來做」、「我的情緒來了,老子(老娘)不想做」。但我想問你:「是按照你的方式重要,還是能達到結果重要?是情緒重要,還是達到結果重要?」

 

有次我跟一位同學約晚上六點在台北車站碰面,準備在附近吃頓大餐。我訂位的時間是六點十分,但朋友六點三十分才到,而且連電話都不接。我當下很生氣,就向他抱怨:「你為什麼不早點跟我說你會遲到,現在連訂位都沒了,這不是第一次了,為什麼每次都要搞這種飛機?」

沒想到他也很生氣地回我:「我不是到了嗎?我之前手上有事情在處理,沒辦法立即回電給你呀!」

我聽完還是很不高興,但我知道再這樣吵下去,這頓飯我很確定是不用吃了。

 

於是我問自己:「是繼續跟他吵下去,讓對方知錯認輸比較重要,還是好好吃這頓飯比較重要?」

這頓大餐,他要不要認錯,要不要改進,不是我現在『最想要的結果』。

知道心裡的答案後,一秒鐘我就把情緒放下了,因為現在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好好享受期待已久的大餐」。

 

我微笑地跟他說:「不聊這個了,我們去吃飯吧。」

那天晚上,我們聊得很開心,也享受了一頓美食。我可以毀了那一頓晚餐,但是我選擇放下。

這一切,就因為我問了自己「對的問題」。

 

同樣的例子在我生活中不斷發生,每當我卡在「情緒」與「執著於方法」中,我都會問自己:「到底是情緒和方式比較重要,還是我要的東西比較重要?」

可笑的是,我的答案全都是「結果比較重要」,無一例外。

有可能你的答案是「過程比較重要」,我也完全沒意見。但是問自己對的問題,的確是可以讓你「心如明鏡」,知道現在對自己真的重要的是什麼。

 

一直問自己問題,你人生的問題會愈來愈少

在這一篇〈你要什麼?〉中,我不斷以各種方式問:「你要什麼?對你來說,到底什麼是重要的?」請不要小看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會開啟你「思考的一扇門」,讓你開始動動你那幾百年沒用的腦細胞,從現在開始思考你的人生「該」往哪裡走,「想」往哪裡走,或是「不想」往哪裡走。

人生很弔詭,如果你一直問自己問題,人生的問題會愈來愈少;如果你一直不願問自己問題,人生反而會充滿問題。

所以,「你要什麼?」

摘自《人,就是賤》 作者:拉米

書籍特色

以深入淺出的筆法,藉由直指人心的15個主題, 一針見血地讓你看清你做每件賤事背後真正的原因、真正的恐懼, 也讓你看到真相,展開自我療癒。

因為唯有真相,才能讓你自由。

看完這本書以後,你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還要繼續當個「賤人」? 或是,從此改變自己!





上 / 下一篇文章